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1-07 22:20
长风新村街道,隶属于上海市普陀区,地处普陀区南部,东与长寿路街道连接,南与长宁区周家桥街道隔吴淞江相望,西与长征镇接壤,北与曹杨新村街道毗连。区域总面积5.8平方千米。2018年,长风新村街道户籍人口9万人,常住人口10.71万人,居住半年以上外来人口2.66万人。
清道光七年(1827年),治理河曲,将境内吴淞江两大河曲截弯取直,使江水流畅,水涝灾害减轻;自此,村落与渡口逐增,陈家渡渐成集市。
至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前后,商铺林立,设镇建置。
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已发展成为上海县七大著名村镇之一(后毁于战火)。
20世纪初,境内地广人稀,江河沿岸多为滩地荡田,沪杭铁路穿越境东,市区居民西移;一些外商和民族资本家在江北岸相继占地办厂。
20世纪30年代初,中山路辟筑,大夏大学迁入(华师大前身)。
民国十六年(1927年),建上海特别市,境域先后属真如、蒲淞、新泾等区管辖。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分属新泾区、真如区。
1954年,建林家港办事处。
1958年,改为林家港街道。
1988年10月,更名为长风新村街道。
2000年4月,撤销白玉路街道建制,其曹杨路以西的行政管辖范围划入长风新村街道。
2014年12月19日,长风新村街道所辖的金沙江路以北、虬江河以南、大渡河路以西、真北路以东地块划入长征镇行政区划范围。
1996年,长风新村街道辖17个居民委员会;下设659个居民小组。
1998年,长风新村街道辖18个居民委员会;下设693个居民小组。
2002年,长风新村街道辖23个居民委员会、1个筹备居民委员会;下设1439个居民小组。
2003年,长风新村街道辖23个居民委员会、1个筹备居民委员会;下设1482个居民小组。
2005年,长风新村街道辖24个居民委员会、1个筹备居民委员会;下设1491个居民小组。
2006年,长风新村街道辖24个居民委员会、2个筹备居民委员会;下设1699个居民小组。
2011年末,长风新村街道辖长风一村、长风二村第一、长风二村第二、长风三村、长风四村第一、长风四村第二、师大一村、师大二村、师大三村、曹家巷、清水湾、中山桥、新渡口、海鑫公寓、大渡河路95弄、中江、普陀四村第一、普陀四村第二、普陀二村、白玉新村第一、白玉新村第二、世纪同乐、锦绿新城、曹家村、金沙新村、隆德26个居民委员会;下设1491个居民小组。
2016年,长风新村街道辖26个居民委员会。
截至2021年10月,长风新村街道辖28个社区:长风一村社区、长风二村第一社区、长风二村第二社区、长风三村社区、长风四村第一社区、长风四村第二社区、师大一村社区、师大二村社区、师大三村社区、曹家巷社区、清水湾社区、中山桥社区、新渡口社区、海鑫公寓社区、大渡河路95弄社区、中江社区、普陀四村第一社区、普陀四村第二社区、普陀二村社区、白玉新村第一社区、白玉新村第二社区、世纪同乐社区、锦绿新城社区、曹家村社区、金沙新村社区、隆德社区、紫御豪庭社区、雅仕汇都社区。街道办事处驻中山北路3500号2号楼。
长风新村街道地处普陀区南部,东与长寿路街道连接,南与长宁区周家桥街道隔吴淞江相望,西与长征镇接壤,北与曹杨新村街道毗连。区域总面积5.8平方千米。
长风新村街道辖区属吴淞江冲积平原,地势西部高于东部,海拔3~4米,较低地区在与曹杨新村街道接壤处,为2.5米以下。
长风新村街道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阳光充足。
长风新村街道境内有吴淞江、西虬江、木渎港三条河道,经治理均具排涝防汛功能。
2006年,长风新村街道人口为104031人。
2010年末,长风新村街道辖区总人口12.09万人,外来常住人口32458人,城镇化率100%。总人口中,男性5.99万人,占49.54%;女性6.10万,占50.46%;14岁以下8481人,占7.01%;15~64岁9.68万人,占80.06%;65岁以上15632人,占12.93%。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11.89万人,占98.34%;另有回、苗、满、壮、藏、白、彝、瑶、侗、羌、畲、土、黎、瑶、土家、蒙古、朝鲜、布依、锡伯、仫佬、纳西、哈尼、独龙、门巴、珞巴、撒拉、维吾尔、达斡尔、鄂温克共29个少数民族,共2012人,占1.66%。
2011年,长风新村街道人口出生率7.8‰,人口死亡率6.1‰,人口自然增长率1.7‰;户籍人口9.74万人,常住人口9.72万人。
2012年,长风新村街道户籍人口9.62万人,常住人口12.55万人。
2013年末,长风新村街道户籍人口9.44万人。
2014年,长风新村街道户籍人口9.38万人,常住人口13.02万人。
