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山镇

更新时间:2023-03-23 14:45

铜山镇,隶属于安徽省铜陵市郊区,西南与池州市贵池区唐田镇毗邻,西北与池州市贵池区牛头山镇相连,东北与池州市贵池区殷汇镇接壤。镇人民政府距郊区65千米。行政区域总面积34.40平方千米。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铜山镇常住人口为6805人。

历史沿革

汉,属石城县。

南朝梁时,属贵池县。

隋,属秋浦县。

清,属贵池县舞鸾上乡。

民国和解放后,属吴田乡。

1964年11月,成立贵池县铜山镇。

1971年3月25日,贵池县铜山镇划归铜陵特区管理;同年5月6日,撤销铜山镇建制,成立铜陵特区铜山区革命委员会。

1980年3月,贵池县铜山公社的杨村、南泉、显化3个农业大队划归铜山区管辖。

1988年4月19日,撤销铜山区,成立铜陵市郊区铜山办事处、铜陵市郊区月山办事处,系郊区政府的派出机构。

1999年1月18日,撤销铜山办事处,成立铜山镇,属铜陵市郊区。

行政区划

2011年末,铜山镇辖老山,竹园2个居民委员会,南泉、杨村、显化3个村民委员会。

截至2020年6月,铜山镇辖个3个社区、3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竹园社区居委会。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铜山镇,位于铜陵市郊区西南部,西南与池州市贵池区唐田镇毗邻,西北与池州市贵池区牛头山镇相连,东北与池州市贵池区殷汇镇接壤。镇人民政府距郊区65千米。行政区域总面积34.40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铜山镇境内地势东、西和南面高,中间和北面低,由南至北呈阶梯形。地形属沿江低山丘陵区域,三面环山,东侧有猪形山、马家岭和三峰尖等;西侧有姥山、前山等;南侧有铜山、岩山和黄家岭等;北边为圩区。最高峰为姥山,海拔368.7米。

气候

铜山镇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明显,夏季稍长。年平均气温16.5℃,年平均降水量1434.9毫米,无霜期年平均243天,最大积雪厚度24厘米,最大冻结深度13厘米。风向规律明显,一年除7~8月多盛行西南风外,其余多为东北风,平均速约2米/秒,最大风速达20米/秒。

水文

铜山镇境内河流有铜源溪,南北流向全长约6千米。

自然灾害

铜山镇主要自然灾害为旱灾、洪涝、泥石流。2010年7月13日暴雨灾害造成重大损失,全镇受灾人口11947人,因灾死亡1人,受伤2人,紧急转移安置人口1393人,农作物受灾面积572公顷,倒塌房屋62间,损坏房屋185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881万元。

自然资源

铜山镇已探明的矿种主要有铜、硫、铁、金、银、锰、煤、石灰石、石英石、大理石等20多种,尤以铜、铁、硫、石灰石储量为多。铜矿石储量约合1345.7万吨,铁矿石储量923.4万吨,单硫矿石储量1023.7万吨,煤炭储量130万吨。

人口

2011年末,铜山镇辖区总人口15212人。总人口中,男性7573人,占49.8%;女性7639人,占50.2%;14岁以下1407人,占9.2%;15~64岁12151人,占79.9%;65岁以上1654人,占10.9%。2011年,人口出生率6‰,人口死亡率5.3‰,人口自然增长率0.7‰。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447人。

2017年末,铜山镇常住人口为12470人。

截至2019年末,铜山镇户籍人口为13533人。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铜山镇常住人口为6805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铜山镇财政总收入5661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381.43万元。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354万元,增值税3361万元,企业所得税1046万元。

2019年,铜山镇有工业企业20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6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8个。

农业

2011年,铜山镇耕地面积5942.7亩,全部为水浇地。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主要经济作物为蔬菜。

2011年,铜山镇农业总产值7923万元。

2011年,铜山镇生产粮食4055吨,其中水稻3098吨,玉米190吨。

2011年,铜山镇蔬菜种植面积3745亩,产量8127吨。

畜牧业

2011年,铜山镇以饲养生猪、牛、家禽为主。

2011年,生猪出栏量6695头,年末存栏3615头;牛出栏量30只;家禽出栏量19万羽。

工业

铜山镇工业形成以矿产品采选、化工、铸造、机械加工、建筑材料生产为主的工业体系。2011年,工业总产值达到91841万元。2011年,工业企业19家,职工1734人,实现工业增加值30031万元。

商业

2011年末,铜山镇商业网点127个,职工281人。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1亿元;城乡集贸市场1个。

金融

2011年,铜山镇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20910.62万元;各项贷款余额529.25万元。

交通运输

2011年,铜山镇沿江高速公路从镇域北侧穿过,318国道穿境而过。

社会事业

文化事业

2011年末,铜山镇有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4个;各类图书室6个,藏书12000多册。

