镰形真鲨

更新时间:2023-01-06 02:25

镰形真鲨(学名:Carcharhinus falciformis)是真鲨科、真鲨属的一种鲨鱼。体呈纺锤型,躯干较修长。头宽扁。尾基上下方各具一凹洼。吻平扁中长。眼圆,瞬膜发达。前鼻瓣退化;无口鼻沟或触须。口裂弧形,口闭时上下颌紧合,不露齿;上颌齿侧扁,三角形,边缘具锯齿,齿尖直立或外斜;下颌齿较窄而直立或略倾斜,边缘略具锯齿,基底宽。喷水孔缺如。背鳍2个,背鳍间明显存在隆脊,第一背鳍中大,起点于胸鳍内角的后方,后缘凹入,下角尖突;第二背鳍小,起点稍后于臀鳍起点,后缘微凹,后角尖突;胸鳍大型,镰刀形,后缘凹入,外角钝尖,内角钝圆,鳍端伸达第一背鳍基底后端;尾鳍宽长,尾椎轴上扬,下叶前部显著三角形突出,中部低平延长,与后部间有一深缺刻,后部小三角形突出,尾端钝尖。体背侧暗灰色、灰褐色或蓝灰色,腹侧灰白;各鳍与体同色。

动物学史

镰形真鲨所描述的第一个标本于1839年由穆勒和亨勒(Müller&Henle)命名为Carcharias(Prionodon)falciformis。属名Carcharhinus源自希腊语“karcharos” (意思是锐化)和“rhinos” (意思是鼻子)。

形态特征

刚产仔鲨长70-87厘米。成年体长可达3.3米以上。体呈纺锤型,躯干较修长。头宽扁。眼圆,瞬膜发达。上颌齿侧扁,三角形,边缘具锯齿;下颌齿较窄且直立。背鳍2个,背鳍间明显存在隆脊,胸鳍大型,镰刀形,体背侧暗灰色、灰褐色或蓝灰色,腹侧灰白。

体延长,躯干较粗大,向头、尾渐细小。头平扁,头长约为全长的1/4。尾长约为头和躯干长的4/5,尾基上下方具明显凹洼。吻平扁中长,背视三角形,前缘钝圆,侧视延长尖突,口前吻长约为头长的1/3,鼻孔外缘至吻端距离约为鼻孔内缘间距的2/3。眼圆形,中大,眼径约为鼻间隔的1/3,距吻端比距第一鳃孔为近,其前缘稍前于口前缘,瞬膜发达。

鼻孔颇宽大,斜列,外侧位,距口端比距吻端为近,鼻孔内缘至口前缘距离约为至吻端距离的3/5,前鼻瓣后缘稍突出,后鼻瓣不分化,鼻间隔宽,约为鼻孔长的4倍。口宽大,弧形,口宽与口前吻长约相等,约为口长的1.7倍,口闭时不露齿。上下颌唇褶短小,仅见于口隅处,上唇褶比下唇褶稍长,约为眼径的1/3。齿式 ;上颌齿宽扁,三角形,边缘具细锯齿,正中齿小而直立,两侧略凹入,自第四齿起齿头外斜,外缘具一凹缺,后方数齿渐宽短;下颌齿细尖,矛状,直立,边缘无小锯齿,正中齿小而直立。喷水孔消失。鳃孔5个,中大,第一鳃孔约为眼径的2倍,最后2个位于胸鳍基底上方。盾鳞具5棘突5纵嵴。

背鳍2个,第一背鳍中大,位置较后,起点后于胸鳍里角上方,间距约为眼径的2倍,基底长稍大于垂直高,垂直高约为头长的1/3,上角圆突,后缘凹入,下角延长尖突;第二背鳍小,起点稍后于臀鳍起点,基底长短于臀鳍基底,上角圆突,后缘微凹,下角延长尖突,长约为垂直高的2.2倍。两背鳍间正中具一明显纵行皮嵴,皮嵴起于第一背鳍后端略后方,止于第二背鳍起点的远前方。尾鳍宽大,大于头长,稍大于全长的1/4,尾椎轴上翘,上叶只见于尾端近处,下叶前部显著三角形突出,中部低平后延,中部与后部间有一缺刻,后部小三角形突出,与上叶连接,尾端钝圆,后缘微凹。臀鳍稍大于第二背鳍,基底长约为后者的1.2倍,后缘深凹,外角钝圆,里角延长尖突,长约为垂直高的1.6倍,尖突末端与第二背鳍尖突末端相对,起点距尾鳍基较距腹鳍为近。腹鳍与臀鳍几等大,近方形,后缘斜直,外角和里角均钝圆,起点距第一背鳍较距第二背鳍为近,其后端至臀鳍起点的距离为臀鳍基底长的2.5倍。胸鳍较大,镰形,后缘深凹,外角钝尖,里角钝圆,鳍端伸达第一背鳍基底中部下方,外缘长约为宽的1.7倍,为头长的2/3。

体背侧近黑色,腹面淡色,各鳍均灰黑色。

栖息环境

镰形真鲨属热带和亚热带海洋上层大型鲨,栖息环境为大洋、深海、礁区、砂泥底、近海沿岸。主要栖息于大陆棚或岛屿斜坡缘以及开放水域,喜欢较暖的水域(约23℃),亦常被发现于深海,偶可发现于沿海。虽然是远洋鱼类,但并不局限于公海,它的记录深度已经浅至18米。通常情况下,生活于水深至少500米左右,但也在深达4000米的水捕获。一般来说,较小的镰形真鲨可以在沿海的育苗场里发现,而成年镰形真鲨则可以在较深的海面上找到。

