金枪鱼围网

更新时间:2022-09-19 18:29

金枪鱼围网渔业是现代金枪鱼渔业中捕捞效率最高的捕捞方法,围网渔业产量占整个金枪鱼渔业总产量的60~70%,主要捕捞对象为黄鳍金枪鱼、鲣鱼等。由于这两种鱼类的资源量大,经济效益好,故发展金枪鱼围网受到世界主要远洋渔业国家和地区极大的关注。

历史发展

大型金枪鱼围网起源于美国加里福尼亚州沿海地区,1956年美国采用尼龙围网试捕金枪鱼类成功。在1957~1961年间,竿钓渔船开始向更为经济、更有效的围网渔船转变。日本从明治末期(1910年)至昭和10年(1935年)就曾经开展过鲣鱼和金枪鱼围网捕捞试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再度进行金枪鱼围网试验。1948年日本财团法人研究会用100t级“白百合丸”进行围捕试验,在一个月内捕获约80t。1949年有5艘渔船作业,渔获337t。当时作业仅局限于日本三陆外海,还没有到南方暖水海域作业。

从70年代开始,世界金枪鱼围网渔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1970年美国建造了第一艘1800t级大型围网船“阿波罗”号,船长78.60m,2867kW,航速15.6 kn,围捕金枪鱼成功而引起世界远洋渔业国家巨大反响。日本紧随其后,于1971年建造了999总t级的“日本丸”,船长59.05m,2646 kW,航速15.9 kn。韩国于1980年引进1000t级美式围网船进行捕捞作业。我国台湾省于1982年引进美式单船围网捕捞技术,开始进行南太平洋金枪鱼围网作业。

综观近30多年来世界金枪鱼围网渔业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是快速发展时期,船、网向大型化发展,并逐步形成了世界金枪鱼围网渔业的分布格局。伴随1994年11月16日生效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实施,以海域划界和海洋资源开发为核心内容的国际海洋权益斗争日趋复杂和激烈,特别是海洋渔业资源的利用更为激烈。80年代末期,美国、日本和韩国围网渔业由于燃油价格上涨和劳动力费用高昂以及200海里专属经济区限制等因素的影响,金枪鱼船队作业结构有所调整。我国台湾省在对作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又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

2001年估计全球有540~550艘大型金枪鱼围网渔船。其中世界金枪鱼围网组织(WTPO)成员拥有340艘,即台湾省41艘,韩国27艘,日本35艘、菲律宾38艘,法国34艘,西班牙33艘,厄瓜多尔75艘,美国31艘。

从渔船的区域分布来看,2001年太平洋中西部金枪鱼围网渔船约200艘,年产量83.7万t;太平洋东部围网渔船100艘,产量30万t;大西洋50艘(大部分为法国和西班牙围网渔船),年产量15万t;印度洋84艘,产量38.02万t。

金枪鱼围网渔业的发展也引起一系列的资源问题。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由金枪鱼围网导致的海豚死亡问题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70年代初开始受到海洋生物保护法规的制约,自1979年开始,泛美热带金枪鱼委员会开始监督东太平洋黄鳍金枪鱼和鲣鱼围网渔业中的海洋哺乳动物的偶然性兼捕问题。在20世纪九十年代美国和东太平洋作业国家签署了La jolla agreement,规定海豚最大死亡率。近年来,在其它海区作业的船只所引起的非目标鱼类的兼捕问题也日益突出,如鲨鱼的兼捕问题,金枪鱼幼鱼的兼捕问题。国际上对多种鱼种实行3.2kg的最小规格捕捞措施。

现状

我国当前的金枪鱼生产的主体仍为延绳钓作业,从效益角度和长远利益来看,发展金枪鱼围网渔业势在必行。发展金枪鱼围网作业不仅是提高我国海洋资源综合开发能力和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需要,也必将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并使我国在参与世界渔业资源开发和世界渔业经济竞争中更为有利。发展产值经济型的金枪鱼围网作业,将使我国当前的远洋渔业作业结构得到优化,有利于改变以往产量经济型的生产模式,使我国远洋渔业在国际大环境下具备更好的应变能力,也将促使我国海洋捕捞努力量向国际公海转移,加速我国渔船、渔机、加工业和捕捞技术的发展。

