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喙毛茛泽泻

更新时间:2024-10-18 12:54

长喙毛茛泽泻(Ranalisma rostrata Stapf)是泽泻科,毛茛泽泻属多年生沼生或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匍匐。叶基生多数,叶片薄纸质,沉水叶披针形,浮水叶先端钝尖,基部浅心形;花葶直立,花着生于花葶顶部,苞片佛焰苞状,花两性;外轮花被片绿色,广椭圆形,花柱顶生,花药椭圆形,花丝上下等宽;花托突起,果实近倒三角形,8-9月开花结果。

形态特征

多年生沼生或水生草本。根状茎匍匐。叶多数,基生,叶片薄纸质,全缘;沉水叶披针形,长3-7厘米,宽1-1.5厘米,先端渐尖;浮水叶或挺水叶卵圆形、卵状椭圆形,长3-4.5厘米,宽3-3.5厘米,先端钝尖,基部浅心形;叶柄长12-22厘米。

花葶直立,高约20厘米或更高。花1-3朵,着生于花葶顶部,苞片2枚,佛焰苞状,长约7毫米。花两性;外轮花被片3枚,绿色,广椭圆形,长约5毫米,先端钝圆;内轮花被片与外轮近等长,倒卵状椭圆形;心皮多数,密集于花托上,花柱顶生,长于心皮,宿存;雄蕊9枚,长约2.5毫米,花药椭圆形,花丝上下等宽;花托突起,呈柱状。果实多少侧扁,近倒三角形,顶端具喙,长约3-5毫米,基部宽约1.5-3毫米,向上渐尖呈芒状。花果期8-9月。

生长环境

长球毛茛泽泻生长于潮里湿地中,湖南省茶陵县四周山的海拔高度为250-300米,沼泽地海拔高度为150米左右,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达17.9℃,极端最低温度为-9℃。该地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丰富。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浙江丽水四明山。越南、印度、马来西亚及非洲热带地区也有分布。该种中国分布十分稀少,1930年在浙江采到1号标本(No. 766)。60年后的1990年,长喙毛茛泽泻在中国江西被专家再次采到。2008年长球毛茛泽泻在中国湖南省茶陵县发现。

主要价值

长喙毛茛泽泻花序,梗长基本在10厘米左右,为直立的聚伞花序,其花柱为长喙状,当花谢之后,结出两侧明显压扁的倒卵形至正圆形聚合瘦果,长喙毛茛泽泻不仅植株迷你可爱,而且株型奇特,花叶俱美,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因此可广泛应用于水生园、沼泽园或水池的绿化点缀。随着近年来家庭水族箱的不断普及,长喙毛茛泽泻又成了深受水族箱造景爱好者喜爱的前景水草。

1999年长喙毛茛泽泻就已经被当成观赏水草从日本引进,但是由于其水上叶和水中叶与素有“皇冠草”之称的刺果泽泻比较相似,因而曾被误认为是产于西非的毛茛泽泻,被错误命名为“非洲迷你皇冠”。之后由于资源濒危,这种迷你皇冠草又突然消失了一段时间,直至2008年再度引进时,人们才发现这种迷你皇冠草真正的名字叫长喙毛茛泽泻,是被列入首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的珍稀濒危植物。

长喙毛茛泽泻不仅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同时还是一种具有特殊功效的药用植物。

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泽泻可治肾炎水肿、肾盂肾炎、肠炎泄泻、小便不利等症,还可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及三酰甘油含量,减缓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泽泻及其制剂还用于治疗内耳眩晕症、血脂异常、遗精、脂肪肝及糖尿病等。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该种列入中国国务院1999年8月4日批准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Ⅰ级;《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极危 (CR)。

保护价值:为毛茛科泽泻属的模式种,对该属系统分类研究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濒危状况:高度濒危。在中国分布极为稀少,至今仅存湖南省茶陵县湖里湿她。

保护措施:广泛开展调查,查清该种分布状况和种群数量,在生存较好的种群地区建立专项保护点,井开展研究、繁殖和迁地保护,以避免该物种的绝灭。

2016年中国浙江丽水,一项旨在恢复保护这一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的工程正在启动实施。该项目同时还从外地引进长喙毛茛泽泻进行组织培养,在丽水南明山等地建立长喙毛茛泽泻回归示范点,开展长喙毛茛泽泻种群回归及省内其他示范点的立地改造、防护措施和抚育移植技术的研究。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