教育事业

2011年末,铜山镇有幼儿园2所,在园幼儿234人,专任教师22人;小学3所,在校生635人,专任教师40人;初中1所,在校生475人,专任教师42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8万元。

医疗卫生

2011年末,铜山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5个,其中中心卫院1所,村卫生室4个;病床75张,固定资产总值216.38万元。专业卫生人员47人,其中执业医师13人,执业助理医师2人,注册护士16人。2011年,医疗机构完成诊疗2.6万人次。2011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7808人,参合率99%。

体育事业

2011年末,铜山镇有体育场地10处,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16%。

邮政电信

铜山镇有线电视转播台一个,2011年末,有线电视用户1800余户。

2011年末,铜山镇有电信企业3家。

社会保障

2011年,铜山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435户,人数602人,支出148.2万元,月人均205元;医疗求助20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431人次,共支出1.7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79户,人数257人,支出39.5万元,月人均126元。敬老院1家,床位16张。社区服务单位16处,其中社区服务中心5个,社区服务站5个。2011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总收入113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总支出196.59万元。各项就业和社会保障补贴52.06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3882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609人。

基础设施

供电

2011年末,铜山镇有110千伏变电所1座。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铜山镇因境内山丘蕴藏有铜矿,又因铜山矿业在此长期开采得名。

风景名胜

南泉普愿寺

南泉普愿(748~834年),谷姓王,自称王老师,郑州新郑人(仿河南新郑县)。10岁年,普愿跪在父母面前,泣血叩首,请求出家为僧。父母见其心诚意绝,无可奈何地应允了他的请求。10岁的普愿投师于密县大隗山大慧禅师门下,受戒脱俗,皈依佛门。唐大历十二年(777年),普愿转入嵩山会善寺,开始对佛学理论深入而系统地学地和研究,为后为成为一代宗师夯实了坚实的基础。唐大历十二年(777年)至唐大历十三年(778年)之间,普愿与百丈怀海、西堂兄智藏一同入师高祖,被佛界称之为“马祖门下三大士”。普愿潜心研究,体味马祖“平常心是道”的禅学思想。

普愿从师马祖达10年之久,由于他的刻苦修炼,其禅学思想已达到超然的境界。贞元十一年(795年),普愿挂锡南泉山,伐木造禅宇,开荒种粮食,潜心研佛法,苦熬三十年,足不下南泉,以待时机,蓄势而发。宝历三年(827年),御史大夫兼宣歙观察史陆亘、前池阳太守、彭城护军刘公,迎请普愿下山,并行弟子之礼。当年,唐文宗又御赐匾额“南泉承恩寺”。此时的普愿,佛学造诣已经纯熟,弘扬佛法的时机已经来临,于日广收门徒,开山授法,将自己一生所学所悟,尽情倾洒。普愿授法7年,弟子近千人。太和八年(834年)十月二十日,突见一道白虹贯于禅室后峰,随即,南泉承恩寺西峰有一巨石突然崩裂,巨大的声音响彻数十里,翌日,忽有一只乳虎围绕着承恩寺放悲而号,时太和八年甲寅岁十二月二十五日晨。普愿对守护着的弟子们说:“星落灯灭,不要说我有去来也。”言讫而谢,禅学高僧,一代宗师普愿禅师,享龄87岁,带着满腹经纶驾鹤仙逝。

铜山矿冶遗址

铜山矿冶遗址,为汉唐时期的铜矿开采与冶炼遗址,其上限可追溯到春秋之际。遗址位于今铜陵市郊区铜山镇铜陵有色铜山矿业公司作业区,主要分布在铜山、姥山、南泉村和杨村一带,散布面积约10平方千米。

采矿遗址位于铜山北坡和姥山南坡。铜山矿在露天开采时,发现过古代开采的井巷废坑,坑内有支护用的坑木和一些采矿用的生产工具及生活器皿。冶炼遗址主要集中在铜源居委会张村,整个村庄坐落在渣堆之上,面积约5平方千米。炼渣堆积厚度在0.6—1.5米左右,炼渣量估计在10万吨以上,按1:10的铜、渣比率推算,当时铜山地区产铜量可达万吨以上。

该遗址的炼渣多为扁条形,呈灰黑色,表面有流动的褶皱纹,是由于在炉前开沟放渣流动所致。这反映当时炉体有所增大,造渣技术得到了改进,冶炼水平较早期有了很大进步。但在铜山还发现有较早的锅底形炼渣,渣内夹杂有木炭,表明冶炼水平尚有一定的原始性。铜山矿冶遗址的发现,为研究皖南古矿冶遗址的分布及青铜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实物材料。

荣誉称号

2020年6月30日,铜山镇入选安徽省省级乡村治理试点示范乡镇名单。

2022年2月,入选安徽省卫生乡镇名单。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