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薄鳅

更新时间:2024-10-01 09:00

长薄鳅(学名:Leptobotia elongata)是鳅科、薄鳅属鱼类,俗称花斑鳅、花鱼。背侧灰黄色,腹部黄白色;背侧及腹鳍后的下侧间有数列长形的褐斑块;各鳍灰白色,间有2—3列褐斑条;奇鳍基部黄褐色。体长而侧扁;头尖;眼细小,侧上位;眼间头背横向圆隆,纵向稍倾斜;眼下刺不分叉;吻长小于眼后头长;口近下位,口裂呈“八”字形;唇肥厚,上唇呈皮片状向上翻卷,下唇在颌部中间隔断;触须3对;鳃孔较大;背鳍起点距吻端大于距尾基的距离;胸鳍远离腹鳍;臀鳍起点距腹鳍起点较距尾基稍近;尾鳍深分叉;体鳞细小;侧线完全。

物种学史

Li等测序了长薄鳅全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发现在系统进化中,长薄鳅与松花江薄鳅(Leptobotia mantschurica)同属薄鳅属,薄鳅属和沙鳅属(Chromobotia)构成姐妹群。Leptobotia和Chromobotia为一枝,组成沙鳅亚科(Botiinae);Acantopsis、Cobitis、Pangio、Niwaella、Koreocobitis、Misgurnus属为一枝,组成鳅亚科(Cobitinae)。两枝共同构成长薄鳅的进化树。

形态特征

体长,一般个体长30~45厘米、重0.5~1.5千克。侧扁,尾柄高而粗壮。头侧扁而尖,头长大于体高。吻圆钝而短,口较大,亚下位,口裂呈马蹄形。上下唇肥厚;唇褶与颌分离,颐下无钮状突起。须3对,吻须2对,口角须1对。眼很小,眼下缘有1根光滑的硬刺,末端超过眼后缘。眼下刺不分叉,长度大于眼径。鼻孔靠近眼前缘,前鼻孔呈管状,后鼻孔较大,前后鼻孔之间有1分离的皮褶。鳃孔较小,鳃膜在胸鳍基部前缘与峡部侧上方连接。背鳍和臀鳍均短小,没有硬刺;背鳍位于体的后半部;胸、腹鳍短,胸鳍基部具有1个长形的皮褶;尾鳍深叉状。鳞极细小。

侧线完全。头部背面具有不规则的深褐色花纹,头部侧面及鳃盖部位为黄褐色,身体浅灰褐色。较小个体有6~7条很宽的深褐色横纹,大个体则呈不规则的斑纹。腹部为淡黄褐色。背鳍基部及靠边缘的地方,有两列深褐色的斑纹,背鳍带有黄褐色泽。胸鳍及腹鳍呈橙黄色,并有褐色斑点。臀鳍有2列褐色的斑纹;尾鳍浅黄褐色,有3~4条褐色条纹。

栖息环境

长薄鳅为广温性鱼类,喜钻泥,生活在水流较缓、溶氧含量高的河流底部,喜栖于江河中上游江段,江边水流较缓处的石砾缝间,常集群在水底砂砾间或岩石缝隙中活动。体色可以随周围环境微变,水温0~33℃下均可生存,最佳生长温度为23~28℃。

生活习性

活动特点

长薄鳅有较强的耐饥饿能力,无需停食越冬,冬季亦可在室外浅水中生存。鱼类的昼夜间耗氧率变化规律反映了鱼类的活动周期,邹桂伟等应用测定流水中溶氧量的方法测定了长薄鳅的耗氧率,发现长薄鳅的耗氧率具有昼夜节律性且受温度影响。喜阴暗,有溯水上游的习性。

丁少波等对大渡河下游典型鱼类的游泳能力进行了测试,发现在研究的6种鱼类(胭脂鱼、长薄鳅、长鳍吻鮈异鳔鳅鮀唇鱼骨四川白甲鱼)中,长薄鳅的游泳能力位居前列。

食性特点

长薄鳅是偏动物食性的杂食性鱼,主要摄食鱼类、虾类、钩虾类、浮游生物、水生昆虫幼虫、底栖无脊椎动物。陈康贵等研究了长薄鳅的消化系统结构,发现长薄鳅拥有功能强大的胃。因其食性原因,长薄鳅的消化道较短。

