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3-09 02:06
银鲛俗称海兔、兔子鱼、带鲨、鼠鱼,是银鲛目银鲛科动物的统称。银鲛体侧扁而延长,向后渐细尖。头大,口小,吻柔软而略突。眼大,上侧位。鼻孔腹位,位于口前。脊索发达,无锥体。背鳍2个,第一背鳍呈三角形,前方具一扁长硬棘;第二背鳍则呈狭长带状,胸鳍大,臀鳍小,尾鳍窄尖呈鞭状。体表光滑无鳞。背为深灰或褐色,两侧较淡,腹部银白。卵生,体内受精。一般体长为500~800毫米,大者可逾1米。虽像兔又像鼠,但游速慢,欠敏捷。银鲛从外部形态上看与鲨鱼的区别不大,但内部结构则与鲨鱼区别很大。它的脊椎骨没有椎体,脊索终生存在,在脊索周围的外膜上有石灰质环。它的上颌与脑颅愈合在一起,牙齿愈合成齿板固定于上、下颌中。
银鲛属软骨鱼纲,一些与鲨和鳐类近缘,但另分为全头亚纲(Holocephali)或全头纲的鱼的统称。与鲨、鳐一样,其骨骼为软骨性,雄性具由腹鳍分化而来的体外交尾器官(鳍脚或攫握器),用以将精子输入雌鱼体内。与鲨和鳐不同,银鲛体侧仅各有一个外鳃孔,并与硬骨鱼一样,覆有瓣片。雄性银鲛在鱼类中有独具的辅交合器官︰一个额攫握器和一对腹鳍前的鳍脚。银鲛体後部渐细,胸、腹鳍大,眼大,背鳍2个,第一背鳍具长尖棘。尾细长,因而有些种类又有鼠鱼之称。银鲛约有28个种,长约60∼200公分(24∼80吋),体色由银白色到灰黑色不等。共分三科︰银鲛科(Chimaeridae,包括称为兔鱼的种类,特征为吻圆或锥状)、叶吻银鲛科(Callorhinchidae,吻独特,呈锄状且柔韧,故俗称象鱼)及长吻银鲛科(Rhinochimaeridae,吻延长而尖,俗称长鼻银鲛)。银鲛生活在各大洋的暖、冷水区域,从江河、河口、近海到2,500公尺(8,200呎)或更深的深海区都有分布。游动能力差,易被捕获,离水即死。以小型鱼和无脊椎动物为食。卵大而长,且具保护硬(角质)壳。银鲛类可食用,有些地区作为食物出售,肝油可制枪械及精密仪表的润滑油。
体长,尺寸约20-200厘米,纺锤形,尾细小而尖。头大,吻柔软,高而圆钝。头部有明显的迂回弯曲的沟状侧线管。雄性在额前方具有一柄状额鳍脚,其内前方具有一群小刺。眼大,上侧位,鼻孔腹位,位于口前,左右鼻孔靠近,前鼻瓣连合伸达牙上,具鼻口沟。外鳃孔1对,位于胸鳍基前。背2个,以膜相连。第一背鳍三角形,前方具一扁长棘;第二背鳍低平,后缘圆形,与尾鳍上叶相隔有一凹缺。臀鳍低平,与尾鳍下叶分隔处有一凹缺。鳍角三驻型。体银灰色,背部略呈深灰色,腹部银白色。对银鲛的洄游习性不了解,通常夏季栖息于深海,冬季在近海也有发现。
银鲛是在大约3.5亿年前,从鲛的祖先分出来的软骨鱼类,2013年仍有“活化石”之称。骨骼虽然和别的软骨鱼类同样是软骨,但鳃孔左右一对,并有鳃盖,肛门与生殖口分开,也具有硬骨鱼类的特征,是进化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鱼类。
深海暖温性底层鱼类。银鲛是软骨鱼类中已发生变异的特殊分支,具自接型头骨、平板型牙、无鳞、泌尿生殖孔与肛门分离。
,生活在2400米深的海水里,一般靠近海底,有时用鳍抵着海床休息。背鳍前端的刺连接毒腺,有助于银鲛自卫。
分布于大西洋和太平洋各区热带和温带较深海区。日本、朝鲜、中国和菲律宾一带水域都有分布。我国银鲛产量极少,世界银鲛产量主要为南非、南美提供,年产量在300-4500吨左右。
深海生物
美国和印尼联合海洋勘测小组最新公布一组印尼苏拉威西岛海底观测照片,这些照片让人们看到一些鲜为人知海底生物。
据国外媒体报道,2013年,美国和印尼联合进行了一项海洋勘测活动,并于上周发布了拍摄到的深海“罕见且令人兴奋”的照片。
美国“奥克诺斯探索号”海洋勘测船通过远程操作仪器(ROV)拍摄到高分辨率印尼苏拉威西岛深海环境,这些照片呈现出人们从未看到过的海底景色和多彩美丽的海洋动物。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层管理局(NOAA)称,在海面以下240-3200米处,27个远程操作仪器发现了至少40个海洋新物种。
深海银鲛
远程操作仪器在苏拉威西岛深海中拍摄到银鲛,4亿年前它从近亲鲨鱼物种中分支出来。为了适应漆黑的深海环境,银鲛的头部长有灵敏的电接受器,能够探测到其它海洋生物电场的变化。
此外,银鲛的头部还具有一些不同寻常的功能,前不久在太平洋东部发现一种黑幽灵鲛鲨,它们的头部长有性器官。
此次近两个月的海洋勘测活动将记录印尼海洋生命的特征,以及更多可以解释海洋环境问题的线索,比如:海水酸化和过度捕捞。
2016年12月21日,据外媒报道,有“鬼鲨”之称的银鲛首次在北半球被发现。研究人员利用远程摄录机,观察到它们在加州和夏威夷海岸出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