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18 09:46
银环蛇,学名Bungarus multicinctus,也称白花蛇、白节蛇、寸白蛇,属于眼镜蛇科环蛇属的一种剧毒蛇类。它的体型中等偏大,成年个体通常身长介于0.6至1.2米之间。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在黑色背景上有数十个白色或银白色的横纹,这些横纹环绕整个躯体,使其外观极为醒目。银环蛇的腹面通常为乳白色,头部椭圆形而略扁,眼睛小,瞳孔圆形,尾部相对较短且末端尖细。
银环蛇为体型中等略为偏大的神经性剧毒蛇。头部椭圆而略扁,身长0.6~1.2米,背部有黑白相间的横纹,腹面、上唇、颈部均呈乳白色,吻端圆钝,同颈部略可区分开来;眼小,瞳孔呈圆形;整个躯体为圆柱形;尾部与其他蛇类比较相对较短,末端略尖细;通身黑白相间的横纹以及扩大成六角形的脊鳞是其最显著的特征,可以借此将其和银环蛇极其相似的链蛇属(Lycodon)的白环链蛇(Lycodon aulicus)区分开来。白色横纹数的多少也是银环蛇与环蛇属其他相近物种区分开的主要特征。
外观:银环蛇的身体主要是黑色的,具有多个明显的白色或银色横环。这些环绕整个身体的横带非常醒目。
毒性:银环蛇含有非常强烈的神经毒素,是亚洲地区公认的几种极其危险的蛇之一。
外观:金环蛇的身体也是黑色的,但其特征性的横环是黄色或金色,这些横环相对较宽,颜色鲜明。
毒性:金环蛇同样具有强烈的神经毒素,虽然它们通常被认为比银环蛇稍微温和一些,但仍然非常危险。
两者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横环的颜色,银环蛇的横环为白色或银色,而金环蛇的横环为黄色或金色。
银环蛇为夜行性爬行动物,主要于夜间出没觅食,白昼主要蛰伏于石缝、树洞、乱石堆、坟穴、灌丛、草堆等凡是能藏身的地方。在平原、丘陵、山地等地形都能见到其活动的踪迹,也经常出现于人类活动频繁的稻田区域附近,这给人类生产安全带来了威胁。
银环蛇主要是夜行性的捕食者,它们的食物选择相对专一。主要的食物来源包括:
其他蛇类:银环蛇以其他蛇类作为它们的主要食物来源,包括非毒蛇和较小的毒蛇。它们使用强大的神经毒素来迅速击倒并消化猎物。
小型脊椎动物:虽然它们偏爱蛇类,但银环蛇也会捕食其他小型脊椎动物,比如小型哺乳动物和可能的鸟类,尤其是当它们的首选食物不易获得时。
两栖动物:银环蛇也捕食两栖动物,但这不是它们的主要食物来源。
银环蛇活动期昼伏夜出,但也见于初夏气温15—20℃天气晴朗时,喜欢白天出来晒太阳,一般在午后15—16时多见,白天游出的蛇多是体质较差或带病的蛇。
银环蛇在盛夏的夜晚活动十分活跃,一般从黄昏开始,陆续从洞穴出来,窜流不息,不停地游戏,非常自如。活动一阵以后,即慢慢地栖息下来,有的停留在水沟边,墙脚下乘凉、觅食,或有的窜入水沟洗澡、蜕皮、排粪等活动。活动直至深夜,甚至黎明。
银环蛇虽属变温动物,但气温变化对其活动影响是比较明显的,特别对低温的耐受性差。活动期的一般温度要求是8—35℃,在18—25℃活动比较正常。
银环蛇的蜕皮是一种生理现象。小蛇的蜕皮是长大一次,蜕皮一次。孵出的仔蛇经7—10天后即开始蜕皮,蜕皮的次数是根据蛇体的营养状况决定。营养好,生长快,蜕皮也快。反之,蜕皮就慢。银环蛇一年蜕皮约3—4次,出蛰不久行第一次蜕皮,夏秋季节蜕皮1—2次,人蛰前也有一次蜕皮过程,一般是45—60天却有一次蜕皮。冬眠期若保温在20℃以上也见有少数蛇蜕皮。
蛇蜕皮以后,体背黑白横纹色深,非常明显,油光发亮。随着蛇的增长,体色逐渐变成灰白色或粉白色,无光泽直至老皮蜕落。蜕皮与栖息环境的湿度关系密切。若过于干燥水分不足,蜕皮就困难,届时见蛇自动游入湿处或窜入水沟湿润表皮,再行蜕皮。蜕不下皮的蛇多见死亡。
银环蛇指名亚种主要分布于安徽、澳门、重庆、福建、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湖北、湖南、江西、台湾、香港、云南及浙江。银环蛇云南亚种主要分布于云南西南部。国外见于缅甸、越南北部及老挝。
银环蛇的繁殖方式如下:
发情交配期:银环蛇的发情交配期一般在每年的8月至11月份。
产卵期:产卵期是从6月下旬至8月上旬。这期间,雌蛇会选择适合的地点产下卵。
卵的特征:卵呈椭圆形,大小为长径34~45.3毫米,短径17~17.5毫米。卵壳的颜色为乳白色且略有光泽,质地软而韧。新产下的卵,因卵壳外面的黏液会常常粘结在一起,形成卵块。
孵化期:卵的孵化期大约是39~51天。孵化成功后,刚孵出的子蛇全长大约为250毫米。
出壳过程:子蛇出壳时,会先用吻端顶卵壳,使卵壳裂开一个细缝,然后细缝逐渐被顶开,子蛇的头部随即伸出。从顶破卵壳到完全出壳的过程一般需要1~3个小时,且多在夜间完成。
产卵数量:银环蛇在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产卵数量。
野外环境下,3年生的雌蛇每次产卵5~8枚;达到4~6年龄的雌蛇,则产卵数量增加到12~18枚。
在人工繁殖条件下,雌蛇最多可产20枚卵。
目前认为银环蛇具有两个亚种,分别为银环蛇指名亚种(B. m. multicinctus)及银环蛇云南亚种(B. m.wanghaotingi)。
银环蛇指名亚种和银环蛇云南亚种的主要区别特征为白色横纹数的多少。银环蛇指名亚种白色横纹数一般分布在25-50+7-18范围之内,银环蛇云南亚种白色横纹数一般分布在22-28+7-8范围之内。