但是,大型围网生产渔船建造及装备投入大,企业需要筹集巨额资金,而且技术难度大,人员素质要求高。因而有些企业只靠自身设备和微弱的经济实力就难以解决这一问题,所以这一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国有资金的扶持。

发展金枪鱼远洋围网渔业就免不了要与那些拥有丰富资源的岛国密切合作。因而利用我国在这方面的外交优势来配合我国发展远洋金枪鱼围网渔业是非常有利的。以互利互助的合作方式,并以多国双边方式与资源丰富、政局稳定而地理环境又较近的友好国家建立海外合资企业基地,使金枪鱼围网渔业更好地、健康地发展起来。

金枪鱼围网的渔场

全球金枪鱼围网渔场开发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1969~1979年围网作业主要在东太平洋海域,而西非沿岸海域则处于开发阶段,西太平洋海域则仅有小规模试验性作业;1979年~1988年,西太平洋海域围网急速发展,欧洲围网船也开始在西印度洋海域展开商业性捕捞,西非渔场开发进入成熟阶段;1989年以后,西太平洋海域已成为全球最主要围网渔场,印度洋也在欧洲围网船开发下成为世界围网渔业主要渔场之一。

(一)太平洋渔场

太平洋水域分为中西太平洋和东太平洋。中西太平洋水域(指巴布亚新几内亚以北和以东的一带水域)是国际中大型金枪鱼围网作业的主要渔场之一,全年均可生产,各国渔船在该海区的主要作业范围为10°N~10°S、130°E~170°E。包括巴布亚新几内亚,密克罗尼西亚,所罗们群岛、瑙鲁、基里巴斯和马绍尔群岛以及附近公海。中西太平洋渔场和围网产量分布受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影响很大,在厄尔尼诺发生的年份捕捞努力量向东分布,而拉尼娜发生的年份捕捞努力量向西收缩。该海区的围网渔获量的70%~80%捕自太平洋岛国专属经济区。围网产量中鲣鱼约占70%,黄鳍金枪鱼占27%,大眼金枪鱼占3%。鲣鱼是金枪鱼围网捕捞的主要鱼种,90年代以来产量一直稳定在80~120万t之间,其中1991, 1992, 1995年产量超过100万t。

一般情况下,1月份,大多数围网船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和密克罗尼西亚的专属经济区内以及附近公海2月份开始向东移动。第2季度初,大部分船在6°N~2°S和160°E~175°E生产,大约80%渔船转移到基里巴斯专属经济区内生产。7月份,围网船在基里巴斯水域内生产,一些渔船甚至转移到4°N~8° N和170°W~175°W生产。第4季度,大部分渔船回到巴布亚新几内亚和瑙鲁水域生产,一些渔船11月和12月份南移到所罗门群岛水域生产。

东太平洋作业渔场主要在IATTC的区域范围:美洲沿岸、40°N纬线、150°W经线、40°S纬线所围成的区域。该渔场的渔获量几乎全部由相对靠近加利福尼亚和加利福尼亚的海岸周围的船队捕获的,围网作业的渔场作业范围主要集中在8°N~15°S、90°W~135°W这一范围内,主要渔场为墨西哥、哥斯达黎加、厄瓜多尔的200海里专属经济区。黄鳍金枪鱼保护区为40°N,125°W、20°N,120°W,5°N,110°W、10°S,90°W,30°S所包围的区域。

(二)大西洋渔场

大西洋海域分为东、西海域进行分别管理。东大西洋作业海域主要在几内亚湾与塞内加尔海域,西大西洋作业海域则在委内瑞拉沿岸。大西洋黄鳍金枪鱼的主要产卵场在几内亚湾赤道海域,产卵季节为每年12月至3月,70年代以后黄鳍金枪鱼的作业海域向由非洲沿岸向几内亚湾赤道海域的黄鳍金枪鱼的产卵场扩展,以便捕捞群聚产卵的成鱼,而稚鱼混合群多在沿岸区域捕获。该海区的鲣鱼围网集中在东部大西洋,1991年引进人工集鱼装置后鲣鱼围网向30°W以西扩展并接近赤道。