野生长薄鳅的生长较为缓慢,主要是长江上游底栖动物分布并不均匀,鰕鯱鱼等饵料生物游速快,长薄鳅的捕食效率不高。幼龄长薄鳅个体小,难以正常捕食和生长。人工养殖下,长薄鳅生长速度相对较快。梁银栓等研究发现长薄鳅有着与同科泥鳅相似的年龄特征,细密的鳞片深入皮内,通过每年鳞片上产生的新辐射沟可鉴定其年龄。

适应能力

长薄鳅眼小畏光,对光线的变化非常敏感。有较强的耐饥饿能力,无需停食越冬,冬季亦可在室外浅水中生存。热耐受能力较差,水温超过33℃即可致死。

分布范围

长薄鳅是中国特有的种类,曾在中国分布较广,遍布长江中上游干流及其支流,还在云南的元江中也有捕获。干流中宜宾重庆段的长薄鳅产量最高,支流中嘉陵江和雅砻江产量较高。但此后由于迁徙路径的中断、过度捕捞和其他威胁,该物种已经从其以前的一些地区消失。

繁殖方式

繁殖时间

长薄鳅适宜的繁殖水温为22~25℃,一般在春夏之交(5~6月)选择急流砂砾多河段分批次产漂流性卵。圆球形卵子有着丰富无油球卵黄,卵粒青灰,在涨水季节顺高速水流漂流孵化。卵间周隙在卵出产后形成,使受精卵在急流中迅速分散,降低了被淤埋及被其他鱼类捕食的风险。长薄鳅雌性个体一般较大,性成熟于2~3龄。繁殖季节时,雌雄鱼外观区别明显,雌鱼较雄鱼粗壮,腹部膨大显出卵巢轮廓,生殖孔红肿明显;雄鱼生殖孔泛红,有明显追星。

性腺发育

王志坚等研究了长薄鳅的性腺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发生,认为长薄鳅的精巢发育根据细胞大小及核仁量等因素,可分为6个时期,最终发育为成对小叶型精巢;精子尾部具“9+3”式微管结构,属非顶体型,有侧鳍。张耀光等认为侧鳍结构有利于提高受精率。其卵巢有1个,发育过程根据形态及成熟系数等因素可分为5个时期,最大成熟系数可达20.22%。卵黄小板有4种类型。卵黄颗粒出现于液泡后,融合增大后可形成板状和球状卵黄,翎电鳗(Apteronotus albifrons)、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等的卵黄发育过程与此相同。因长薄鳅精子无顶体,其卵母细胞上有受精孔结构。

胚胎及发育

长薄鳅的卵径(1.50~1.66毫米)大于中华沙鳅和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等多数鳅科鱼类,卵径较大的卵子通常有更长的内源性营养期,可以有效提高仔鱼的存活率。受精卵吸水后的卵周隙(1.24毫米)也较大,大的卵周隙可以提供给胚胎较为稳定的发育内环境,保证其正常发育。

长薄鳅绝对怀卵量为6160~47239粒,平均绝对怀卵量为27511粒;相对生殖力为每克体重26.6~48.8粒,平均为37.7粒。采用LRH-A2和脑垂体混合使用能有效促使长薄鳅的排卵,催产率可达75~81.8%,受精率和孵化率分别高达82~83%和87~89%。

长薄鳅有着独特的脱膜方式,胚体在脱膜前期完全伸直,向前冲击破膜而出。据张运海等报道,在24℃水温条件下,长薄鳅仔鱼的平均出膜时间为31.0小时。黄江文等研究发现,在19.6~20.5℃水温条件下,仔鱼84小时后才能完全出膜。长薄鳅胚胎发育的适宜水温为23~24℃。

长薄鳅仔鱼鳞片和腹鳍同步发育,鳞片覆盖臀鳍处时鳍条发育完成。发育过程历时17天,胸鳍最早形成于幼鱼开口摄食时,此时尾鳍只出现部分鳍条,背、腹、臀鳍刚出现鳍基,最后完成尾鳍分叉。

