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水村

更新时间:2023-10-14 21:47

长水村隶属玉龙县黄山镇,地处黄山镇西边,距 (镇)政府所在地4 公里,到 (镇)道路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市区3公里)。东邻白华,南邻文华,西靠马鞍山,北邻古城区 。辖 上长、中长 、下长等12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 540户,有乡村人口2123 人,其中农业人口2123 人,劳动力1245 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093 人。 全村国土面积 平方公里,海拔 米,年平均气温12 ℃,年降水量 953.9毫米,适合种植玉米、小麦、蔬菜等农作物。有耕地面积2629.06 亩,人均耕地1.25 亩,林地7626 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218.63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73 元。该村属于 (贫困村或绝对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粮为主。

村情概述

长水村明确发展思路,在切合实际上作文章。在继承历届村支部好的思路的前提下,根据新的形势,确定了新的发展思路:一业(旅游服务)为主,多业为辅,各业并举,瞄准市场,突出特色,全面发展。具体讲,就是一扣,二变,三调,四抓。扣,就是紧扣当地的实际来谋划全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变,就是改变旧观念、旧模式,用工业方式来指导农业开发,走“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农户”的路子,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调,就是根据长水的村情调整产业结构,变区位优势为产业优势,变产业优势为经济优势;抓,就是优先抓好养殖、种植、餐饮服务和旅游小商品加工等特色产业。通过10年左右的努力,把长水建成集山水田园风光和民俗生态旅游为一体的人居环境。

突出工作中心,在发展经济上求突破。改善基础设施,增强发展后劲。把改善生活条件作为方便群众、把改善生产设施作为增强发展后劲的重要工作来抓。早在1996年,就把3.3公里的主村道改造成了当时全县唯一的农村柏油路;后又修通了直达各家的水泥路3.4公里。结束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历史。投资32万元实施了人畜饮水工程,家家都告别了扁担和水桶。全村已基本实现了路面水泥化,饮水自来化,做饭沼气化、运输机械化、田间道路化、电视闭路化、通讯手机化。壮大优势产业,加快发展步伐。一是发展旅游服务和小商品加工业。积极鼓励村民投入到以“观山水田园风光、吃纳西农家饭、住纳西农家院、做纳西农家活、享纳西农家乐”为主题的旅游接待中。全村已有农家乐旅游接待户17户,出租车60多辆,表演队达200多人,并带动了一批地方民族特色浓郁的旅游小商品加工业的发展。二是发展养殖业。村支部组织养殖户到外地考察,并协调解决了200万元的贷款。三是发展种植业。已建成花卉和蔬菜基地15个、占地4.5亩的蔬菜大棚4个。四是开发农贸和劳务市场。修建了一个农贸市场,每天可完成1.5万元的农副产品交易。组织村民进城务工、经商、发展劳务经济;每天进城务工的村民近300人。五是创办经济实体。兴办了4家涉农企业,每年可加工农副产品2.4万公斤;成立了农工商贸总公司,为群众提供销售等服务。全村经济总收入和村民人均纯收入,已由2000年的540万元和807元,增加到 783万元和1987元。

长水村委会,属于山区。距离村委会5.00公里,距离镇16.00公里, 国土面积0.00平方公里,海拔2025.00米,年平均气温15.00℃,年降水量820.00毫米,适宜种植玉米、大麦、蔬菜等农作物。有耕地3150.00亩,其中人均耕地0.89亩;有林地32370.00亩。全村辖4个村民小组,有农户1227户,有乡村人口3552人,其中农业人口3552人,劳动力2125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166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734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57.00元。 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水稻,疏菜作为村经济发展的主产业,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村两委成员以提升传统产业发展为先导,又致力于发展瓜果,蚕桑,木材,白肉等市场的开发,村己成为全县最大的白肉批发市场,村内建有金寨第一蚕种场,分布于西河,南桥,西庄,染坊四居民组,县冷库座落于南桥组。国家投入近二百万元,为群众购置的蔬菜大棚钢架使我村的蔬菜生产上台阶,成规模,现己成为大城关蔬菜生产基地。境内丰富的黄沙资源为大城关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以水稻,蔬菜,瓜果,蚕桑种植,批发零售,木材收购,加工及外出务工为经济发展主产业的今天,村两委正在以稳健的步伐引领全体村民向小康生活迈进。

