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4-21 08:41
钱华林,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研究员、中国互联网协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伏羲智库顾问委员会成员;早期从事计算机体系结构研究和整机的研制。1975年起从事计算机网络的研究与工程建设。是中国互联网重要的开创者之一,是“中国互联网先驱”的“二钱”之一。曾任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
姓名:钱华林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40年12月
专业技术职务:研究员
行政职务:网络信息中心副主任
单位: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通讯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四街4号
工作经历:钱华林自1975年起从事计算机网络与数据通信领域的研究:1980-1982年在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从事网络研究;1983-1984年在西德合作研制了X.25分组交换网络;1986年主持设计了第十一届亚运会电脑信息系统总体方案;1986年起,在国际上较早研制、开发了多种型号的传真/数据/语音通信系统,并作为产品销售数万套;1989年10月起主持世行贷款国家重点学科发展项目“中国国家计算与网络设施”(NCFC工程)的建设工作,于1994年4月首次实现中国与Internet的完全连接,同时担任我国与Internet的技术和行政联络员。
钱华林,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研究员。早期从事计算机体系结构研究和整机的研制。1975年起从事计算机网络的研究与工程建设。1980至1982年在美国进行网络的访问研究。1983至1984年在德国进行网络交换机的合作研究和开发。1989年10月起,参加并主持完成了NCFC、CASnet、CSTNet等大型网络工程。并于1994年4月首次实现了中国与Internet的完全连接。主持建立了我国的域名体系,担任我国与Internet的技术和行政联络员,并组织中文域名系统的研究和开发。目前任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亚太地区顶级域名组织主席,两岸四地中文域名联合会主席等职。发表科技论文七十多篇,培养硕、博士研究生数十名,获得中科院及国家科技进步奖十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014年4月8日,国际互联网协会(Internet Society, ISOC)在香港发布了最新一期“互联网名人堂”(Internet Hall of Fame)的入选者名单,这是全球互联网社群的最高荣誉,此次入选者包括来自全球范围的24位互联网领域突出贡献者。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钱华林研究员成功入选,成为继前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胡启恒院士之后第二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人。
2015年02月13日,入围“2014年中国互联网年度人物”活动年度人物奖。
2024年4月20日,被评为“中国互联网30年致敬人物”。
中国互联网的开创者之一、中科院胡启恒院士说过这样一句话:“互联网进入中国,不是八抬大轿抬进来的,是羊肠小道走出来的。”到2002年6月,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已整整成立五周年。关于CNNIC诞生的故事很精彩,中国互联网的开拓者们为此经历了种种艰辛,但人们往往更乐于关注生活在闪光灯下的知识英雄们,对于开拓者的故事却鲜有耳闻。本报今日编发孙蕊的这篇文章,以纪念中国互联网的先行者们在网路上跋涉的欣慰与辛酸。
2002年5月29日傍晚时分,钱华林老师骑着自行车走出CNNIC大门,经过他身边的任何一个路人都不会想到:这位老人是中国互联网重要的开创者之一,是和“中国互联网先驱”钱天白并称“二钱”的钱华林。
“钱天白是个非常好的人。”钱华林在回忆起已经去世的钱天白时说。1990年,钱华林想到美国注册.CN这个域名,结果发现.CN域名被一个叫T.B.Qian的人注册了。T.B.Qian就是钱天白,后来,钱天白是.CN域名的行政联络官,而钱华林是技术联络官。