2016年,长风新村街道户籍人口9.05万人,常住人口12.05万人。
2018年,长风新村街道户籍人口9万人,常住人口10.71万人,居住半年以上外来人口2.66万人。
20世纪30年代始,外商、民族资本家在长风新村街道辖区沿苏州河北岸置地办厂。
1949年后,长风新村街道辖区成为以化工、机械、铸造和科研为主的新兴工业区习称长风工业区。
改革开放后,长风新村街道辖区以房地产、建筑、商业为主带动辖区经济发展。
1981年,长风新村街道辖区有经济实体6家发展到72家,营业(劳务)收入为3.8万元,利润为325元。
1990年,长风新村街道有大小工厂74家,其中市属57家;经济实体发展到72家,营业(劳务)收入上升到4957万元,利润从增加到505.6万元。
1997年,长风新村街道撤销村、队两级行政组织,辖区内农田被征用,农民转为城镇居民;完成营业收入2.1亿元,利润1720万元,上缴税金927万元,新办企业12家。
1998年,长风新村街道完成营业收入1.78亿元,利润1116万元,上缴税金1150万元,新办企业30家,引进注册资本4450万元。
至1999年末,长风新村街道经济持续稳健增长,营业收入6亿元,比上年增长558%,税利3578万元,比上年增长12%。
2000年始,长风新村街道在大渡河路以西至真北路原长风工业区建设景观、经济、文化功能和谐统一的服务业集聚区——长风生态商务区,规划土地面积220.9公顷,开发总量290万平方米,已有22幢新建商务楼部分投入营运。
2001年,长风新村街道完成营业收入11.8亿元,利润1300万元,税收4606万元,招商引资引进企业68家,注册资金2.58亿元。
2002年,长风新村街道完成营业收入21.26亿元,利润2003万元,税收8508万元,招商引资引进企业263家,注册资金4.1亿元,协管税收720万元。
2003年完成营业收入26.4亿元,比上年增长44.55%;招商引资注册资金4.5亿元,比上年增长33.56%,注册资金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13家;税收达到1.38亿元,比上年增长62.35%。
2005年,长风新村街道上缴税收3.18亿元,比上年增长53.6%。
2011年,长风生态商务区税收已超10亿元,长风新村街道全额税收6.5亿元(不含长风生态商务区),其中区级财政2.58亿元,比上年增长15.23%;招商引资企业122家,注册资金3.76亿元人民币以及1000万元美元。
2012年,长风新村街道完成区级财政收入3.38亿元,比上年增长44%;招商引资新办企业134家,注册资金6.3亿元;楼宇税收4.1亿元。
2014年,长风新村街道完成区级财政收入3.82亿元,比上年增长18.08%,新办内资企业167家,注册内资8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114.29%;引进合同外资667.14万美元,完成年度目标的111.19%;完成商业裙房税收2754万元,比上年增长246.11%。
1958年,长风新村街道辖区有中学2所、中等师范1所、技校11所、小学7所、幼儿园8所(其中村办1所)、托儿所10所(其中村办1所、简托4所)。
2011年,长风新村街道有幼儿园6所,在园幼儿2313人,专任教师95人;小学2所,在校生1966人,专任教师142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3所,在校生1252人,专任教师143人,小升初入学率升学率均达100%;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220人,专任教师5人;高校1所,为华东师范大学;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和教育机构3所。
2011年,长风新村街道发挥东方讲坛、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区学校等阵地作用,整合终身学习资源,扩大“终身学习推进员”队伍,发挥家庭教育指导特色,加强社区教育二级网络建设,社区居民参与23万余人次,比上年增长18%;免费为社区0~3岁婴幼儿家庭提供科学育儿指导服务,活动覆盖率达100%。
2016年,长风新村街道社区教育稳步提升,利用社区教育三级网络,加强终身学习,推进队伍建设,促进终身教育社会化发展。完成2015~2016年度市社区教育实验项目——《探索居民学习新模式,激活社区教育新活力》;探索老年教育多元模式,《数码钢琴班》等8门课程入选市老年教育“学分银行”课程,设立“达人工坊”,引入“朱氏绳艺”非遗项目工作室,营造“知识沙龙”自主学习氛围;发挥长风社区教育生态共同体作用,联合市儿童医院举办“彩虹湾病房课堂”教学活动。
1998年11月,长风新村街道与华东师范大学合作,在华东师范大学体育馆举行“颂改革、赞共建、创文明”长风社区大型群众歌会,有14支歌队近3000人演出,上海市委组织部、上海市教委、上海市文明办及普陀区党政领导出席观看。