所以长期以来银环蛇白色横纹的数量一直被当成一个重要的鉴定特征在使用。
银环蛇因其医药价值和独特的外观而遭到捕杀,加之栖息地破坏,其野生种群面临巨大的生产压力。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银环蛇已被列为受保护动物,禁止非法捕杀和贸易。
栖息地破坏:由于农业扩张、城市化和森林砍伐,银环蛇的自然栖息地正受到破坏。这不仅减少了它们的生活空间,也影响了它们的繁殖和觅食活动。
被捕捉和交易:银环蛇因其毒液的医疗价值和作为宠物的需求而被捕捉。尽管有些地区对此进行了法律规制,但非法捕捉和交易仍然是一个问题。
环境污染:农药和其他化学物质的使用增加了银环蛇生存环境的毒性,这可能对其种群数量和健康状况产生负面影响。
中国国家保护名录:银环蛇被列入了中国国家林业局于2023年6月30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银环蛇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1年 ver 3.1)中被评为无危(LC, Least Concern)。这意味着,在全球范围内,银环蛇目前不被视为面临灭绝的风险。然而,这种分类并不意味着银环蛇完全没有保护需求,而是相对于更濒危的物种,其生存状态更为稳定。
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在《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中,银环蛇被评为濒危(EN, Endangered)。这反映了在我国特定的地理区域内,银环蛇的生存状况可能比全球平均水平要严峻得多,面临较高的灭绝风险。濒危分类强调了在中国国内采取紧急保护措施的重要性,以防止其种群数量进一步下降。
综合这些不同的保护状态,可以看出银环蛇虽然在全球范围内可能不处于立即的灭绝风险,但在中国,特别是在其特定的栖息地中,确实面临着严重的威胁。这就要求采取具体的保护措施,如栖息地保护、法律管控和公众教育等,以确保这一物种的生存。
银环蛇毒素是从银环蛇的毒腺中分泌出来的一类毒液,新鲜毒液呈灰白色,粘稠具有特殊的腥味。银环蛇一次排毒量4.6 mg,人致死量1 mg干毒,是世界十大毒蛇之一。 被银环蛇咬伤的主要症状为伤口疼痛、局部肿胀、嗜睡、运动神经失调、眼睑下垂、瞳孔散大、局部无力、颚咽麻痹、口吃、垂涎、恶心、呕吐、昏迷、呼吸困难、呼吸衰竭,8~72 h内死亡。
银环蛇毒素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和多肽,其中毒性成分主要是多种毒性多肽中的神经毒素。银环蛇毒素的蛋白质结构相当复杂,随着蛋白质生物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特别是逆相HPLC和自动化氨基酸测序仪的问世,从银环蛇毒素中分离纯化出了α-BGT、β-BGT、κ-BGT、γ-BGT等神经毒素,并测定了氨基酸序列,还对部分神经毒素的空间结构和化学修饰进行了研究。
银环蛇具有多方面的物种价值,包括生态价值、医学价值和科研价值。
列入国家、省级药品标准或规范的药用野生动物,如乌梢蛇、银环蛇、蕲蛇(五步蛇)、蝮蛇(短尾蝮)、赤链蛇、眼镜蛇、中华蟾蜍等,有史可查、有市场需求、有区域特色、有显著药用保健功效的物种,繁育场可继续养殖供药用。
生态平衡的关键角色:作为一种顶级捕食者,银环蛇在控制害虫和较小哺乳动物种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控制这些生物的数量,银环蛇有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平衡。
生物多样性的指示器:银环蛇及其栖息地的状况可以作为生态系统健康的一个指示器。它们对环境变化敏感,因此可以用来监测生态系统的健康状态。
毒液的医学应用:尽管银环蛇的毒液对人类具有的致命风险,但其毒液中的成分,特别是神经毒素,对医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这些成分正在被研究以开发新的药物,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肌肉疾病和某些类型的疼痛。
抗蛇毒血清的开发:研究银环蛇毒液可开发针对其毒液的抗蛇毒血清。这些血清可以救治被银环蛇咬伤的患者,减少致死率。
毒理学和生物化学的研究:银环蛇毒液中的多种毒素为毒理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通过研究这些毒素如何影响神经系统和肌肉,科学家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些生物系统的工作原理。
进化生物学的研究:银环蛇及其毒液的进化为生物学家提供了一个研究进化机制和生物适应性的窗口。银环蛇毒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反映了长期进化过程中的自然选择和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