保护现状

种群现状

该物种在历史上数量丰富,具有重要的商业价值,但此后种群数量显著减少,自然种群数量尚不清楚(Wang 1998,Liang et al.2004)。据了解,由于一系列影响,野生种群急剧减少。据怀疑,该物种在过去三代中的种群数量下降了30%以上。

至2000年前长薄鳅的产量每年还有10多吨,2000年以后产量为2~3吨。2008年长薄鳅在雅砻江渔获量少于300千克;2009年长江各支流长薄鳅资源为2008年的1/2~1/3,衰退十分明显。

保护级别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为中国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仅限野外种群);

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易危(VU);

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鱼类》,列为易危(VU);

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联合中国科学院编制的《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评估为VU(易危),专家评估后认为应对其进行三级急切保护;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列为易危(VU)物种。

致危因素

长薄鳅在长江中上游干支流的渔获物组成中曾占有一定比例,是产地的重要经济鱼类之一。但是,因江河鱼类资源量总体下降,作为其食物的小杂鱼类明显减少,对长薄鳅的生长有一定影响,过度捕捞不仅减少了该物种的数量,而且导致其食物供应量大幅减少;其次,江河中上流水土流失,水文条件的改变又使其索饵和产卵场所受到破坏;再加上过度捕捞等综合因素,使长薄鳅的天然资源锐减,种群数量明显下降。此外,土壤侵蚀、水坝建设和水污染等,该物种的产卵环境和栖息地也受到了极大影响。

中国长江流域面临渔业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流域内地表水体污染日益严重,流域内污水处理率偏低,大部分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进入长江;长薄鳅的生长繁殖对水质的要求很高,水质的逐年下降,致使长薄鳅鱼类种群减少、患病率增大,对长薄鳅的生存空间也构成了严重威胁。

保护措施

为了对水电影响江段野生鱼类资源进行补偿,中国多个水电站采取人工增殖放流的方式对流域渔业资源进行修复。2017年分别在中国四川省乐山的安谷水电站鱼类增殖放流站和四川攀枝花的观音岩水电站鱼类增殖放流站进行长薄鳅的人工繁殖,并取得成功。

在“长江十年禁渔计划”开展后,长薄鳅种群可能迎来一波高速增长期。长江实施禁渔的第一个3年,长江渔业资源得到进一步恢复,产量有较大幅度增长,2006年比2002年同期渔获物中长薄鳅数量百分比增长3.03%。

2023年9月23日,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秋季增殖放流活动在四川省宜宾市长江公园和白鹤滩库区海子沟码头同步举行。超过85万尾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放流长江,为长江珍稀鱼类野外种群重建和自然资源恢复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此次增殖放流活动由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宜宾市人民政府和中国三峡集团联合开展,共有9种长江珍稀特有鱼类回归长江,包括长薄鳅。

主要价值

长薄鳅(非野外种群)兼有食用和观赏双重价值,其肉质鲜嫩,富含多种营养物质,还曾在世界观赏鱼大赛中斩获金奖,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消费缺口大,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长薄鳅的人工繁育和养殖等研究有效促进了该鱼种养殖的集约化和规模化程度,推动了其商品化的进程。

培育技术

长薄鳅仔鱼在浮游生活阶段主要为白天摄食,进入底栖生活阶段后改为夜间摄食。其体长特定生长率为(0.06±0.02)~(0.60±0.16)%/天,体质量特定生长率(0.18±0.06)~(1.98±0.18)%/天。

陈先均等对长薄鳅开口饵料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前期投喂卤虫和光合细菌的仔鱼成活率最高,达96%;后期投喂枝角类和光合细菌的仔鱼生长速度最快。仔鱼期之后,刀额新对虾和饲料的混合饲料组合更利于长薄鳅的进食生长。陈春娜等研究了长薄鳅仔稚鱼在不同投喂频率和时间下的生长机理,结果发现,长薄鳅仔鱼在4~14日龄时的最适投喂频率为4次/天,15日之后,最适投喂时间为20:00。黄颖颖等总结了长薄鳅苗种培育的主要条件和方法: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