钱华林从1980年就开始研究网络,到现在已经是22个年头。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银行的一笔贷款打算在中关村地区建立起一个“超级计算中心”,把清华、北大和中科院的一些科研院所连接起来,这个“连接”实际上就是中国互联网的雏形了。钱华林当时在其中负责一些工作。“那时候我还年轻,才40岁出头吧。”钱老师说:“有时候我早晨4点钟就会到办公室来,有时候是早晨4点钟才离开办公室回家。”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中国互联网行业,只有这一批耕耘者,而他们却做出很大贡献。例如:美国曾经对中国禁运路由器,他们认为一旦中国有了互联网将威胁到美国的国家安全。于是,钱华林等人就自己研制了路由器。而钱天白教授做了中国最早的电子邮件系统。
在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初期,钱华林老师参与的一个“联合设计组”曾经工作了半年左右时间,然后写出了4页纸的一个报告,这个报告是建设中国互联网的一些基本原则,例如:以TCP/IP为主;必须用光缆;速度不能低于10兆……现在的人们可能觉得这个报告没有什么特别的,但在当时的情况下,这个报告所体现的设计思想已经非常先进,并且恰好符合目前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中国互联网正是按照这些原则设计的。
当时,.CN域名的根服务器还放在德国。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发达国家根本不希望中国有互联网。胡启恒、钱华林等人经过多次游说,甚至还发动一些美国科学界的著名人士写信到白宫,才终于把.CN的根服务器拿回中国——那是1994年的年初。
这些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前辈奠基了今天的CNNIC,奠基了中国互联网未来的发展。1997年1月,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发布的《关于聘任胡启恒等九人为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专家组成员的通知》中,我们可以找到CNNIC奠基人的名单:胡启恒、钱天白、何德全、曲成义、钱华林、吴建平、刘韵洁、马如山、张兴华。来自几个科研院所和国家部委的“九人专家组”就是后来的CNNIC工作委员会,这个委员会至今还在管理着CNNIC的工作。中国互联网最初的政策就出自他们之手。1997年6月3日,CNNIC在位于中关村的中国科学院软件园宣布成立,那时中国的互联网业才刚刚处在起步阶段,CNNIC的成立可以说是悄无声息。但是,在中国互联网创建者心中,这一天是个十分重要的日子:经过种种艰辛努力,中国终于有了互联网,中国终于可以在有组织、有管理的情况下发展互联网事业。
在中国科学院绿树如茵、宁静祥和的大院内,每天都有一位骑着自行车上下班的普通人,谦和的外表、温和的微笑,他就是中国互联网重要的开创者之一,和钱天白并称“二钱”的钱华林。
从互联网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进入中国,到如今有6800万网民触及社会的各个角落,互联网不过发展了短短十来年的时间。钱华林则是整个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亲历者和见证人。
2003年6月12日,当国际互联网络名字与编号分配机构(ICANN)通知钱华林被评为ICANN理事会理事,任期三年时,钱华林意识到,自己的担子更重了。因为这不仅仅是个人的一种荣誉,更代表着一个国家在国际互联网中地位的提升。这是中国专家第一次进入全球互联网最高决策机构的管理层。长期以来,ICANN的理事职位一直由欧美日等互联网发达国家的代表担任。中国作为网民人数仅次于美国的互联网大国,却在ICANN会议上一直没有足够的发言权。
“ICANN的决策都是集体参与讨论并形成决议的,每一个成员都不只是代表本国或是某个地区、某个单位的利益,相反是要站在全世界的角度管理好Internet,让它更稳定、更公平。商业社会也会有很多以大欺小的事情发生。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协调各方面的利益,让规则更公平、公正和透明。倡导某项只让我们获得利益的决议是不应该的,但是却给了我们参与修正不合理规定的机会和权利。”