特色产业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 (种植业、养殖业、第三产业等),主要销售往 (县内、省内)。2006年 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596.19 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48.9 %。该村正在发展 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 产业。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2629.06 亩,人均耕地1.25 亩,主要种植 玉米、小麦等作物;拥有林地 7626亩,其中经济林果地365 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185 亩,主要种植梨子、苹果、青梅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80亩,其中养殖面积80 亩。

基础设施

截止2006年底,该村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无路灯。全村有394 户通自来水,有145 户饮用井水。有539 户通电,有110 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539 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 99.8%、 20.4%和 99.8%);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507 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218 户(分别占总数的 93.9%和40.4 %)。

该村到镇道路为柏油路;进村道路为柏油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2.5 公里,建有集贸市场 1个。全村共拥有汽车65 辆,拖拉机186 辆,摩托车35 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2629.1 亩,有效灌溉率为 %,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 2629.1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25亩。

农村经济

该村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218.63 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375.17 万元,占总收入的30.8%;畜牧业收入279.07 万元,占总收入的22.9 %(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760 头,肉牛48头);渔业收入10.55 万元,占总收入的0.87%;林业收入279.08 万元,占总收入的22.9 %;第二、三产业收入16.7 万元,占总收入的1.37%;工资性收入118.8 万元,占总收入的9.74 %。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农民收入以 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18.8 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 180人(占劳动力的14.5 %),在省内务工171 人,到省外务工9 人。

人口卫生

该村现有农户61户,共乡村人口239人,其中男性119人,女性120人。其中农业人口233人,劳动力137人。该村以纳西族为主,其中纳西族230人,其他民族9人。

到2006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5人,占人口总数的6.44%;参加农村合作医疗208人,参合率89.27%;享受低保1人。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乡卫生院,距离村委会卫生所1公里,距离乡卫生院14公里。该村无公厕,无垃圾集中堆放场地,无村内生活排水沟渠设施,人畜混居的农户1户,占农户总数的 1.64%。

文化教育

该村小学生就读到石鼓完小,中学生就读到第四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0.5公里,距离中学2.5公里。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41人,其中小学生28人,中学生13人。

该村建有文化活动室1个。

村务公开

全村村务公开项目主要有财务、政务、事务公开。主要以黑板报方式公开。到2006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60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288亩,无土地流转面积。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其中,无一事一议筹资额,一事一议筹劳300个(劳均2.05个)。年末无集体总收入,有固定资产2万元,无集体收益,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黑板报方式公开。

发展重点

该村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人居环境差,宅基拥挤;公益事业基础建设薄弱,人畜饮水水源不足,饮水管网严重老化,急需改造;农村电网没有进行农网改造,用电安全难以保证;乡村道路晴通雨阻;村内道路硬化程度较低,需要完善;村内排水沟渠、垃圾池、公厕、文化娱乐场所等急需建设,村容村貌差,须待整治,群众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发展畜牧业及二三产业。

该村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以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目标,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加强群众思想文化整体素质的提高,大力推广农村实用科学技术,积极发展农村畜牧产业,努力提高牲畜养殖科学技术含量,提高养殖效益。

基层组织

该村建有党支部1 个,下设6 个党小组,共有党员136 人,少数民族党员136 人,其中男党员111 人、女党员25人。该村党支部2004.2005.2006年被评为 先进基层党组织; 年被评为2005.2006 先进集体等等。

村委会由支书、主任、副主任等组成,下设 等 3个村民小组。

该村建有团总支1 个,团支部 1个,共有团员143 人。

地图信息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