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二号丁

更新时间:2024-09-30 19:42

长征二号丁(代号:CZ-2D,简称:长二D)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的常温液体两级运载火箭

发展沿革

研制背景

1990年,为满足返回式卫星发射需求,研制可靠性高、经济性好的常规推进剂运载火箭,由原国防科工委下发《关于“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研制任务书的批复》,明确了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的研制任务。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各厂所在长征四号甲运载火箭研制队伍中抽调人员,配备干部,组建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研制队伍,在充分继承长征四号火箭技术基础上开始了长征二号丁火箭的研制。

研制历程

1990年2月,长征二号丁火箭的研制工作正式启动。

1992年8月9日,长征二号丁火箭首次发射返回式卫星即获成功,成为中国长征系列火箭家族中的一员。

1992~1996年,长征二号丁01批运载火箭共承担了3次返回式卫星发射任务,均取得成功。长征二号丁01批运载火箭曾在中国运载火箭发射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取得发射成功。

1996年,为满足新一代返回式卫星质量更大的发射需求,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总装备部召集了“2种6颗卫星发射方案招标选型”工作, 启动了长征二号丁02批运载火箭改进论证工作。

2003年11月, 改进后的长征二号丁02批运载火箭取得了首飞成功。

截至2012年1月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连续成功发射15次。

2018年12月29日,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结合“远征” 三号上面级首次以一箭七星方式完成多星异轨部署发射任务,标志着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进入了一个新的任务领域。

长征二号丁火箭总设计师是孙敬良,是中国著名的火箭总体和液体火箭发动机专家,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2024年5月20日11时06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北京三号C星星座发射升空,4颗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技术特点

总体设计

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于在长征四号甲火箭一、二子级的基础上开始研制,一、二子级直径为3.35米,为常规液体推进剂两级运载火箭。700千米髙度太阳同步轨道(SSO)典型运载能力为1300千克,为中国单二级运载火箭中运载能力最大,并能与远征系列上面级结合,提供多星异轨组网部署发射,大幅提高1000千米轨道高度以上运载能力。可适配2.9米、3.35米、3.8米等多型整流罩等多种布局。

先进技术

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为提高运载能力、提升可靠性、增强任务适应性、降低研制成本,在研制历程中不断采用先进技术,持续创新,主要开展了如下技术改进。

提高运载能力

长征二号丁01批运载火箭率先采用体积小、质量轻、精度高、可靠性高的动力调谐陀螺平台(小平台)代替气浮陀螺稳定平台。长征二号丁02批运载火箭在01批运载火箭的基础上总体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改进,包括加长二级贮箱、采用二级发动机大喷管、延长二级游机滑行时间、增设二级推进剂利用系统等。

提髙可靠性

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为了减少控制系统I、II类单点故障,提高运载火箭可靠性,由“单平台”状态逐步过渡到“平台+激光捷联”冗余、再发展到“激光+光纤双捷联”冗余和“光纤+激光双捷联”冗余,采用冗余伺服机构和冗余箭机的方案,大大减少了控制系统的I、II单点故障,火箭全箭可靠性指标在置信度为0.7时由0.95提高到0.97。采用三种新冗余平台方案的长征二号丁均首飞成功。

提高适应性

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为不断提高任务适应性,采用多种构型卫星整流罩、增加排放离轨系统、增加姿控发动机系统、迭代制导、高空风补偿和中继等技术。为了适应星座异轨部署需求,长征二号丁火箭结合“远征” 三号上面级, 以一箭七星方式首飞,实现了2个轨道7颗卫星的部署。

提高入轨精度

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具有GNSS组合导航技术,采用卡尔曼滤波和简单重调算法,使火箭的入轨精度得到了显著提高,可满足有高入轨精度需求的客户需求。

适应多地发射

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起飞推力约300吨,对应700千米太阳同步圆轨道运载能力为1.3吨,具备在酒泉、太原、西昌三大卫星发射中心不同轨道要求的单星、多星发射能力。

设计参数

飞行程序

发射动态

发射记录

发射任务

2012年12月19日,长征二号丁火箭成功发射土耳其GK-2卫星,实际入轨倾角偏差值只有0.003度,比一般设计要求提高30多倍,创造了中国运载火箭入轨精度新纪录,为今后承担国际商业发射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口碑。

