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米贵

更新时间:2024-06-17 21:53

长安米贵(拼音:cháng ān mǐ guì )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唐·张固《幽闲鼓吹》。

成语出处

唐·张固《幽闲鼓吹》:“白尚书应举,初至京,以诗谒著作顾况,顾睹姓名,视白公,曰:‘米价方贵,居亦弗易。’”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长安米贵”。

成语典故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祖籍太原(今属山西),生于郑州新郑(今属河南)。贞元十六年(800)登进士第。历任秘书省校书郎、左拾遗、京兆府户曹参军等职。

白居易少年时就充分显露了他在诗歌创作上的才华,十几岁就在家乡成为远近闻名的天才少年。他出口成章,下笔成文,就连他的老师也不如他,一时间,他的家乡找不出任何比他学问好的人。

白居易深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在自己居住的狭小范围内,自己的写作水平还可以,可是到了大城市,自己的水平可就不敢说了。因此,他决定到都城长安,那里是文人客会聚的地方,一定能够学到不少东西,也一定能够得到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

白居易在长安也没有什么亲戚,靠着自己老师写的一封推荐信,来投奔当时德高望重的顾况。顾况和白居易的老师曾经一同来京城参加科考,有过一段日子的交情。可是当年顾况考取了功名,而白居易的老师却名落孙山,两人当初还有些书信往来,日子久了也就断了联系。白居易拿着老师的推荐信,来到顾况的府邸拜访。书童把白居易带到客厅敬上茶后就离开了。

于是白居易就在顾况的家里先住了下来,每日读书写字,吟诗作画,还结交了不少的青年诗人和当时的文坛巨匠。白居易的名字由此渐渐地传开,没过多久,白居易就成了长安城出了名的大诗人,他的名字传遍长安城的时候,白居易才不过二十五岁。

成语寓意

白居易少年成名,靠的是自己的惊世才华。起初顾况并不看好这个乳臭未干的后生,但当白居易拿出自己的诗集让顾况欣赏时,一下子就征服了这个思师的故友。难与易是相对的,对于一些人来说,可能是难,而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可能就是易。顾况在长安城闯荡多年,才换回来一世英名,而白居易少年得志,轻而易举地就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与尊敬,这就是对“白居不易”的最好反击。只有努力培养自己的才能,使自己成为驾驭难和易关系的能手,才会使自己拥有更广阔的天地。

成语运用

“长安米贵”指在京城或大都市里生活费用高。主谓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宾语、定语、补语。

宋·尤袤《全唐诗话·白居易》:“乐天未冠,以文谒顾况,况睹姓名,熟视曰:长安米贵,居大不易。”

元·耶律铸《麦饭熟即快活》诗:“长安米贵不易居,粒粒皆比明月珠。”

明·胡应麟《与钱将军》:“长安米贵,居大不易,严仆射怜才下士,名满天下,岂不能营燕山尺寸地,为少陵野老作瀼西居耶?”

清·郝懿行《都门九月九日雨》诗:“长安米贵旅忧饥,不复登高把酒卮。”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