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长鼓舞

更新时间:2024-05-16 16:11

瑶族长鼓舞,中国瑶族聚居地区的一种民间舞蹈,瑶语叫“挨汪都”,又称“打横鼓”“调花鼓”,流传于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广西壮族自治区富川瑶族自治县等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瑶族长鼓舞历史悠久,它脱胎于起源很早的祭盘王仪典及一些巫术活动中的舞蹈,现已发展成为群众性的文娱活动。连南瑶族长鼓舞是隋唐时期排瑶祖先迁徙到连南时带入的,其后随着耍歌堂的兴盛而流行起来。

舞蹈特色

主要特色

长鼓在瑶语中称为“公”,瑶族长鼓以两鼓对接,中腰较细,可以握持,两端各以羊皮面覆蒙鼓面。瑶族长鼓舞有多种表演套路,或专门表现造屋动作,或在舞蹈中融入动植物有趣的形态,舞蹈动作矫健粗犷、生动活泼、神奇怪异、充满想象力。按表演形式分,瑶族长鼓舞包括“盘古长鼓舞”“锣笙长鼓舞”“桌台长鼓舞”“芦笙长鼓舞”“羊角短鼓舞”等多种类型。按表演人数分,它又包括单人舞、双人舞、群舞等类型。表演中,鼓的打法有“武打”“文打”之分,也有“高桩”“矮桩”之分。

鼓舞表演

长鼓舞的主要道具长鼓,宋、清两代相关古籍均有记载。宋时称铳鼓,又称长大腰鼓,清代已称为长鼓,现仍基本保留着古代长鼓的形制特征。鼓长约三尺,中间小两头大,呈双喇叭状,用沙桐木为鼓身,中间挖空,两头蒙羊皮或牛皮作鼓面,并用麻线拉紧而成。舞时加背带,把鼓横挂于颈背,既便于拍打又便于舞蹈。

长鼓舞表演时人数不限,两人以上成双数即可。两人为一个组合,相距为三至四步,左肩相对。每个舞蹈可由若干组合组成,在领舞的鼓点指挥下,各对组合时而横穿直插,时而大圈或小圈起舞,队形或横排或斜排,时分时合,并常见小方格、大方格阵式,村游时还有队列式表演,场面图形变化丰富多彩。

舞者手的动作是两手旁伸,两肘微弯,手心向下,主要是拍击两头鼓面。舞蹈动作则集中于腰腿,上身略前俯,双膝微屈为基本形态,两膝以有节律的伸屈带动身体上下颤动为基本动态,这种基本形态和动态,融汇贯穿于长鼓舞的各式表演之中。但有的村寨以跳跃旋转见长,粗犷奔放,刚中带柔;有的则以双腿半蹲,身体上下起伏的节律突出,优美矫健,柔中带刚,舞蹈动作又各显特点,各具风格。

长鼓舞以舞者击鼓发出的音响节拍作为伴奏。右手以五指或掌心拍打鼓头发出“咚”的一声,左手持竹片弹击鼓尾发出“啪”的一声,双手同时拍击鼓面发出“咣”的一声,三种音响加以变化组合,便组成了长鼓舞的各种鼓谱。有齐奏和一领一和两种击法,用“大圆圈鼓”鼓谱时要齐奏,即全体舞者的鼓点须一致,舞蹈动作亦齐整;而用“鼓头”“起换堂”“圈背靠”等鼓谱时则要一领一和,即由一人领先半拍击鼓,余者跟后半拍和之,舞蹈动作亦伴随鼓点进行。不论哪种击法,鼓点在长鼓舞中都起着指挥作用,即使表演人数众多,也能令动作和队列整齐,变化有序。

长鼓舞有三十六套表演程式,表现内容有模拟生产劳动的“种树鼓”“砍树鼓”,有演绎排瑶不同姓氏的叙事性的“十二姓鼓”,有以风趣手法展现排瑶男女婚恋习俗的“斗鸡鼓”,有表达欢乐情绪的“歌堂鼓”,还有祭祀祖先的“盘古王鼓”等。每逢春节、元宵、三月三起愿节、六月六赛土神,十月十六耍歌堂,以及香歌节等传统节日,瑶山村寨处处可见携鼓盛装的青年男性鼓手,头缠红布,上插雉翎,翩跹起舞,可闻铳炮、铓锣、牛角、唢呐声伴着“咚啪、咚啪”的长鼓声响彻山野。

区域差异

江华瑶族长鼓舞在瑶族地区是观众最多的一种文化娱乐形式,它以“曲”的身姿和“拧”的换位展示了动人的曲线美,反映出瑶族人民的生活习俗和精神风貌,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

连南瑶族长鼓舞属广场性的喜庆舞蹈,这种长鼓舞有单人舞、双人舞、群舞之分,逢到春节、三月三、六月六、十月十六等传统节日和耍歌堂的日子,排瑶民众都会聚集到村前旷地或收割后的田野中,吹着牛角、敲动铜锣、跳起长鼓舞,以欢庆节日。

富川瑶族长鼓舞场面壮观,竹笛吹奏出优美的旋律,吹芦笙者边吹边跳,打大长鼓、小长鼓和小锣者按照音乐节奏击拍,同时喊号子增加气氛,笛、芦演奏与号子声形成多部和声,高亢激昂、振奋人心,将活动推向高潮。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瑶族长鼓舞的舞蹈语汇丰富,从各个方面反映了排瑶的生产生活习俗和原始宗教信仰。它将瑶族的历史、艺术、文学、宗教等有机聚合在一起,形成平地瑶独具的长鼓舞文化,具有历史文化、民族学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长鼓舞以独特的击鼓节奏,刚劲敏捷的舞蹈动作,展示了瑶族人民勇敢刚强的民族性格和特色鲜明的艺术风格,是千百年来瑶族同胞生产生活的积淀和智慧的结晶,更是连南排瑶文化身份的标志和知名的文化品牌,同时也为研究排瑶的族源历史、生产劳动方式、文化艺术的形成及习俗信仰等提供了可贵的资料,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传承状况

随着经济社会的变革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瑶族长鼓舞已受到严重冲击。加上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不少表演程式和道具制作、舞蹈技艺已经或几近失传,制鼓人越来越少,表演艺人日益递减,瑶族长鼓舞的舞蹈面临衰落危机,急需抢救保护。

传承人物

赵明华,男,1943年5月2日生,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项目名称:瑶族长鼓舞。

唐桥辛二公,男,瑶族,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项目名称:瑶族长鼓舞。

黄道胜,男,瑶族,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富川瑶族自治县),项目名称:瑶族长鼓舞。

保护措施

2018年11月28日,中南大学的瑶族长鼓舞项目入选第一批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名单。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富川瑶族自治县文化馆、江华瑶族自治县文化馆、连南瑶族自治县文化馆获得瑶族长鼓舞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该项目保护单位富川瑶族自治县文化馆、连南瑶族自治县文化馆、江华瑶族自治县文化馆评估合格。

社会影响

1951年和1954年国庆节,江华瑶族长鼓手盘天丰、盘永明与周德成、赵庚妹,先后应邀进京表演,在人民大会堂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1982年9月,江华瑶族长鼓手冯茂林、黄文贵在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应邀表演。

2001年,被誉为江华“长鼓王”的李根普老人应邀中央三台登台献艺。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