2001年,长风新村街道贯彻落实《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积极开展“心系长风,情满家园”系列活动,弘扬先进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讴歌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和丰功伟绩;新创3个市级文明小区,1个区级文明小区;做好计划生育工作。
2002年,长风新村街道建成普陀区第一所设备、功能齐全的社区学校。
2003年,长风新村街道强化社区学校功能,到社区学校参加各类学习、培训、活动的群众共11余万人次;800名居民参加“百万家庭网上行”培训;成立长风社区科学健身团队联谊会、群众文艺团体联谊会,举办“拥抱春天、走向自然、让城市更美好”等各类文化活动60余次,积极开展“一街一品”活动,并参加第五届国际艺术节展演。
2011年,长风新村街道有社区学校1个,文化馆1个,体育指导中心1个,文化艺术团体35个;文化站1个,公共图书室1个,藏书36804册;开展“党在我心中”长风社区群众歌咏比赛、歌咏展演、毛泽东像章收藏展等纪念建党90周年群众文化系列活动,组织送戏、送书到基层,为残障人士、下岗工人等特殊群体提供文化特色服务。
2012年,长风新村街道举行“喜迎十八大,文化惠民心”2012长风社区文化展示展演活动。承办2012年上海市第五届“乡音和曲”社区戏曲、曲艺表演赛;开展文化惠民工程,为各居民区添置广场音响、钢琴、书籍等文化活动设施及物品,加强群众文化团队建设;世纪同乐创建成普陀区科普示范小区;承办第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长风杯”新上海人歌手大赛,为新上海人搭建沟通、融合的舞台;举办“婚育新风进校园”系列活动之“长风杯”四校辩论邀请赛。
2016年,长风新村街道制作《多彩长风》《画意长风》画册,拍摄《长风化雨·润物无声》短片;官方微信公众号“看长风”于当年5月17日上线;结合开展“感动长风”十佳系列先进典型评选以及“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等活动,提升文明社区宣传影响力;启动2016年长风社区文化节,开展各类文化活动300余场次,参与居民12万人次;举办第十一届“长风杯”新上海人歌手大赛,新上海人合唱团被评为市公共文化建设创新项目;培育“小脑袋的沪语生活”沪语班、青少年科普驿站等特色项目,帮助社区未成年人树立自强自立的健康心态。
2018年,长风新村街道加强志愿服务阵地化建设,持续打造长风护河队、长风公园护绿队、“两新志愿者联盟”“忘忧草行动”“彩虹湾”病床学校等特色志愿者服务品牌,建立“新手妈咪成长支持”项目;深化新上海人歌手大赛、手杖健身操等特色品牌;推进“非遗在社区”工作,引入“朱氏绳艺”“棕叶草编”非遗项目,组建“达人工坊”学习型团队;落实2018年市府“提升4500个标准化居(村)综合文化活动室服务功能”实施工程,完成24家居委会验收;开展“小脑袋沪语生活”“雏鹰翱翔”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等特色项目,帮助社区未成年人树立自强自立的健康心态。
2011年,长风新村街道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所,病床159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1.63张;专业卫生人员190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95人;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77.07万人次,出院病人908人次,有居民区医疗点6个及家庭病床200余张。
1997年,长风新村街道投资20万元,在长风公园建成占地600多平方米的长风社区健身苑。
1998年,长风新村街道建立社区市民体质测试站,指导成年人进行科学健身;社区10多所中小学与居委会签定资源共享协议,在全区率先开放体育设施;同时开展各项文化体育系列活动。
2001年,长风新村街道开展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新建3个市级健身点,成立长风社区科学健身指导服务中心,代表普陀区参加上海市社区健身知识大赛,并获第一名。
2002年,长风新村街道建成普陀区第一个市民体质测试站,并组织社区群众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获得上海市第十二届运动会健身操比赛冠军、仰卧起坐女子成人组个人冠军、团体亚军。
