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歌

更新时间:2023-11-17 22:31

锦歌,原名“歌仔”“杂锦歌”或“什锦歌”,又称“乞食调”,1953年定名为锦歌。锦歌是流行于以漳州为中心,包括厦门、晋江在内的闽南平原地带及中国台湾省的一种重要的曲艺唱曲形式。

历史沿革

渊源背景

据《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记载锦歌的历史悠久,约产生于明末清初。锦歌在漳州的形成是由于唐宋元明以来,漳州经济发达,南北文化交流的结果。《闽书》卷三十八“风俗”记载漳州明万历王子年间(1612年)元夕有“别有闲身行乐善歌曲者数辈,自为侪伍”的民间娱乐活动。是时,漳州演戏风俗也极兴盛,《云穹厅志》记载当地演戏之盛况:“俗淫于潮戏,每岁一街社最少演出十数台,所费不资。”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漳浦人民蔡爽在《官音汇解释义》中记载当时南流行的声腔有唱官腔的正音戏,唱白字的泉腔,唱潮调的潮腔,唱小曲的采茶戏,抽交肋的傀儡戏,以及乱弹,啰等。繁花似锦的艺术氛围给锦歇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阳光、空气和养料。

据《漳州府县志》记载,唐朝以来,漳州的民间音乐就非常盛行,特别是一种“弦歌”的歌唱形式在漳州城乡流传,至今县里仍有一条街命名为“百里弦歌”路,到了宋朝,明朝漳州一带这种有器乐伴奏的歌唱形式可以说是家喻户晓。锦歌有俚歌、弦歌、锦曲、杂凑歌、乡音、歌仔的不同称号,后来人们通常都称为“什锦歌”。

发展情况

清中期以后,漳州府龙溪县海澄县锦歌馆(社)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如答余堂、丰庆堂、声音堂、集弦阁、乐吟亭等,据《龙海市文化志》统计,时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已有锦歌馆(社)堂派31个,亭派35个。风靡一时,几乎遍布每个村庄角落。抗日战争爆发后,艺人积极创作宣传抗战的优秀作品,激发全民强烈的爱国热情。民国时期,一些锦歌艺人或群众自发组成了“锦歌馆”、“乐社”、“歌仔馆”等数十个锦歌演出团体。

新中国成立后,锦歌得到了恢复与发展。1950年,漳州市有锦歌社十多个。1952年,龙溪县石码成立锦歌剧社,演出锦歌剧《孔雀东南飞》。1956年、1978年应中国唱片公司和香港东方唱片公司邀约,灌制唱片和录制卡式带发行国内外。20世纪60年代初,文化部门组织力量挖掘锦歌传统曲本,至1963年共挖掘、记录锦歌曲本26个、曲调150多支。改革开放以后,创作许多新的剧目,如《思亲》、《寻祖》、《水仙情》、《台湾阿婆看女排》、《乔先生回濠州》等,参加福建省和全国文艺调演,获得多项奖。1983年,锦歌新秀王素华赴新加坡演出。20世纪80年代,各地锦歌社团多次集会相互观摩,加强艺术交流,锦歌表演艺术不断提高。

艺术特色

表演形式

锦歌的表演形式为多人围坐演唱,同时各个表演者分持琵琶、洞箫、二弦、三弦、木鱼及双铃等其他乐器自行伴奏。锦歌演唱形式分为一人唱念,两人对答,三、四接着唱念;也有自唱乐队伴奏的。其中,漳州坐着弹唱比较多,而厦门地区站着弹唱居多,并经常通过动作来具体表现。

唱腔曲调

锦歌唱腔音乐属曲牌联缀体:有七字调、杂碎调、杂调、花调等。

七字调:有其唱腔的独特性,曲引作定性定音铺垫,中间过门用于分句或分段或为演唱喘气,乐句拖腔让演员即兴装饰,乐段拖腔引导调式主音煞尾,调式以“角”“羽”为主音的徴调式,兼具“徵”“变宫”双重色彩。唱腔中多小跳级进,间以四、五度跳进,四个乐句音由商、徽、宫、徴形成启、承、转、合的单乐段分节歌式,伴奏过门以五、七度大跳上行为特色,演唱夹虚词。在声韵上可产生出高韵中韵、低韵哭腔,在调式上可产生了同主音不同调式(或调式游移),同调式不同主音,不同主音不同调式等一系列变化,由此更加突出了锦歌唱腔的特殊韵味。

杂碎调:杂碎调是快板、朗诵、对答、念歌等俗谣发展成为长短句的音乐形式。突出语言在唱腔中的诵吟功能。如歌如咏,犹如宣叙调;常用“依”、“啊依”作拖腔,与前段急促节奏形成张弛对比,预示乐段即将终结。杂碎调基本调式以徵商居多,旋律进行中常出现向属调转换,段落尾句拖腔又常强调“清角”音向下属调转换,为乐段终止后留下乐趣回味。杂碎调的曲式结构较为自由,除有长短不等的过门表示曲调段落外,从头到尾几乎一气可成。如若内容需要,也可穿插说白或数板,节奏单纯,多以八分音符为单位的字一音,若以两个十六分音符配一字者,也只因语言上的装饰需要。用 南语的漳州腔的声韵调值来演唱,更显得通俗易馕,生动形象。

杂调和花调:多从其他曲种或剧种、民歌、俗谣中移植。如从南词移植的《红绣鞋》《白杜丹》;从民歌移植的《紫菜调》等。词多七言四句,句法组合为四、三。但也有例外,如《闹葱葱》就是三、五、六、七言相间。

