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1-29 17:11
釿布是战国时期铸币,使用国家是魏国城邑。
釿布系从空首布演化而来,因其钱文多铸有货币单位“釿”字而得名。产生于战国早期,主要流通于魏国地区。基本形制为首部平实、平肩(或圆肩)、圆裆、方足。钱文纪地、纪值,一般分二釿、一釿和半釿三等。除此之外,当时楚国地区也曾铸行过钱文分别是“殊布当釿”和“四布当釿”的长足釿布。
其特征为体形较大,平首、平肩或圆肩、圆裆、方足,或有郭或无郭。因两足间袴裆呈拱桥状,所以又称为桥足布。这种平首布钱一般分为二釿、一釿、半釿三等制。以“安邑”布为例,最长者为“安邑二釿”布钱,通长6.5厘米,足宽4.0-4.3厘米,重25-29克;最小者为“安邑半釿”,通长4.4厘米,足宽3.1厘米,重约7克左右。“安邑二釿”、“安邑一釿”有的背铸“安”字。“安邑”系魏国的早期都城,“釿”为币制单位,故知其为魏币。
釿布面文、常见的有“安邑二釿”、“ 安邑一釿”、“安邑半釿”、“訚易二釿”、“ 訚易一釿”、“ 訚易半釿”、“阴晋半釿”、“梁二釿”、“梁一釿”、“梁半釿”、“恒釿”、“ 虞一釿”、“虞半釿”、“虞氏半釿”等等30余种,多系梁布。
对于“釿”字涵义,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斤、铲同制,同财货,曾充作一般等价物,发展成为货币后,斤(釿)逐渐演变为重量单位;另一种说法认为“釿”为农具,后演变成货币,并被借用作货币名称。
釿布钱文多为魏国城邑,大多出于魏国辖区内,并且形体较大,其铸行时间约在战国早中期。近年来釿布在山西、山东等地均有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