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长寿区第一实验小学

更新时间:2024-01-02 14:49

重庆市长寿区第一实验小学校,坐落在展翅欲飞的凤山侧翼、蜿蜒盘旋的长江之滨,地处长寿主城区。学校占地11743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2566平方米。现有44个教学班,小学生2299人,教职工147人。拥有语音室、微机室、电教室、红领巾电视台,有田径场、篮球场、空中游泳池、陈列室、活动室、风雨操场、舞蹈排练厅、书画室、科技室、图书室等各种功能室。

学校地址

重庆市长寿区凤城镇凤岭街16号。

学校历史

学校创办于清朝光绪30年(1904年),初名“女子小学”。1958年迁至今校址凤城镇凤岭街16号,命名为长寿县城关镇第一小学校。1994年改名长寿县第一实验小学校并为四川省首批重点小学校,1999年成为重庆市首批示范学校之一,2002年长寿撤县设区改名为重庆市长寿区第一实验小学校。

清末遵循光绪32年(1906年)清政府学院颁布的“忠君、尊孔、尚公、尚实”的教育宗旨,对学生进行“忠君、尊孔”等教育。同时引进公民教育,培养既有封建买办意识又有科学技术知识,熟悉“洋务”、效忠封建的人才。

辛亥革命后,学校废除“忠君”教育思想,以“三民主义”为教育宗旨,对学生进行“三民主义”、“忠效仁爱”、“礼仪廉耻”等教育。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执行新的教育方针和教育制度,在教学、教育上实行一系列的试验和改革,努力为新中国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是一所具有实验性、示范性、开放性的小学。

1950年秋,学校率先建立了少先队大队委员会,各班成立中队委员会,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

1952年秋,学习苏联的“五年一贯制”,先以两个班试点,至1963年全校改为五年制。

1953年,学校“以教学为中心,克服混乱现象”,并全县推广。

1958年,学校创办了“红色少年之家”。

1961年12月荣获国家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妇联的“优秀少年之家”。

1963年,全校蓬勃开展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活动。“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教学秩序混乱,图书,仪器设备损失殆尽。

1976年粉碎“四人帮”,狠批了“两个估计”,砸碎了教师身上的精神枷锁,教学工作走上正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一步落实知识分子政策,调动了广大教师积极性,按教育教学规律科学管理,实施了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

1980年,学校在加强教学常规管理的基础上,提出了教学“六认真”的常规要求,建立教师业务档案。

1981年,长寿县以该校为试点,开始恢复小学六年制。

邓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向”批示和1985年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发表,给教育改革指明了航向。学校提出了“向管理要质量”,建立教职工岗位责任制,对学生实行德育量化考核。教学改革由单一的教学方法改革转到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改革并重的轨道,初步树立了新的教育观和人才观。采用课内外结合的教学形式,建立了校级和年级课外兴趣小组。

1985年秋,学校在一年级一班实施五年一个周期的“五育”(德、智、体、美、劳)和谐发展的整体改革实验。自1985年起,每年均要面向全县各区乡中心校搞开放日活动,后来发展到搞开放周,使学校的先进经验得到推广。

1988年秋至1991年夏,长寿县委县府在该校进行了三年的校长负责制试点工作(1991年秋,恢复了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1998年,学校提出“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的发展战略,并总结出了“志趣教育”办学特色。制定了内改方案,加大了对教师、学生的考核力度。印发了《长寿实验一小教师考核细则》、《家长指南》、《学生指南》等书籍。

1998年以后,学校紧紧抓住长寿旧城改造、长寿大发展、百年校庆等历史机遇,突出“示范性、实验性、开放性、现代化”之特色,确立了“市内一流、全国知名、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化学校”的总体奋斗目标,大胆进行人事制度改革,教育教学改革,管理制度改革,调动了教职工的积极性,师生员工创造出一流的工作业绩。

校名沿革

1904年——女子小学

1940年——长寿县城镇中心国民学校

1950年——长寿县城镇完全小学

1953年——长寿县城镇实验小学

1958年——长寿县城关镇第一小学

1992年——长寿县第一实验小学

2002年——重庆市长寿区第一实验小学

[title]办学理念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