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1-30 21:50
《鉴识古玉》是2001年福建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敬之。本书主要介绍了占玉作材料、器型、纹饰、雕工和沁色等内容。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酷爱收藏的民族,历史上的收藏大家代不乏人。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华大地上更是掀起了一股全民“收藏热”。但是收藏是一种学问,别说初入道的人,就是老于此道的人,有时一不小心也会上当受骗。如今市场上书画、古玩“新假破”充斥不说,连拍卖会上都时有赝品,这确实是一个令收藏者挠头的问题。
基于此,我们编辑出版了这套“抱佛脚丛书”,分为“中国书画鉴识”和“中国古玩鉴识”两个系列。这套丛书特别强调“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目的就是想为广大收藏爱好者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丛书的所有作者,都不仅是研究专家,而且是“藏家”和“玩家”,都有一定的实战经验,都在各自熟悉的领域“捡过漏”,书中发表的作品有些就是他们自己的藏品。
《鉴识占玉》作者王敬之先生,现供职于本社。鉴赏古玉的书籍,虽然已出版了很多,但是将占玉作材料、器型、纹饰、雕工和沁色分类研究的,这是第一次。书中虽然是对古玉分类研究,但刊登的都是完整的玉器,让人们在局部了解的同时,又完整的掌握古玉的知识。相信《鉴识古玉》的出版对古玉爱好者不无帮助。
过去常听到老师批评那些上课不认真听讲,临考试拼命啃书的人足“临时抱佛脚”。那么,“临时抱佛脚”有没有用呢?恐怕还真管用,因为大多数人确实都因此过了考试关。在收藏方面想必也能如此,问题是要抱“佛脚”,而不是抱其他的脚。我们的书是“抱佛脚丛书”,抱的正是“佛脚”。“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有了《抱佛脚》,宝贝跑不了。”请相信,这句话是真的,热衷于收藏的朋友们,您不妨买一套书临时抱抱“佛脚”试试。
王敬之,1946年生,南京人。少年时曾师从林散之先生:学习书法,后从王驾吾先生学习先秦文学。出版及合作出版有《灵隐探幽》、《写作浯词汇释》、 《墨子校释》、 《四季千家绝句》等著作多种。现供职丁福建美术出版社。
一、引言
二、从材料鉴识古玉
三、从器型鉴识古玉
四、从纹饰鉴识古玉
五、从雕工鉴以古玉
六、从沁色鉴识占玉
七、从盘玩鉴识古玉
八、伪占玉举例
附录:近年古玉拍卖价举例
古玉的造假方式是秘而不宣的,以下在古玉鉴赏的书籍中整理的13中古玉造假的手法,可供参考。
古玉长埋玉土中易被有色矿物沁入,被称为血沁玉,仿制血沁玉,可将玉置于于猪血黄土和成的泥之中,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形成土咬血沁的样子。
出土的古玉大都有土锈,要仿造土锈,可将抹上胶水的玉器埋入黄土泥,随着时间变长,会越来越像黄土锈。
使旧似新、混新为旧之法:玉有看起来象新玉,因为作伪者无法使新玉变似旧玉,所以将旧玉烫上蜡,使其看起来似新玉,以便混凝土新为旧。
有两种方法可造出古玉上的黑斑,其一为将用水煮热的玉架在铁篦上,一边烧一边摸蜡油。其二为,以古法作玉,后将玉以泡湿的旧棉花包裹,以火慢烤,棉花水干之后再用水,至黑色入骨。
玉埋入土中会受到克制、黑滞干枯,容易被误认为是水银沁。
老提油,这种方法颇为古老,据传是从宋朝留传下来的,但是仿古玉的人用一种红光草捣碎成汁加上硵砂,腌制在新玉的纹理之间,用竹枝火烤,这种方法制作的血沁玉,往往能够迷惑专家之眼。
提油,以硵上色,使眼色深入玉肌理之中,眼色肖似,以这种方式作古,在天气晴朗的时候颜色较为鲜艳,但是在阴天的时候颜色会显得有些浑浊。
叩锈,这种方式源自于乾隆时期,是将铁屑拌玉器坯料,以醋淬火,置于潮湿的地下,几天之后,拿出来埋到交通要道的地下一段时间,新玉就会出现橘皮纹、有土斑和血沁之痕。
煨头,将新玉以火烤制灰白,以这种仿式做出的鸡骨白,上面必有火烧后的裂纹。
将色泽好的玉置入火羊腿中,数年之后玉器上会出现血纹理,不仔细看已被蒙眼,但是细心会发现,其不若古玉的温静,这种方式作古的玉被称为“羊玉”。
还有一种以动物制古玉的方法,是将狗杀死,将玉置于狗腹,埋到路下,过几年后拿出来,就会形成花斑纹,,但是这种玉看起来,有新玉的颜色和雕琢痕迹,被称为“狗玉”。
以乌梅制玉,被称为“梅玉”,这时要选择质地疏松的玉,以浓乌梅水煮,会呈现水冲后的颜色,后以硵上色,可以充做“水坑玉”。
风玉,将用浓灰水和乌梅水煮过的玉取出,搁置在风雪之中,使其玉纹产生裂纹,若玉质紧密裂纹则会很小,可形成类似古玉的牛毛纹,但是真正古玉的牛毛纹是粗细不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