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9-12-19 12:25
钟山村,原名钟林美(社),附属自然村为大庵(清代时期败落消失)、铁赤后(民国-解放期间败落,改革开放后消失),村内分四个角落,为后埔、中社、四牙和上厝尾。
海沧地区形成聚落开始于唐宋时候,宋代时曾经辉煌一时,在明代隆庆以前,为漳州府龙溪县一都、二都和三都(明代初期合并为一二三都),隆庆元年后,属漳州府海澄县第四里全部,第五里部分,仍旧称为三都,1958年至今,划归厦门市管辖,今为海沧区海沧街道及新阳街道两处。
据说,钟山村在中古时候居住着钟姓和林姓两户人家,因地势延伸,故名钟林尾,在宋以前历史无可考,宋末,蒙古兵南下,包括海沧在内的漳州地区跌宕变化,许多人家迁出迁入,蔡氏始祖景福公(来自嵩屿所在地的登瀛或者今角美洪岱,祖籍河南固始县,待考)于元代至正年间迁入钟山,仍依旧名钟林尾,雅称钟林美,开始形成较大的聚落。元代至今,除辛丑播迁钟山地界化为废墟外,一直为蔡氏聚居地,民国末期,开始开放外姓进村,最早为安溪陈姓,直到今日多姓混居。
钟山村区划沿革:
【宋】漳州府永宁乡新恩里海口镇
【南宋-元-明初期】漳州府龙溪县第三都
【明洪武-嘉靖】漳州府龙溪县一二三都
【隆庆元年-民国】漳州府海澄县第四里崇隆保
【民国29年-38年】漳州海澄县金钟乡
【解放后】依从海沧公社、海沧大队、海沧镇、海沧街道,期间一度与渐美村合并,后又分离。
钟山村民间信仰活动及其发达,可能与当地古时生活条件较为艰苦有关,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间信仰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存在庙宇7座,其中三座早年废弃,今已重建,三座沿袭至今,一座新建。由于受到嘉靖倭乱和清初辛丑播迁的影响,村内庙宇始建年代均不详,特别是无历史遗留存在,最古的碑记仅为康熙年间刻录。以闽南鬼神信仰的密集程度看,钟山村历史上常受到倭寇、饶贼、海盗和官兵骚扰或侵袭,必然存在各种虚幻的神灵信仰,据漳州府志记载,明代嘉靖年间钟山村存在抗倭性质的钟林尾土堡,堡内聚居上百户人家,当时已然是一大聚落,而那时的村舍必然存在一定数量的庙宇保佑村民生产、生活的安然秩序。现录下庙宇如下:
水美宫,供奉朱、池、李三姓王爷为主体的代天巡狩,肇基年代不详,香火鼎盛,播迁四方,分灵近则白礁王爷庙、鸿渐王爷庙,远则晋江十三施王爷庙和马来西亚槟城水美宫,该宫三年一次的“送王爷”习俗活动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单,庙址于钟林路海投大厦下。该庙宇供建造王船用,庙门可活动拆卸,格局颇有考究。
福仁宫,为水美宫主祀王爷的行宫,供善男善女祭拜,始建于民国初期,位于村中心,庙内除供奉代天巡狩外,还主祀保生大帝(为大庵破败后,移居此处的神灵)
石峰岩寺,位于蔡尖尾山东部钟山九峰之下,海澄县志记载,石峰岩有岩洞、龙潭诸胜,及里人蔡钟“四壁悬崖处,无从动斧斤;天然古洞里,栖月与栖云”摩崖石刻,今尚存在。钟山先人在石洞边上建有石峰岩寺,供奉佛主。
圣公庵,供奉飞天大圣,位于钟山村后埔角,原庙宇具体不详,现圣公庵为台湾信徒在原庙宇房屋基础上翻建,每年农历八月需至石囷玉真法院进香。
哪吒庙,位于钟山村后埔角于四牙角间,原庙宇以破败许久,仅存一片红砖铺就的空地称“庵埕”,近期有附近村民重建哪吒庙。
水陆北宫,即大庵,位于马青路北侧,庙宇于文革期间坍塌,主神搬至福仁宫暂居,原庙址已建成为马青路,今有现村党书记私建水陆北宫及福德庙,主神为许逊,可能有些许偏差,现存两块碑记,分别为康熙年和乾隆年重修记。人口迁移
钟山村户籍人口约2200人,外来人口6000余人,其中村内蔡姓占总人口80%以上,分三房,一世祖为景福公蔡介山,元大德元年(1297年)生,卒于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生子二,应午(生子三分钟山三房),应申(外迁,疑为今灌口三社东西蔡氏)。村内现存蔡氏家庙一座,为钟山蔡氏祭拜祖先之所,宗祠内有难解古文字砖雕,无人可破,祠堂同时设有谷诒堂华侨联谊会。
清乾隆年间,部分蔡氏分居邻村渐美村,于当地建有蔡氏宗祠。
清道光以后,钟山蔡氏大量下南洋,早期聚居马来西亚槟榔屿,建有水美宫蔡氏家庙,后广泛分布于马来西亚古晋、菲律宾、缅甸等处,大量发家致富的钟山人回乡建设精美红砖大厝,今仅存一两处,其精美程度至今仍令人感叹不已。
改革开放后,钟山村民鲜少出外寄居,随着海沧的发展,大量外来员工进入钟山村内,钟山村民开始建设出租房从事包租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