(三)印度洋渔场

印度洋围网渔场主要在西印度洋,终年围绕在塞舌尔马埃岛外围海域作业,西印度洋作业渔区随着季节改变呈顺时针方向移动,渔场范围为20°S~10°N,东非沿岸至70°E。作业渔区变动的同时其作业方式亦随之改变,作业方式的改变更进一步影响到渔获组成与渔获体长的大小;一般而言,第一季作业海域主要分布在50°E~ 70°E、10°N~10°S的间,此海域的船只以捕捞 自由群为主,约80%的黄鳍金枪鱼渔获来自由群作业;自1986年莫桑比克海峡开始发现鱼群,大部分作业船只在第二季度时会移到此区作业,由于该海域较靠近非洲东岸,海上天然漂流物较多,因此作业船只开始利用流木法进行作业,其黄鳍金枪鱼渔获中约有30%来自流木群;第三季度时围网作业渔场则移至塞舌尔西北海域,此时黄鳍金枪鱼渔获量中来自流木群约占80%,主要由于该海域靠近非洲大陆,雨季及季风使该海域内有许多天然漂流物所致;第四季时部分渔船开始向查哥斯海域移动,而部分渔船则留在索马里沿岸作业,因此来自流木与自由群的黄鳍金枪鱼渔获比例则相近。东印度洋的作业渔场为10°S~10°N, 75°E~100°E。

渔具结构

金枪鱼围网网具一般总长为1500~2000m,高度为250~300m,分为20节以上,网翼及取鱼部采用尼龙无节网片缝制而成,取鱼部网目尺寸为105mm,网翼网目尺寸可达206mm,缘网用聚丙烯,聚乙烯,网目尺寸也为105mm。以日本南太平洋鲣鱼围网为例,金枪鱼围网的浮子纲长1500~1600m左右,网高一般是浮子纲的10%左右,缩结系数网身为0.20~0.25,渔具空气中重量(除底环纲)约为20~30t,总浮力与总沉降力之比为2.5左右,沉子纲多数用铁链。一顶网的体积(长1600m,高150m)为133m3 。

金枪鱼围网渔船

根据围网的作业特点,对围网渔船的性能有特高的要求。(1)快速性能,能追越鱼群游动,达到围捕的目的,自由航速需13kn以上;(2)操纵性能好,便于放网包围鱼群、起网和捞鱼任务;(3)具有较大的稳性和抗风浪性能,船上需要装载20t左右的网具和属具,同时甲板上装置各种捕鱼机械20余台,重量也很大。在起网过程中,应用动力滑车绞收网衣,着力点很高,容易导致船舶横摇,在大风浪天气作业时更为严重;(4)续航力长,便于去较远的海区作业。而由于金枪鱼类的游速更高,因此,金枪鱼围网渔船的性能要求更高,同时对金枪鱼的冻结温度要求在-50~-65℃,需较大功率的制冷设备等。

现代金枪鱼围网渔船大多是美式的,除网船外,每船配备一艘平底带网快艇,安装在船尾围网滑道上,用于带网头,另外再配1~2艘工作艇,用于驱赶鱼群或作业时拖带围网船。

70年代以来,金枪鱼围网渔船长度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如美国金枪鱼围网渔船,从总长65m增加到100m以上,型宽达16m的超级围网船。装载能力从15~19个渔舱,950~1150t盐水冻结金枪鱼渔获物,发展到拥有22个鱼舱,2500~3000 t渔获量的装载能力。

大多美式大型金枪鱼围网渔船,船长80m、2000总t左右;中型船船长一般为50~60m,500~1000总t。为追捕金枪鱼群,航速要求在14~17kn,主机功率较大,大型船3800~5800kW,中型船为1600~3000kW,双甲板、中前甲板式船型,首部采用球首,尾部制成斜坡形并有滑道,以放置和起卸渔艇。首部或首、尾部有侧推装置,推力为15~25kn。上甲板前部为甲板室,用作船员生活舱室,后部为作业区,设有括纲绞机、鱼舱口、网台等。甲板室后设主桅,上部有鱼群了望台,并设2根吊杆,分别用以悬挂动力滑车和起卸渔获物。下甲板为渔获物处理场所,有加工间、冻结间、鱼舱及辅助机舱等,下甲板以下,主要为机舱、油舱及推进装置等。大型船的首部还设有直升飞机的平台。

捕捞机械有10多种20台左右,如围网主绞机、上纲引纲、浮子纲绞机、动力滑车及底环撑杆等。均为液压或电力传动,并可集中遥控。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