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度人

更新时间:2024-07-03 20:10

金针度人(拼音:jīn zhēn dù rén)是一则来源于神话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唐·冯翊《桂苑丛谈·史遗》。

成语出处

郑代,肃宗时为润州刺史,兄侃,嫂张氏,女年十六,名采娘,淑贞其仪。七夕夜陈香筵,祈于织女。是夕,云舆雨盖蔽空,驻车,命釆娘日:‘吾织女,析何福?’曰:‘愿乞巧耳。’乃造一金针,长寸余,缀于纸上,置裙带中,令三日勿语,汝当奇巧。(唐·冯翊《桂苑丛谈·史遗》)

鸳鸯绣了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金·元好问《论诗》)

后人根据以上文献总结出成语“金针度人”。

成语典故

唐朝时期,有一个美丽的姑娘叫郑采娘,她从小聪明伶俐,心灵手巧,能做一手好针线活。可是,她希望自己能更加心灵手巧,刺绣做得更加精巧。于是,每年七夕都要向织女乞巧。这年七夕又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采娘设案焚香,独自进行祭拜仪式。不会儿,她似乎听到空中有什么动静不由瞪大眼睛,只见一溜华丽的车辆,遮住了天空。在中间那辆最精致的车上,坐着一位仪态高雅的女子,穿着彩霞似的轻柔衣裳。她走下车来,笑着说:“我就是织女,你要祈求什么福气呢?”

采娘一听,高兴极了,跪在地上,激动地说:“我希望有一双巧手。”于是,织女就拿出一根大约一寸来长的金针,放到采娘手里,并叮嘱道:“你把金针别在裙子里。三天之内,自己一个人呆在一间屋子内,不要说话。”采娘连连叩谢,等她抬头时,发现天边空荡荡的,车辆、仙女全都不见了。这一切真像是一场梦啊。采娘揉了揉眼,当她看到自己手上的金针时,才明白一切都是真的,于是,她朝天空又拜了几拜。

一连三天,采娘都非常谨慎地按织女的嘱咐去做了。三天后,采娘走出屋子,开始织布绣花,飞针走线, 果然手巧无比。

成语寓意

织女“金针度人”,郑采娘得到一双巧手;元好问“金针度人”,启迪后学,不仅带领后辈学人走进了圣洁的艺术殿堂,而且使白朴成为“元曲四大家”之一,译及后人。人也应该具有“金针度人”的心胸,将自己所知传授他人,与人交流,使那些技巧和经验更好地发挥作用。

成语运用

“金针度人”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宾语、定语;比喻把高超的技艺传授给别人。

明·李贽《四书评·大学》:“文字极有条理,极有格式。三纲领处,鸳鸯画出;八条目处,金针度人也。世间种种学问无不包括,后来种种病痛无不扫除,真圣人之文也。”

清·袁枚《随冈诗话》:“陆放翁曰:‘文章切忌参死句。’黄山芥曰:‘文章切忌随人后。’皆金针度人语。”

现代·鲁迅《集外集拾遗·怀旧》:“用笔之活可作金针度人。”

现代·李劼人死水微澜》:“罗歪嘴因为感激他,觉得他在夫妇间,也委实老实得可怜,遂不惜金针度人,给了他许多教诲。”

拓展阅读

元好问是金朝文史学家,金哀宗天兴二年(公元1233年)四月,蒙古兵攻破汴京,元好问立即向时任蒙古国中书令的耶律楚材推荐了五十四个中原名士,请耶律楚材加以保护并任用。他的爱护与保护人才之心昭然可见。而元好问教育或指导文坛名人如郝经王恽王思廉、孟琪等人的事迹,尤其是他对剧作家白朴的教育与关爱一直被人传为文坛佳话。人们都公认,白朴之所以能成为“元曲四大家”,与元好问的热情帮助是离不开的。元好问有这样的境界与胸怀,他的“金针度人”为后辈在文坛上崭露头角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