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5-16 17:28
铍 【pī】(指兵器时念pī,化学元素念pí),是将短剑装在长柄之上,类似现代的刺刀,后世叫枪。铍流行于战国初期,南北方都有,尤以赵、秦发现最多。这些发现说明了当时战争时期铍身为武器的杀伤力地位是不可忽视的。赵铍无镡,秦铍有之,所有秦国的铍,古人又称之为“铩”。
铍在作战时主要用于直刺和砍杀。秦以前铍首多用青铜铸造。汉代多用铁制,铍首比秦代铜铍显著加长,增强了杀伤的效能。关于铍的最早记载见于《左传》襄公十七年(公元前556年):“贼六人以铍杀诸卢门。”战国至汉初,战场上较普遍地使用铍。西汉军队有“长铍都尉”一职,可见铍在作战中的地位。西汉中期以后,铍的使用减少,并逐渐从战场上消失。
兵器。双刃刀。一说是大矛[long lance]
抽剑刺王,铍交于胸。——《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说文》载:“铍,大针也。一曰,剑如刀装者。”
考古发现有长柲的锋如长剑的兵器,实际是剑如矛装柄,此即古称之铍。铍见于战国时期,以前多误称为剑。所谓剑刀装者,“装”,就是包裹包覆的意思,就是在剑体上,加装皮套,由于铍加柄之后较长,约1700毫米,且两面开刃,为了防止携带过程中,伤及同伴,故而加套。
铍是古代著名长兵器之一,它是一种起源于短剑的长柄兵器,过去很多出土的铍兵曾被误作短剑。我国最早的古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东汉,许慎著)这样解释铍的概念——“铍者,剑刀装也”。
铍的外形极似短剑,铍之锋和短剑相同,平脊两刃,铍身断面为六边形,形制极像短剑,长约30~35厘米,后端为扁形或矩形的茎,用以装柄,一般在茎的近端处开有圆孔,以便穿钉固定在长柄上。后装长约3~3.5米的积竹柄或木柄,是一种极其锐利的刺杀兵器。
从文献资料看,铍可能起源于殷周之际,盛行于战国秦汉。铍最早被称为“夷矛”,东周时代的宋、吴、秦、赵、燕等国长铍盛行,应用很广。西汉时改为铁制,西汉中期以后逐渐消失。这种兵器古书记载颇多,但可惜长期以来一直无完整实物出土。秦俑坑中出土的铜铍,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铜铍和矛的区别,除头的形制不同外,主要是装柄方法不同:矛是将柄纳入矛筒(銎)中,而铍是铍茎插入木柄中,外用绳等捆绑。铍的长柄末端装有铜樽,铍身还配有保护刃部的鞘。
秦俑坑出土的青铜铍,铍首长度多为35厘米左右,茎长12厘米左右,铍之木柄多已腐烂残损,铍身刻有“十五年寺工工”之类铭文,茎上刻有“十六”等字。“十五年”为秦始皇纪年,“寺工”是中央主造兵器的官署机构,铍上最后还刻有实际生产的工匠名字。
秦俑坑已发现青铜铍16件,可以订正把过去将铍误视为短剑的错误。根据已发现的铜铍实物,铍全形由铍首、铜组成。有学者认为,铍之(即长柄)有积竹、木柄两类。而铍也有扁茎铜铍和铜铍两种,铜铍主要流行于战国时期的赵、楚等国。扁茎铜铍主要流行于秦国。
辨 - 铍到底是短剑 还是加长柄的长兵器
《说文》明确说“铍”是“大针”,《史记三家注》亦明确说“铍,剑之别名”,《左传·鲁定公八年》记载,铍的使用,是与盾合用:“阳虎前驱,林楚御桓子,虞人以铍盾夹之,阳越殿”。由此可见,很难想像,一位手持二三米长武器的人,另外一只手却再持一面盾牌,如何进行战斗?
典籍记载铍的使用(参见鉟)
《春秋左传鲁昭公二十七年》:吴子欲因楚丧而伐之,使延州来季子聘于上国。吴公子光曰:此时也,弗可失也,告鱄设诸⑴曰:上国有言曰:不索何获?我,王嗣也,吾欲求之,事若克,季子虽至,不吾废也。鱄设诸曰:王可弑也,母老子弱⑵,是无若我何?光曰:我,尔身也。夏,四月,光伏甲于堀⑶室而享王。王使甲坐于道,及其门,门、阶、户、席,皆王亲也,夹⑷之以铍。羞者献体⑸改服于门外,执羞者⑹坐行⑺而入,执铍者夹承之,及体⑻以相授也。光伪⑼足疾,入于堀室。鱄设诸寘剑于鱼中⑽以进,抽剑刺王,铍交于胷⑾,遂弑王,阖庐⑿以其子为卿。季子⒀至,曰:苟先君无废祀,民人无废主,社稷有奉,国家无倾,乃吾君也,吾谁敢怨?哀死事生,以待天命,非我生乱,立者从之,先人之道也。复命哭墓,复位而待。吴公子掩余奔徐,公子烛庸奔锺吾。楚师闻吴乱而还。
注释
⑴. 鱄设诸:史记作专诸。
⑵. 母老子弱:专诸上有老下有小,公子光说:我就是你,你的家人我负责抚养。
⑶. 堀:音窟,地下室。
⑷. 夹:音挟,持也。
⑸. 羞者:进献食物者。
⑹. 献体:衣服全部脱光,防止暗藏凶器。
⑺. 坐行:双膝著地而行。
⑻. 及体:以铍之剑尖触及进献者前胸。
⑼. 伪:史记作佯,假装。
⑽. 寘剑于鱼中:剑,短剑,长约300毫米,史记作匕首。
⑾. 铍交于胷:专诸突然持剑刺王,王之侧后两卫士,亦同时刺中专诸前胸。
⑿. 阖卢:公子光,亦遵守承诺,任命专诸之子为卿。
⒀. 季子:公子季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