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9-19 10:43
锯鳞蝰虽然体型较其它毒蛇细小,但它们是一种性急而且容易发动咬击的蛇类,加上能分泌强烈的出血毒素,因此被视为是一种危险的蛇类。另外,锯鳞蝰还有一个特色,就是当它们遇上危机的时候,会磨擦身上的粗糙鳞片,发出唧唧声音以向敌人示警。其学名“Echis”来源于希腊语,意指“蝰蛇(viper)”。目前共有8个种已被确认。
锯鳞蝰的锯齿状鳞片示意图
与一般蝰蛇相比,锯鳞蝰的体型较细小,身长最多仅有90厘米左右(指埃及锯鳞蝰,Echis pyramidum)。头部短小宽阔,呈梨状,与颈部有明显分野。鼻端短圆,双眼相对较大,而且较集中于正面前方。额冠铺满细碎的不规则鳞片,鳞片或平滑或尖锐。
锯鳞蝰身体较修长,呈管状。背鳞为龙骨结构,尖锐突出。特别的是,锯鳞蝰身体两侧近腹部区域的鳞片,明显地向外翘起约45度,翘起的鳞片沿着固定中轴,从身体前方向后方呈脊状发展,以横切角度看其鳞段状态就像锯齿一般。另外,锯鳞蝰尾巴较短,其尾下鳞为单片结构。
所有锯鳞蝰在遇到危机时,都有一种统一的特殊行为:它们会将身体盘绕成许多呈“C”状的复叠小圈,然后将身体的节段互相磨擦,鳞片的磨击便会引发出像水在壶中被加热时所产生的唧唧声。这种行为在英语中被称为“Stridulation”。当锯鳞蝰处于戒备状态时,若受到进一步的骚扰,其磨擦速度会加快,唧唧声亦会更加响亮。据研究推测,锯鳞蝰选择这种警示方式,是为了避免采用一般蝰蛇或眼镜蛇“以口舌发出嘶嘶声”的方法,以减少身体水份的耗费。但亦有学者认为锯鳞蝰在运用身体磨擦法时,口中亦同时在发出响亮的嘶嘶声。
锯鳞蝰性情激越,处于警戒状态时会发动咬击;如果它们真的在身体叠成数层小圈的时候进行噬击,它们很可能会因而失去平衡并令头部要害跌向敌人的方向,对于蛇类而言这种举动是相当罕见的表现。
锯鳞蝰属下的部份蛇类,以胃纳不大而为人所知;可是另一部份的锯鳞蝰则以捕食对象范围甚广而闻名。这些锯鳞蝰有机会捕食蝗虫、甲虫、蚯蚓、蜘蛛、蝎子、蜈蚣、蛞蝓、青蛙、蟾蜍、各种爬虫类动物(包括其它品种的蛇类)、小型哺乳动物与及鸟类等生物。
繁殖方面,大部份在非洲出没的锯鳞蝰均为卵生蛇类;而分布于印度的锯鳞蝰则为胎生蛇类。
由锯鳞蝰咬击所导致的死亡事件,大概较其它蛇类为多。在热带的乡郊地区,锯鳞蝰的毒素更具有一定的医学意义。锯鳞蝰体型虽小,但相当具侵略性,它们容易进行咬击,并分泌出强烈的出血毒素。其毒素对人体所产生的各种征状,与锯鳞蝰本身的身体长度似乎没有明显的直接关联。由于锯鳞蝰主要于夜间出没,因此大部份受害者都是于晚间被咬伤的。锯鳞蝰毒素能令受害者身体的凝血机能活化,产生凝血异常,甚至引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为时更可长达数天以至数周之久。这可能会令受害者身体任何部位均有机会出血或渗血,严重者更有机会在被咬后数天内引致头颅内出血。
锯鳞蝰的毒性会因应物种、地区分布、物种性别、季候甚至个别蛇类的分别而有所变化,当然更要考虑到毒素是以什么方式注入生物体内(皮下注射、肌肉注射、腹腔注射或静脉注射)。正因如此,锯鳞蝰毒素的LD50亦没有清晰的标准数据。在以老鼠为对象的锯鳞蝰毒素半数致死量测试中,静脉注射LD50值范围约由2.3 mg/kg(美国水军于1991年的报告)至24.1 mg/kg(学者基斯顿森于1988年的报告)至0.44-0.48 mg/kg(学者汤逊古兰斯利于1988年的报告)。对人类而言,约莫3至5毫克的锯鳞蝰毒量已足以致命(学者明顿于1967年的报告)。学者拉丁费(Latifi, 1991)更指出雌性锯鳞蝰毒素的毒性,比雄性锯鳞蝰高出两倍以上。
锯鳞蝰的毒素分泌量也是变化不定的。曾有研究结果列出一些体长约为41至56厘米的锯鳞蝰能分泌出20至35毫克(平均16毫克)的毒素;分布在伊朗的锯鳞蝰则能分泌6至48毫克;而其它地区的锯鳞蝰则分泌13至35毫克的毒素。锯鳞蝰产毒量亦因应季节性及蛇类性别而有所变化,夏天时锯鳞蝰的产毒量最多,而且雄性锯鳞蝰的产毒量亦多于雌性锯鳞蝰。
部份文献显示锯鳞蝰属还有数个尚待确认的物种,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