主要乐器

锦歌亭字派主要乐器有琵琶、洞箫(或品箫)、二弦、三弦及木鱼、小叫、双铃、盅盘等;堂字派使用乐器因地而异,有用月琴、二弦、三弦、渔鼓、小竹板、双铃的,也有用秦琴、椰胡等乐器的。各地盲艺人都只用一把月琴或二胡自弹(拉)自唱。

艺术流派

锦歌没有专业演出团体,以自娱自乐形式为主。随着锦歌在闽南的流传,业余演出组织大量出现,一些名艺人开馆收徒,从事锦歌演唱的民间艺人渐增加,形成了各种演唱风格和艺术流。这些艺术流主要有亭字派、堂字派、月琴派、四管齐4种。

亭字派艺人的唱腔比较曲稚、细照,注重咬字,演唱曲调“四空仔”、“五空仔”为主调。亭派受南音影响较深,艺人大都会唱南音,使用南音的曲调和曲片较多,伴奏使用的乐器和弹秦指法与南音更为接近。如用南琵世代替月琴,加上润萧、三弦、二弦等民族乐器,有的还米用南音的拍”(拍板)。演唱方法和乐器伴秦方法上的改进,使原曲更加优美和抒情,也使亭源锦歌的风格更加鲜明。

堂字派艺人的唱腔具有朴实、粗的特色,曲调更接近民间歌谵,尤其擅长演唱生活气息较浓的“杂碎调”。堂字派受南词影响较大,南词的曲调经常出现在所演唱的曲目中其使用伴奏乐器以月琴为主,加以二弦、三弦,有时也用扬琴,偶尔也用苗子和低音二胡。具有朴素而口语化的特点。

月琴派以走唱为主,其音调、结构都比较简洁,表达感情更为纯朴、真,具有通俗易懂、易学、易唱的特点,更为贴近民众生活。

四管齐:流行于云霄县等周边地区的锦歌,因用秦琴、洞箫、扬琴、椰胡四件乐器而称为“四管齐”。前三派基本为单人演唱,而“四管齐”则是对唱形式,甲乙各唱两句,一呼一应,结束时齐唱选句。调高也与各派不同,整体唱腔风格受潮音影响比较明显。

经典剧目

锦歌的主要曲目有四大柱:《陈三五娘》、《秦雪梅》、《山伯英台》、《孟姜女》,八小节:《妙常怨》、《董永》、《井边会》、《吕蒙正》、《刘永》、《寿昌》、《闵桢》、《高文举与玉贞》。抗日战争时期,产生了一些反映革命斗争生活的曲目,如《长工歌》、《送郎参军》等。

流行地区

锦歌流行于以漳州为中心,包括厦门晋江在内的闽南平原地带及中国台湾省和南洋诸岛国华侨聚居地。

传承保护

流传现状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人们生活方式、娱乐方式日趋多样化。年轻一代对于祖先留下的民间音乐文化遗产“锦歌”的兴趣日益淡漠,凝聚了漳州历代人文精华的锦歌艺术面临更多的挑战。锦歌艺术面临随时可能消亡的危机,需要设法加以保护。(截至2006年)

艺术传承

2003年10月,成立了芗城区漳州锦歌社,并对锦歌曲目进行了收集、整理,编成了《漳州锦歌系列丛书》,这是较为完整的锦歌曲目集子。为了更好地保存和发展锦歌,在政府支持下,漳州市成立了锦歌研究会,重建锦歌社,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多样化的锦歌演唱形式。同时,还在小学生中推广锦歌,并将少儿演唱队列入漳州芗城区芳草计划,培养了一批新生力量。其间,许多艺人和基层老文化工作者做了大量的收集、整理工作,出版系列丛书,对锦歌作系统介绍。

代表人物

王素华,1954年12月生,汉族,漳州市芗城区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锦歌第四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入选非遗

2006年5月20日,锦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漳州市芗城区文化馆获得“锦歌”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锦歌项目保护单位漳州市芗城区文化馆评估合格。

曲艺价值

漳州锦歌植根于民间大众之中,曲调优美流畅,唱词通俗易懂,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锦歌是闽南最古老的民间曲艺之一,明末清初,郑成功收复台湾时,把锦歌也带至台湾,并与当地民歌、调相结合,形成了“唱歌仔”的新形式,因此专家认为,锦歌是歌仔戏的“老祖宗”。锦歌与台湾歌仔戏的密切关系,使锦歌艺术成为连接海峡两岸人民心灵的“彩色纽带”。

社会影响

闽南乡亲遍布全世界,近八成台胞祖籍地为闽南。闽南锦歌是闽台海峡两岸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演唱形式,它深深扎根于闽南方言,吸收了明代南词小调的许多曲牌,又继承了闽南当地大部分的民歌中的小调,它唱腔旋律和语调紧密结合,悦耳动听,婉转幽扬,沁人心肺,语言朴素,多采用方言俚语,通俗易懂,曲调优美唱词富有闽南乡土气息,因而倍受台湾民众的喜爱。是广大海内外闽南侨胞表达强烈的思乡情怀,寄托思想情感,勉励奋进的最直接的精神食粮。从某种意义来说,闽南锦歌是他们的“土歌”、“乡情。多少海外闽南侨胞就是带着曾给他们带来理想和快乐、拼搏进取的乡情、“土歌”回乡寻根谒祖,旅游观光,唱着浓醇似酒的乡音,使他们久久不忍离去。闽南锦歌正因为受广大平民百姓的喜爱和理解,才使锦歌久悬千年而不坠,远播中国台湾以及世界各地而辉煌。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