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锈环棱螺

更新时间:2024-06-29 17:53

铜锈环棱螺(学名:Bellamya aeruginosa)是田螺科、环棱螺属动物。成螺高25毫米,壳宽15毫米;壳质厚、坚硬,外形呈长圆锥形;有6-7个螺层,各螺层增长缓慢,不外凸,螺旋部呈尖圆锥形,体螺层略膨大;缝合线浅;壳面光滑,具有明显的生长线,呈铜锈色或绿褐色,体螺层上具有3条螺棱,最下面的一条最为显著;壳口呈卯圆形,上方有一锐角,周缘完整,外唇简单,内唇肥厚,上方贴覆于体螺层上;脐孔明显,呈缝状

动物学史

铜锈环棱螺最初是由里弗(Reeve)于1863在中国描述命名的,后来的Dautzenberg和Fischer(1905)、Yen(1939)、Zilch(1958)认为铜锈环棱螺是方形环棱螺(Sinotaiaquadrata)的亚种。在泰国,它不被认为是一个有效的物种。而在中国,铜锈环棱螺被认为是独立的物种。

形态特征

外部形态:铜锈环棱螺是环棱螺属中较瘦小的一种,一般壳高仅为25毫米,壳宽立15毫米。全体呈长圆锥形。壳质厚而坚硬。螺层6-7层,自上而下缓慢增长。缝合线浅而明显。壳塔呈尖圆锥形,体螺层稍膨大。壳表面铜锈色或绿褐色,较光滑,生长纹明显,体螺层上有3条明显的螺棱,最下面的一条最为显著。壳口卵圆形,上方有一锐角,周缘完整,外唇较薄,内唇肥厚,上方贴覆于体螺层上。脐孔明显,呈狭缝状。厣为角质的薄片。

内部结构:铜锈环棱螺肝脏位于螺尾端,呈螺旋状,黄褐色,光亮度高,富弹性,外覆一层薄浆膜,最外面有一层环肌层,可使肝脏与周围的性腺等器官分开。为复管泡状腺,由许多球形或近球形的肝小叶构成,肝小叶为球形(直径108-165微米)或卵圆形(长186-306微米,宽69-174微米)。横切面管腔呈星射状裂隙,内有分泌物。纵切面可见上皮细胞呈柱状,有规则的排列构成腺管壁。核靠近基膜,圆形,1-2个核仁,上皮细胞极性明显,基底面有基膜,游离面有刷状缘。肝小叶之间有结缔组织填充,其间可观察到不规则圆形的网状细胞。腺上皮主要由3种细胞构成即消化细胞、排泄细胞、钙细胞。相邻细胞间常通过细胞间产生的突出物相互交错连接。

近种区别

铜锈环棱螺与梨形环棱螺(Bellamya purificata)的主要区别在于其壳塔和体螺层都不甚膨胀,壳面常为铜锈色。

生活习性

铜锈环棱螺常见于沟渠、河流、湖泊、泡沼及池塘内。一般在水深1米左右处较多,尤其在水底腐植质多的水域更多,常常爬行于水草或岸边岩石上。取食方式是刮食。

分布范围

铜锈环棱螺分布于中国(天津、宁夏、河南、四川、陕西、广东、山东、安徽、江西、福建、江苏、上海、湖南、浙江、湖北、河北、云南、海南、贵州、吉林、内蒙古、辽宁、重庆、山西、黑龙江、北京、广西等省区)、越南。

(注:其分布可能比这些记录所显示的更为广泛。)

繁殖方式

铜锈环棱螺雌雄异体,卵胎生。自然种群中铜锈环棱螺的性比为1:1。成熟雌螺全年怀胚,月平均怀胚数以5月初最高,7、8、9月最低,生活于池塘中的雌螺的怀胚数又高于湖泊中相应壳高组雌螺的怀胚数。生殖季节自4月中旬至11月底,其中以6月份产螺达高峰,其临界水温为16-18℃,最适水温在26℃左右。雌螺生长至壳高15-16毫米开始生殖。在自然种群中,每一雌螺每年平均产螺49.7个。雌螺所产仔螺的大小与年龄有关。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0年 ver 3.1)——无危(LC)。

主要价值

生态价值

铜锈环棱螺能通过摄取水体营养物质,有效降低水体中氮、磷等含量,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能将水体透明度从0.5米左右提高到1.3米,使水体浊度迅速降低,降解总磷的幅度能达到50%,是铜锈环棱螺的絮凝作用所致;能使水域氨氮浓度大幅度降低,使高达5毫克/升以上的氨氮浓度降至2毫克/升以下。

药用价值

铜锈环棱螺干燥贝壳可入药,名白螺蛳壳。四季采收,收集年久色白者,洗净入药。煅螺蛳壳:取净螺蛳壳,煅至红透,放凉碾碎。有清热化痰、软坚散结、制酸止痛、生肌敛疮的功能。可治热痰咳嗽、淋巴结结核、胃痛吞酸、溃疡、脱肛、烫伤等。

其他价值

铜锈环棱螺采捕食用历史悠久,为中国市场销售及出口(日本等国)冻螺肉的主要种类。铜锈环棱螺肉味美,富含蛋白质、糖类、无机盐、维生素及多种微量元素,营养价值高。煮食或炒食均可。也可作为饲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