2011年,长风新村街道举办2011年首届全国手杖健身操培训班和2011年“长风杯”上海市手杖健身操比赛暨部分城市邀请赛,使手杖健身操品牌走出上海,面向全国普及和推广。街道被评为“全国家庭教育工作示范社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街道(镇)”、“‘十一五’期间上海市学习型家庭创建先进集体”、“普陀区老年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2012年,长风新村街道举办2012年上海市手杖健身操学习班,承办“上海市第一届市民运动会·第九届老年人运动会”手杖健身操比赛,并组队获三项第一名;街道手杖健身操队代表上海市参加“第四届全国体育进社区志愿服务优秀健身项目展演”,并接受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节目《中华医学》栏目专访;长风手杖健身操被国家体育总局、中央文明办等评为全国体育进社区优秀健身项目。
2016年,长风新村街道举办“长风·手杖操”全国联盟裁判员及市第四套手杖健身操教练员培训班,承办市第二届市民体育运动会暨市第十届老年人运动会“长风杯”手杖健身操比赛,举行“杖舞长风”社区手杖健身操团体展示,深化群众体育特色品牌。
2001年,长风新村街道新建700平方米的社区保障服务中心一门式服务大厅,完成56276张社区保障卡的信息采集及制卡工作;多渠道开展再就业工作,介绍劳务就业4387人次,非正规就业及公益性服务社安置455人,安置“4050”人员314人次就业。
2002年,长风新村街道完成万余人的社保卡信息采集及制卡工作,并对残疾人的基本情况登录;积极开展就业援助活动,介绍劳务就业3870人次,净增就业岗位200个,公益性服务社安置177人;完善社会帮困救助运作机制,一年中,发放帮困、助学、助养等救助金462万元,低保救助金224万元,协保补助金94万元,走访慰问特困家庭及无业残疾人850人次,救助款74万元,发放医疗救助金315人次,共30万元;积极实施“星光计划”,投资70万元,改扩建社区服务中心;投资近百万元,建成4个标准化老年活动室;为86户老人安装“安康通”呼叫器;为63名劳模、无业、体弱的老人办理居家养老服务。
2003年,长风新村街道新增就业岗位1625个,发展非正规就业组织69家,安置就业261人,公益性服务安置岗位378人;完善社会救助机制,全年发放各类救助金547.5万元,发放低保金217.7万元,有效开展助老、助残、助学、助医等活动,14个社区单位与社区中33户特困户进行帮困结对;老龄工作蓬勃开展,新建大渡河路95弄和师大三村两个标准化老年活动室,相继成立长风社区民间组织服务中心和长风社区老龄工作促进会;进一步构筑“智力拥军、文化拥军、法律拥军”等拥军优属工作特色。
2005年,长风新村街道完成安置就业1958人;发展非正规组织和主副业分离的服务业劳动组织80个,安置就业200余人,承诺托底安置率100%;督促用工单位为外来务工人员缴纳综合保险6283份,参保率、缴费率80%以上;实施分类救助,走访、慰问社区困难家庭,全年共发放各类帮困救助金548万元;22个居委会创建成社区建设示范居委会,其中8个居委会创建成社区建设模范居委会;街道老龄工作促进会被评为上海市先进民间组织;完成光复西路1091弄、师大一村居委会标准化老年活动室建设;进一步发展居家养老事业,享受居家养老服务的家庭523家,自助式养老工作得到市、区有关部门肯定。
2011年,长风新村街道有社会福利院1家,床位234张;有社区服务设施28个,其中社区生活服务中心1家,社区服务站(分中心)26家,福利企业1家,安置残疾职工32人;失业登记控制在2260人的指标数内;发挥长风开业园区创业孵化基地的功能,倡导创业带动就业,帮助自主创业58人,完成率为105%;全年非正规劳动就业组织录用632人,公益性岗位录用1359人;完成16名复员退伍军人的就业安置工作,安置率100%;协调解决27家非正规劳动组织向社会企业转制;采取“自助与互助相结合,社会与单位相结合,帮困与救助相结合”的方式,累计发放各类救助帮困资金1527·29万元,救助3·88万人次,其中帮困助学280人次、支付助学帮困金30余万元;享受居家养老服务1236人;建立残疾人信息数据库,为620名残疾人配发轮椅车、助听器等生活辅助器具。
2012年,长风新村街道新增就业岗位1090个,失业登记数控制在2260人以内;成功扶持自主创业组织58个,均顺利完成全年指标;按照“自助与互助相结合,社会与单位相结合,帮困与救助相结合”的工作要求,坚持“一口上下”和“综合帮扶”的政策,累计帮困救助3.51万人次,发放各类帮困救助金1457万余元。第三批经适房、廉租房实物配租等住房保障工作推进顺利;打造社区生活服务平台,全年开展便民服务16次,提供服务项目121个,受益居民达1000余人次;年内享受居家养老服务1099人,为592户老年人家庭提供“安康通”服务;为12户低保困难老人家庭进行“适老房”住房改造;探索“金钥匙工程”创新为老服务理念;完成3个敬老院的消防设施改造及白玉敬老院的电梯安装工程建设;退伍兵安置率达100%。
