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子鲇

更新时间:2023-07-29 12:04

胡子鲇是鲇形目胡子鲇科胡子鲇属鱼类,又称角鱼、划鱼、土虱。体延长,头部平扁,体后部侧扁;口大,亚下位;上颌略突出于下颌;眼很小;口角须最长,末端一般超过胸鳍,鼻须末端后伸略过鳃孔;背鳍基长,无硬刺,鳍条隐于皮膜内;臀鳍基长,但短于背鳍基;胸鳍小,硬刺前缘粗糙,后缘具弱锯齿;腹鳍小,起点位于背鳍起点垂直下方之后;尾鳍圆形。体黄褐色,体侧有一些不规则的白色小斑点。

动物学史

胡子鲇(Clarias fuscus)是1803年由欧洲法国博物学家拉塞佩德(Bernard Germain Étienne de la Ville, Comte de Lacepède,1756-1825),在《鱼类自然史》(Histoire naturelle des poissons )第5卷中,根据采自亚洲的标本,以“棕大背鳍鲇(Macropteronotus fuscus)”的学名首次被记载。

中国香港有关“胡子鲇”的文献,美国地衣学及鱼类学家赫尔(Albert William Christian Theodore Herre,1868-1962)在1934年于《香港博物学者》杂志(Hong Kong Naturalist)增刊第3卷中《一九三一年十月至十二月采集的香港鱼类》(Hong Kong fishes collected in October – December, 1931)一文中,以“棕胡鲇”之名记载,为首个纪录。

胡子鲇的先定同物异名为Macropteronotus fuscus、Clarias fuscus,次定同物异名为Clarias pulicaris等。

形态特征

背鳍条55~67;臀鳍条Ⅰ-43~51;胸鳍条Ⅰ-6~9;腹鳍条Ⅰ-5。鳃耙15~18。游离脊椎骨53~61。

体长为体高的5.3~5.9倍,为头长的4.3~6.1倍,为前背长的2.8~3.5倍。头长为吻长的2.3~3.6倍,为眼径的7.2~11.4倍,为眼间距的1.6~2.1倍。

体延长,背鳍起点向前渐平扁,后渐侧扁。头平扁而宽,呈楔形。头顶部及两侧有骨板,被皮肤覆盖,上枕骨棘向后远不及背鳍起点。吻宽而圆钝。口大,次下位,弧形。上颌略突出于下颌,下颌齿带中央有断裂。眼很小,侧上位,位于头的前1/4处。眼间隔宽而平。前后鼻孔相隔较远,前鼻孔呈短管状;后鼻孔呈圆孔状,位于眼的前上方。鼻须位于后鼻孔前缘,末端后伸略过鳃孔;颌须接近或超过胸鳍起点;外侧颏须略长于内侧颏须,均不达胸鳍起点。鳃孔大。鳃盖膜不与鳃峡相连。鳃耙细长。

背鳍基长,无骨质硬刺,鳍条隐于皮膜内,起点约位胸鳍后端的垂直上方,距吻端小于距尾鳍基。臀鳍基长,短于背鳍基,起点至尾鳍基的距离大于至胸鳍基后端。胸鳍小,侧下位,硬刺前缘粗糙,后缘具弱锯齿,鳍条末端后伸可达背鳍起点的垂直下方。腹鳍小,起点位于背鳍起点垂直下方之后,距胸鳍基后端大于距臀鳍起点,末端达或伸过臀鳍起点。肛门距臀鳍起点较距腹鳍基后端为近。尾鳍不与背鳍、臀鳍相连,圆形。

活体一般呈褐黄色,有些个体的背部呈褐黑色,腹部色浅。体侧有一些不规则的白色小斑点。

生活习性

胡子鲇为热带、亚热带小型底栖鱼类。常栖息于水草丛生的江河、池塘、沟渠、沼泽和稻田的洞穴内或暗处。性群栖,数十尾或更多地聚集一起。因某鳃腔内具辅助呼吸器官。故适应性很强,离水后存活时间较长。以水生昆虫及某幼虫、小虾、寡毛类、小型软体动物和小鱼等为食。

分布范围

原产地:分布于中国(广东、广西、云南、贵州、香港、台湾)、老挝、越南。

引种:日本、菲律宾、美国(夏威夷群岛)。

繁殖方式

产卵期5~7月,产卵时雄鱼以尾掘一个圆形穴,雌鱼产卵其中。产卵70~200粒,鱼卵受精后,雄鱼离去,雌鱼守穴防敌,直至仔鱼能自由游动觅食方始离去。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1年 ver 3.1)——无危(LC)。

主要价值

肉细嫩,除供食用外还可作药用,治小儿疳积,常食可促使伤口愈合。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