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27 11:56
印度丝鲹,又称长吻丝鲹、印度白须鲹,俗名为铜镜魽仔、大花串、须甘,为辐鳍鱼纲鲈形目鲈亚目鲹科的一个种。分布在印度太平洋区。无腥味,淡白的鱼,红烧、清蒸都对味。另外幼鱼可做为观赏鱼。
本鱼分布在印度太平洋区,包括红海、东非、马达加斯加、毛里求斯、斯里兰卡、印度、马尔代夫、日本、台湾、中国沿海、菲律宾、印尼、越南、马来西亚、澳洲、所罗门群岛、密克罗尼西亚、斐济群岛、瑙鲁、马里亚纳群岛、夏威夷群岛、马绍尔群岛等海域。
水深5~55米。
本鱼眼缘到嘴的距离大于眼的直径约有2倍,头部轮廓不论老幼均明显突出。第一背鳍有硬棘6枚,于体长约至30厘米以后,第一背鳍即消失不见;第二背鳍有软条17~18枚,前9枚软条均呈长丝状延长,体长30厘米的中型鱼,丝状延长可达60~80厘米;臀鳍有硬棘2枚,成长后消失,软条16~17枚;胸鳍或臀鳍的前3~6枚软条,亦有延长的现象。老成鱼各鳍的丝状延长会消失。体长可达165厘米。
幼鱼游泳力弱,容易受海流推送,有进入港内、防波堤之可能,因此常被钓获,或被潜水夫捞取卖给观赏鱼店。每当豪雨过后,沿岸的沙质海滩水质混浊,本鱼常会聚集靠岸,捕食在浊水中大量孳生的糠虾。
无腥味,淡白的鱼,红烧、清蒸都对味。另外幼鱼可做为观赏鱼。
幼年印度丝鲹的背鳍和臀鳍拥有许多细长的丝,那些是其鳍条的衍生物,借此混杂在大型水母周围,让掠食鱼类不敢靠近。当它们成年后,这些丝就消失了,其本身也变成了一种凶猛的掠食动物。印度丝鲹主要分布在我国香港沿海和菲律宾一带,是经常被用做观赏鱼贸易的鲹鱼。它们不仅有长长的丝带,其身体颜色也如电镀了一样光亮,所以,香港爱好者也称它为鬼面镜。
一般观赏鱼贸易中的印度丝鲹都是375px左右的个体,它们的成体可以生长到1.5m,成熟后身体从圆盘状变成鱼雷形。和其他鲹鱼一样,你最好饲养一群,让它们消除对人工环境的紧迫感。使用1000L以上的水族箱饲养,并保证水族箱高度不小于2000px。它们不能忍受太高的硝酸盐,建议将其控制在200ppm以下,定期换水可以让这种鱼感到很舒适。
最好用冻鲜的鱼、虾肉来喂养它们,因为它们并不喜欢人工饲料。如果饲养得健康,印度丝鲹的丝带可以变得很长。在水族箱中,它们一般生长到1250px就滞长了,而那些丝带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退。
由于运输时过度紧迫,很多小印度丝鲹在到达目的地后眼睛都被蹭伤,饲养初期最好在水中添加一些抗生素,以免感染。有很多印度丝鲹是因为眼部感染而死亡或完全失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