2014年,长风新村街道失业登记数控制在2278人以内;新增就业岗位1351人;成功扶持自主创业组织57个,完成年度目标的104%。退伍军人安置率达到100%;按照“自助与互助相结合,社会与单位相结合,帮困与救助相结合”的工作要求,坚持“一口上下”和“综合帮扶”的政策,加强对各类困难人员的救助力度,累计帮困救助2.69万人次,发放各类帮困救助金额1436万余元;经适房、廉租房实物配租等住房保障工作推进顺利,受理经济适用房申请237户。以社区文化活动分中心实事项目为载体,完成社区老年日间服务中心和老年助餐点建设;继续打造社区生活服务平台,全年共开展大型便民服务活动16次,提供服务项目120个,服务居民1200余人次;近2000名老人从居家养老、“安康通”以及“健康干预进社区”活动中受益;为41个楼组实施无障碍坡道建设,完成12户居家无障碍提高型住房改造,成功创建上海市街道(乡镇)示范型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社;完成免费妇科筛查2280人次、免费孕前检查200对;办理职工各类互助保险6219人次,为5795人办理理赔,金额共计489.3万元。
2016年,长风新村街道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控制在2257人以内,新增就业岗位1488人,成功扶持自主创业组织45个,发展1家创业见习基地,帮助长期失业青年再就业48人;社区救助帮困24768人次,发放金额1760万余元;对1306名残疾人发放困难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金额3317790元;安装楼道无障碍扶手181个、肢体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沐浴凳82户。长风二村第一居委会等5个为老服务站运营,为110名社区老人提供助餐服务;完成困难家庭“适老房”改造26户;结对关爱社区1189名独居老人;联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慢性病防治、家庭医生制、医养结合等服务。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住房保障工作有序推进。退伍军人安置率达100%;推进“侨之家”建设,发挥少数民族、台胞台属、民主党派人士等在社区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街道红十字服务总站启用;通过国家级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及市标准化试点项目评审验收,提升为民服务品质。
2018年,长风新村街道走访居(村)、企业、社会组织2540次,覆盖人数18645人,问题收集1301个,解决问题1296个,处置解决率99.62%;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控制在区下达目标2193人以内,帮助成功创业48人、长期失业青年就业48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创建达标企业50家;开展“千万人帮万家”“蓝天下的至爱”等帮困活动,募集善款83万余元;帮困救助近25000人次,发放救助金额2279万余元。
2011年,长风新村街道辖区有邮政所2个,实现移动通信和宽带网络全覆盖。
金沙江路与宁夏路横贯全境,为辖区东西向交通主干道,接通中环线、外环线,东南部还有内环线穿过街道;有上海地铁3号线、上海地铁4号线、上海地铁11号线、上海地铁13号线和上海地铁15号线贯穿全境;设有6座横跨苏州河的桥梁。
“长风新村街道”一名由因境内长风新村而得名。
长风公园始建于1957年4月,曾先后被称为沪西公园、碧萝湖公园,于1959年国庆节建成正式开放,并更名为长风公园,占地面积36.4万平方米,位于上海市中心城区西部,普陀区中南部,是上海市大型的综合性山水公园,借鉴北京颐和园风格和苏州园林的造景手法,总体布局模拟自然,园景以湖为主,山水结合,主要景点是人工湖“银锄湖”,以及人造山“铁臂山”。
1998年,长风新村街道被评为“上海市文明社区”。
2001年,长风新村街道获“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先进街道”称号。
2003年,长风新村街道被评为“上海市军民共建先进集体”,获上海市“人人运动示范社区”荣誉称号,获得2001~2003年上海市劳动模范集体提名奖。
2005年,长风新村街道被评为“全国社区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和“上海市'7259'帮老助残工作先进集体”。
2014年,长风新村街道被评为“2013年度全国五好基层关工委先进集体”和“上海市侨务信访工作先进集体”。
2020年5月13日,长风新村街道获得“2018~2019年度上海市文明社区”的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