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组

更新时间:2024-03-23 09:54

金陵组原名为金陵石灰岩 ,由李四光 、朱森1930年创名于南京东郊龙潭镇观山 ,系指位于黄龙组石灰岩之下, 五通(曾称乌桐)石英砂岩之上的两层页岩中的一层灰岩,灰岩呈深灰兰色 ,质地致密, 中厚层,产丰富的海百合茎及珊瑚,上部灰岩含腕足类等化石, 时代为早石炭世早期。灰 岩之下有一层含铁质砂岩, 金玉玕1960年研究了砂岩中的腕足类, 将此砂岩与原金陵灰岩合并称金陵组。

原始定义

金陵组原称“金陵石灰岩”。早石炭世早期。最初命名地点在中国南京附近的观山。南京古称金陵,故名。分布于长江下游宁镇山脉、安徽和县、巢县、马鞍山等地。岩性为暗灰色结晶灰岩,底部泥质较多。含南京假乌拉珊瑚及腕足类擂彭台始唱贝;厚约5—10米。与下伏上泥盆统五通组,可能呈假整合接触

典型剖面

地层分两段,

下段是灰黄色铁质石英砂岩。上段是灰黑色中厚层状生物碎屑细晶灰岩。如凤凰山东风石料矿剖面所示,可分为上、下两部分,厚7.68m。

下部为灰黄色薄层含泥细砂岩或含铁砂岩,厚10cm至1cm左右。含腕足类:褶房贝Ptychomarotoechia sp.,元窗贝?Athyris? sp.等。

上部:深灰黑色中厚层生物碎屑粉晶、微晶灰岩,含方解石小晶。内含丰富的化石,如珊瑚:假乌拉珊瑚Pseucouralinia sp.,笛管珊瑚Syringopora sp.,贵州管珊瑚Kueichowpora sp.,犬齿珊瑚?Caninia? sp.等;腕足类:擂彭台始分喙石燕Eochoristites neipentaiensis Chu,李氐始分喙石燕 E。leei chu, 褶房贝Ptychomarotoechia sp.,金陵褶房贝P.Kinlingensis,托米长身贝Tomipruductuo sp.,波斯通贝Burtonia sp.,戟贝Chonetes sp.等;牙形刺:多鄂刺Polyghathus sp.,新锯齿刺Neoprioniodus sp.,残缺管刺Siphonodello sp.,高鄂刺Elictognathus sp等。从化石分析本组相当于岩关阶晚期,本区未见Pseudouralinia带之下的Cystophreutis带。由于缺失一个化石带,因而一直认定金陵组与下状五通组假整合接触。据认为金陵组中灰岩部分在区内分布不稳定呈透镜状断续出现,无灰岩之处碎屑岩则中厚。故本组与五通统的关系,值得进一步考证。

孢粉分析

保存于该套地层中的生物化石有腕足类和孢粉化石.孢粉组合中的主要分子Densosporites、Cymbosporites、 Dibolisporites、Lycospora通常分布在早石炭世,可与我国许多地区(如新疆准噶尔盆地滴水泉组)的孢粉组合对比,反映该区金陵组属 早石炭世杜内期(Toumaisian)沉积物.

沉积岩相

综合生物化石和岩石学特征(包括沉积构造、岩石组分等)的研究,金陵组为海陆交互相沉积环境.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