生活习性

镰形真鲨性凶猛,善游,移动速度快。镰形真鲨可以是独居物种,也可以是群居物种。通常独游,但会与金枪鱼类集结成群。镰形真鲨没有强烈的性别隔离倾向,然而,它们经常与自己体型大小相似的其他鲨鱼同行,这表明该物种存在体型隔离。

镰形真鲨是活跃的捕食者,肉食性,主要以各种硬骨鱼类、头足类和少量甲壳类动物为食。如金枪鱼(小金枪鱼和黄鳍金枪鱼)、长鳍金枪鱼、鲻鱼、鲭鱼、豪猪鱼、鱿鱼、鹦鹉螺和各种螃蟹。

分布范围

海域

分布于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在大西洋西部,它的范围从马萨诸塞州到巴西(包括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从西班牙到东大西洋的安哥拉。在印度洋西部和从坦桑尼亚到莫桑比克(包括马达加斯加和科摩罗群岛)的红海以及从马尔代夫和斯里兰卡到西澳大利亚的印度洋中、东部都有分布;在太平洋西部,从中国到新西兰(包括夏威夷群岛),东太平洋从西、东南和美国下加利福尼亚到秘鲁。在中国分布于台湾东部及东北部海域、南海。

国家

安哥拉(安哥拉卡宾达)、安圭拉、安提瓜和巴布达、澳大利亚(珊瑚海岛地区、北领地、昆士兰州、维多利亚州、西澳大利亚州)、巴哈马、孟加拉国、巴巴多斯、伯利兹、贝宁、巴西(里约热内卢、圣保罗)、文莱达鲁萨兰国、柬埔寨、喀麦隆、中国、哥伦比亚(哥伦比亚大陆、哥伦比亚加勒比海群岛)、科摩罗、刚果共和国、刚果民主共和国、哥斯达黎加(科科斯群岛.、哥斯达黎加大陆)、古巴、科特迪瓦、吉布提、多米尼加、多明尼加共和国、厄瓜多尔(厄瓜多尔大陆、加拉帕戈斯)、埃及、萨尔瓦多、赤道几内亚(赤道几内亚大陆、安诺本岛)、厄立特里亚、法属圭亚那、加蓬、冈比亚、加纳、格林纳达、瓜德罗普岛、危地马拉、几内亚、几内亚比绍、圭亚那、洪都拉斯(洪都拉斯加勒比岛、洪都拉斯大陆)、印度(尼科巴群岛、拉卡迪奇群岛、安达曼群岛)、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苏拉威西、贾瓦、巴厘岛)、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牙买加、肯尼亚、利比里亚、马达加斯加、马来西亚(沙捞越、沙巴)、马提尼克岛、毛里塔尼亚、墨西哥(尤卡坦州、韦拉克鲁斯州、下加利福尼亚州、坎佩切州、科利马州、瓜达卢普岛)、蒙特塞拉特、摩洛哥、莫桑比克、缅甸(缅甸(内地)、可可岛)、新喀里多尼亚、新西兰(北岛、南岛)、尼加拉瓜(尼加拉瓜加勒比海群岛、尼加拉瓜大陆)、尼日利亚、阿曼、巴基斯坦、巴拿马、巴布亚新几内亚(俾斯麦群岛、北所罗门群岛、巴布亚新几内亚主要岛屿群)、秘鲁、菲律宾、葡萄牙(葡萄牙内陆、马德拉)、波多黎各(波多黎各主岛)、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沙特阿拉伯、塞内加尔、塞拉利昂、索马里、西班牙(西班牙大陆、加那利群岛)、斯里兰卡、苏丹、苏里南、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泰国、多哥、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罗德岛州、北卡罗来纳州、纽约州、新泽西州、马萨诸塞州、路易斯安那州、夏威夷州、乔治亚州、佛罗里达州、德克萨斯州、弗吉尼亚州)、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共和国(委内瑞拉大陆)、越南、英属维尔京群岛、撒哈拉沙漠西部、也门(南也门、索科特拉、北也门)。

繁殖方式

雄性在215-230厘米(9-10岁)时发育成熟,长到比雌性要小,雌性在230-245厘米(12岁)时成熟,但是,这些数字可能因种群而异。例如,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种群在成熟时通常规模较小。生殖是胎生的(胎盘)。在北大西洋西部,雌性在春末(5-6月)分娩,并且每隔几年大约在同一时间交配。妊娠期约为12个月。在西大西洋,每窝鲨鱼的数量为6-14,在东大西洋为9-12,在西印度洋为9-14,在中印度洋为2-11。新生儿最初几个月在附近的礁石中度过,但到了第一个冬天才移居到大洋中。在北大西洋西部,育儿区位于加勒比群岛沿岸。最大年龄为22岁以上。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7年 ver 3.1——易危(VU)。

种群现状

由于环境和捕捞的影响,太平洋东南部和大西洋的镰形真鲨数量有所减少,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则有所增加。从1970年到2015年这45年内,全球镰形真鲨数量估计下降了16-22%。从2009年开始,就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估为近危。

主要价值

镰形真鲨主要以流刺网延绳钓捕获,经济价值高。肉质佳,可加工成各种肉制品;鳍可做鱼翅;皮厚可加工成皮革;肝富含维生素A,可加工制成维生素及油;剩余物制成鱼粉。

物种危害

镰形真鲨被认为对人类有潜在的危险,主要是因为它的大小。它的海洋习性使得与人类的接触相对罕见,然而,它也与一些袭击事件有关。有人观察到该鲨鱼,它的头部抬起,背部拱起,尾巴垂下,这种姿势被认为是一种威胁表现。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