1989年,世界银行贷款支持中国高新技术的一些项目建设,其中之一就是要把中科院、清华、北大和中关村地区的研究所组成一个高速网络。1989年开始立项,1990年4月工程启动,1992年中科院、清华、北大三家局域网基本完成,1993年实现互联。中关村示范网就是中国第一个互联网络中国科技网的前身。这个项目由钱华林负责。
中关村示范网建好了,却发现没有用。网络上没有多少信息,也没几个人上网。中关村的区域又很小,有时候发个e-mail还不如骑着自行车亲自跑一趟省事,使用率不高。
科研人员迫切需要连入Internet,否则中国的科学界就要被世界隔绝。因为过去的科研成果出来以后,要等到在杂志上发表往往都是在半年后了,所以往往是马上邮寄给世界同行预印件,这样比较快。钱华林回忆以前一年能收到3000多份的预印件。而有了Internet以后,再想看国外的科研成果,人家都已经放在网上了,也不会再给你寄。所以国内科研人员看到的,基本都是杂志上刊出的已经发表了半年的研究成果。有一次,理论物理研究所做出一个研究成果,比以色列早做出来。以色列方面马上在网上发表了,我们却要等预印件出来以后,再寄出去,发表比他们晚了几天。这样的结果不仅对科学家本人是个打击,而且也让国家遭受损失。
与国外联网势在必行。但无论从经费上、信道上、手续上都有很多困难,更重要的是美国当时不愿意让中国连进来。1992年6月,钱华林到日本开Internet年会,见到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负责国际联网的主管,他说因为美国国防部门、政府部门都联在里面(当时的网是ARPAnet),他们担心机密外泄,只有解决他们的顾虑才有可能。科学是无国界的,很多国外的科学家帮助中国呼吁,不断给白宫写信。而钱华林他们则要一个一个部门的说服。1993年Internet年会在旧金山召开,钱华林再次见到那位负责人。会后有个国际网络协调委员会的会议,关于中国加入联网的议题,得到了各国科学家的一致赞成。让钱华林感动的是,美国某大学的一个系主任并没有参加该年会,但他专门从家乡赶到旧金山,陪了钱华林三天,找Internet一些资深的专家和管理方面的官员,做说服工作。
经过争取利用一切有可能利用的机会。这样到了1993年底,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来信了,同意中国联进Internet。1994年初,正值中美双边科技联合会议召开之际,中国科学家代表团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官员见面,正式敲定了此事。
1994年4月20号,中国与国际的64K Internet信道开通了,标志着中国正式联入了国际Internet。但由于没有域名,国外向中国发e-mail很困难,还只能用IP地址发。
北京计算机应用研究所的钱天白教授早在1990年10月就在国际互联网络信息中心(InterNIC)的前身DDN-NIC注册登记了我国的顶级域名.CN,国内通过X.25网与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联接,再联到Internet。国内科学家只能用这台机器收发E-mail。这样做是非常昂贵的,信息送出去要付钱,收进来也是我们发起一次呼叫,才能送进来。当时1K字的信息要7元钱(现在只有几厘钱)。发信息时还好办,值得发就发。收信息就难以控制了,当时美国人、欧洲人发e-mail已经很便宜甚至免费,有什么消息顺便就捎过来了,而我们不收不知是否重要,收回来却发现很多信息不重要,但钱已付了。
中国的国际信道开通之后,问题迎刃而解,钱华林和钱天白,以及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联合向ICANN说明了情况,申请把.CN的域名服务器从德国移了回来。1994年5月21日,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完成了中国国家顶级域名(.CN)服务器的设置。由中科院网络中心负责.CN顶级域名的注册和维护工作。当时钱华林担任.CN域名的技术联络官,钱天白任行政联络官(现由钱华林兼任)。1997年6月3日,国务院信息办正式颁发公文由中科院网络中心运行.CN顶级域名。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发展.CN的注册数几乎一年翻一番,与国内互联网用户数保持同步的发展速度。
有了这第一个国际信道出口以后,很快中国电信、中国教育科研网立项开通,使得连入Internet的成本迅速下降。1995年5月电信开始筹办CHINANET。次年1月,全国骨干网建成并正式开通。教委也于1994年底立项,1995年12月,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通过国家计委组织的验收。金桥网也于1996年9月正式宣布开通。加上最早的中国科技网,这是我国最早的四大网络。现在已经发展到九个网络了,联通、移动、长城、网通、国家经贸委的网络也陆续建成。