2020年6月17日15时19分,长征二号丁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将高分九号03星送入预定轨道。该次任务还搭载发射了皮星三号A星、和德五号卫星。8月23日10时27分,长征二号丁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将高分九号05星送入预定轨道。该次任务还搭载发射了多功能试验卫星、天拓五号卫星。

2021年6月11日11时3分,长征二号丁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将北京三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该次任务还搭载发射了海丝二号、仰望一号和太空试验1号天健卫星等3颗小卫星。7月3日10时51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吉林一号宽幅01B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成功。10月14日18时51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太阳Hα光谱探测与双超平台科学技术试验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成功。该次任务搭载发射了轨道大气密度探测试验卫星、商业气象探测星座试验卫星、低轨导航增强试验卫星、和德二号E/F卫星、交通试验星、田园一号卫星、金紫荆卫星二号、大学生小卫星-1和大学生小卫星-2A等10颗小卫星。11月6日11时00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采取一箭三星的方式,成功将遥感三十五号卫星A星、B星、C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成功。12月29日19时13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天绘-4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成功。

2022年1月17日10时35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十三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成功。该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406次飞行5月5日10时38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吉林一号宽幅01C卫星及搭载的吉林一号高分03D(27~33)等8颗卫星发射升空。主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成功。该次发射入轨的8颗卫星均由长光卫星公司研制,包括1颗吉林一号宽幅01C卫星以及7颗吉林一号高分03D卫星,主要为林业、农业、草原、海洋、资源、环境等行业用户提供遥感数据和产品服务。

2022年5月5日10时38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吉林一号宽幅01C卫星及搭载的吉林一号高分03D(27~33)等8颗卫星发射升空。主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成功。

2022年6月23日10时22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采取一箭三星方式,成功将遥感三十五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成功。

2022年7月29日21时28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五号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成功。

北京时间2022年8月20日1时37分,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遥感三十五号04组卫星A星、B星、C星。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成功。

北京时间2022年8月24日11时01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北京三号B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成功。该卫星主要为国土资源管理、农业资源调查、生态环境监测和城市综合应用等领域提供遥测数据服务。

2022年9月6日12时19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采取“一箭三星”方式成功将遥感三十五号05组卫星发射升空,随后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成功。

2022年9月21日07时15分,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云海一号03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成功。

北京时间2022年9月26日21时38分,长征二号丁遥六十八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将遥感三十六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成功。

北京时间2022年10月9日7时43分,中国科学院(中科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研制的新一颗空间科学卫星——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简称ASO-S)卫星“夸父一号”,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二号丁型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夸父一号”卫星顺利进入太空“逐日”的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成功。

北京时间2022年10月15日3时12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六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成功。该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444次飞行。

2022年10月29日9时01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二十号C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成功。试验二十号C卫星由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研制。

北京时间2022年11月27日20时23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六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成功。

2022年12月9日2时31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五号01A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成功。该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453次飞行。

2022年12月15日2时25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六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成功。该次发射是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第72次发射,是八院抓总研制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179次发射,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455次发射。2022年度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圆满完成了15次发射任务,刷新了型号年度发射次数的新纪录,创造了中国国内单一运载型号年度发射量的里程碑。

2023年1月13日15时00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七号卫星和搭载的试验二十二号A/B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成功。该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461次飞行。

2023年1月15日上午11时许,齐鲁卫星星座的两位新成员齐鲁二号和齐鲁三号就将结伴“齐鲁-金紫荆6号”等其他 12颗卫星搭载“长征快车”长征二号丁遥七十一运载火箭奔赴太空,与已经出差20个月的齐鲁一号、齐鲁四号空中团聚。本次飞行是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的第74次发射,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462次发射。

北京时间2023年1月15日11时14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以“一箭十四星”发射方式,成功将齐鲁二号/三号卫星及珞珈三号01星、吉林一号高分03D34星北邮一号卫星等14颗卫星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成功。该次任务是长二丁型号尝试商业“拼车”发射模式,14颗卫星来自7家研制单位,针对不同卫星方提出的立式、侧挂、立方星等多种星箭接口要求,型号充分利用整流罩可用包络,新研ESPA通用小卫星适配器,形成多星串并联+侧挂的组合构型,解决了火箭的构型布局难题。该次同时发射包括“天格计划”合作组4所高校的4颗天格卫星载荷,其中:清华大学的GRID-05B卫星(搭载于长光卫星MF02A07星)、南京大学和四川大学共同研制的GRID-06B(搭载长光卫星MF02A04星)、GRID-08B(搭载天仪研究院TY-28号星)、北京师范大学的GRID-07(搭载天仪研究院TY-28号星)。