钱华林从事的是一个超高速发展的行业,行业的发展总是快过预期。他从没有为自己的选择后悔过,时间也不允许他停下来考虑这些。
一切都在快速变迁。钱华林1940年12月出生在上海郊区宝山县,原来属于江苏省。现在钱华林出生的那个镇都搬迁了,因为现在那里是全国最重要的钢铁基地--宝钢。小时候家里很穷,父母都没什么文化,可是他从小成绩就非常优秀。从初中开始,钱华林靠学校助学金的支持,一直念到大学。后来钱华林考上了中国科技大学,他选的是计算机专业,科大是当时全国唯一有计算机专业的大学,钱华林是第三届学员。当时数学系的系主任是科学家华罗庚,是钱华林最崇拜的人。
1965年从科大毕业后钱华林被分配到了中国科学院计算所。那时计算机进口没有开放,从国外只能买到低档次计算机。为了国家的需要,中科院着手自己研发。几年时间里,钱华林参加了多台集成电路计算机的设计。当时计算机的每个零部件都是他们自己制造的,包括CPU。
从1975年起,钱华林开始关注网络,研究计算机之间的通信。美国学术界对中国开放以后,钱华林于1980年2月到了美国。到佐治亚理工学院时,钱华林是那里的第三个中国访问学者,从事网络方面的研究。除了听一些课程外,就是整天泡在图书馆里,看那些恨不得一下全看完的书。在美国的学习让他深有启发。
后来联想成立时钱华林也是其中的一员,但由于负责中关村示范网项目,钱华林没有走上商业的道路。
从最初的利用中国电信的公用数据网X.25收发一封几十块钱的电子邮件,到连入Internet以后一封邮件下降到2分钱,再到现在的几厘钱,网络随着通讯的发展成本迅速降低。而这种趋势还将继续。
钱华林对未来互联网的发展更有信心:“计算机是有智能的,将来有更多的应用还会以超乎我们想象的速度发展,比如Web phone、视频、还有网格技术。”
当初一个打到美国的国际长途要24块钱/每分钟,后来降到18块,再后来到15块,而现在只有8块多,而网上的IP电话则一分钟只要2块钱,其实成本还要低。现在因为用的还不是真正的Internet信道,而是租专用信道,利用率就低。等到未来Internet管理更好,质量更稳定,电话完全可以通过大家共享的Internet网络走,成本会非常低。
现在的中国科学院开会基本都是利用视频会议。有一次科学院的250多人在不同城市一起开视频会议开了2天,节省了往返的两三天时间不算,宾馆住宿就省了40多万。而且比在大礼堂开会效果更好,没有在下面看资料、写东西的,每一个会议室的人都面对面,大家都非常专心的盯着大屏幕,会议效率特别高。由于中科院租的专用信道有余量,所以成本非常低。而未来,这种通讯方式也许就会发生在每一个家庭。现在的视频点播在小区非常可行,价格便宜,一把光缆进小区,一对光纤进家庭,未来的话音、视频、信息流都会在这上面跑。
企业搞ERP,中科院目前则正在搞ARP学术资源管理。钱华林说:“我们将更充分地利用Internet,协调我们的科研,进行资源的调度管理,学术的交流,设备的共享,计算能力的共享等。未来,政府办事、商业发展都要更多地借助网络。不要觉得这些都还离我们的生活很远,当初Internet发展的时候我们认为全世界有几百台电脑连起来就是一个大网了,Ipv4时谁想到要用那么大的地址空间?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现在研究网格的科学家很多,技术虽然很难,但是大家坐在一起,进展就会比我们想象的快。现在各个应用领域的网格技术发展多种多样,有计算网格、数据网格、生物网格,大气方面的、地震方面的,等等。将来网格技术发展好,网络的应用越来越全球化。谁能想象10年、15年以后又会是什么样子。”
1965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自动化系计算机专业;
1975年起从事计算机网络与数据通信领域的研究;
1980-1982年在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从事网络研究;
1983-1984年在德国合作研制了X.25分组交换网络;
1986年主持设计了第十一届亚运会电脑信息系统总体方案;
1986年起在国际上较早研制、开发了多种型号的传真/数据/语音通信系统,并作为产品销售数万套;
1989年10月起主持世界银行贷款国家重点学科发展项目“中国国家计算与网络设施”(NCFC工程)的建设工作,于1994年4月首次实现中国与国际互连网的完全连接,同时担任我国与国际互联网的技术和行政联络员;
此后又主持完成了NCFC工程的拓展工程CASNet、CSTNet等大型网络工程。
2012年6月19日上午10时,中科院钱华林研究员使用多语种电子邮箱地址“钱华林@中科院。中国”,向北京、香港、台湾、新加坡、德国等多个地方的互联网专家发出了电子邮件,这也是首封跨越全球的国际化多语种邮箱电子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