北京时间2023年3月30日18时50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将宏图一号0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成功。该组卫星主要用于提供商业遥感数据服务。该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469次飞行。

2023年6月15日13时30分,长征二号丁遥八十八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吉林一号高分06A星等41颗卫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3年7月23日10时50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四象01~03 星、银河航天灵犀03星共4颗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成功。

2023年7月27日4时2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采取一箭三星方式,成功将遥感三十六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480次飞行。

北京时间2023年8月31日15时36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采取一箭三星方式,成功将遥感三十九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485次飞行。

2023年9月17日12时13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九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北京时间2023年10月5日8时24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九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4日04时03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九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北京时间2023年12月10日9时58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九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4年3月21日13时27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远征三号上面级,成功将云海二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4年4月3日6时56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二号01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15次飞行。

2024年4月15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四维高景三号01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4年4月21日7时4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二号02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4年5月20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北京三号C星星座发射升空,4颗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北京时间2024年5月20日11时6分,“郑州航空港号”卫星搭乘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4年9月20日,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吉林一号宽幅02B01~06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4年9月27日18时3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颗可重复使用返回式技术试验卫星——实践十九号卫星,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发射计划

2023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计划安排50余次宇航发射任务,长二丁火箭计划发射超13次。

技术创新

优化控制

长征二号丁火箭在技术创新和流程优化上持续工作,针对多星串联构型的任务特点,首次在入轨后分离的载荷舱上配置了由八院805所抓总研制的离轨子系统;型号首次采用控制系统单十表,提高可靠性的同时,实现了电气设备小型化和提高运载能力的三重效果;配置2M码速率中继用户终端,通过天基测控方式,减少测量船保障压力、降低工程任务发射成本;通过全自主光学瞄准、气密测试优化、惯组提前安装、测试项目优化等系列措施,将发射场测发流程压缩到10天。

长征二号丁火箭针对每发任务不同发射日设计对应的发射轨道和制导参数;为提高密封可靠性,该发火箭一二级气路导管密封结构由原来的球头喇叭口形式更改为锥面O胶圈密封形,发射场阶段火箭全箭气检数量由172项减少至72项;通过箭体结构防雨能力提升、电气系统淋雨耐受力增强、各舱段设备搭接电阻和静电放电器合理布局、防雨防雷措施全面复查等措施,适应西昌夏季高温、多雨、多雷暴天气的极端恶劣环境。

构型创新

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控制、动力、推利、遥测、外安系统等技术升级,进一步提升了火箭可靠性。

根据主星和搭载星发射质量及外形尺寸,原有常规支承舱侧壁搭载构型无法满足一箭三星需求,为最大化利用火箭运载能力,采用串并联发射方案,主星单独布局在卫星整流罩内,在整流罩下增加载荷舱串联结构,用于安装两颗搭载星,针对两颗搭载分离装置特点,采用通用性、适应性强的载荷圆盘布局方案并联放置两颗搭载星。该构型是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的首次使用,是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为满足多星发射需求进行的又一次技术创新。

2023年7月23日发射成功的长二丁火箭,首次采用4米直径整流罩,是在借鉴其他运载型号成熟技术的基础上进行适应性设计形成。更大直径的整流罩,赋予了更多构型的施展空间,可满足未来更加多样化的卫星发射需求。

所获荣誉

荣誉奖励

1993年,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总体方案获原“航空航天工业部科技技术进步一等奖”。

2012年1月,长征二号丁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授予“金牌火箭”称号。

截至2016年7月,长征二号丁还先后荣获中国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航天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文化特色

总体评价

长征二号丁火箭从2003年开始首次采用远距离测发模式,并取消了火箭技术区水平状态的动力系统测试和电气系统测试,在保证测试覆盖性的前提条件下,优化了测试项目,提高了测试效率,将发射场的工作时间由原来的25天缩减到19天,已经实现15个有效工作日,是中国现役液体运载火箭在发射场测试发射周期最短的型号。(上观 评)

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是一型可靠性高、任务适应性强、性能优异、经济性好的常规液体推进剂两级运载火箭。(《中国航天》 评)

长征二号丁火箭主要用于发射近地轨道卫星等有效载荷,可用于执行返回式发射任务。该火箭自1992年首飞后,先后成功将“实践七号”卫星、“遥感四号”卫星、“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等送入太空。(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评)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