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4-13 23:02
门巴族是古门隅土著居民与渗入门隅的藏族和其他部族血统长期融合而成。其文字用藏文,在门巴族语言中举凡政治、宗教、天文、历法和金属等都是藏语词汇,藏语借词占门巴语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 门巴戏也称门巴拉姆、门巴藏戏,是门巴族戏曲剧种。流行于喜马拉雅山东南坡门巴族聚居区,即西藏山南地区错那县勒布区。门巴戏的剧本是直接使用藏戏的藏文剧本,所以民间习惯称呼这种戏曲为门巴阿吉拉姆,阿吉拉姆是藏族人对藏戏的称谓,因此门巴戏也可以称为门巴藏戏。
公元1680年,五世达赖拨给洛追加措一笔经费,派他回到门隅担任行政长官,同时让他修建达旺寺。达旺寺建成后,五世达赖为表彰他的功绩,赠送给他一尊自己供奉的五个莲花生像中的一个像和一幅五世达赖自己用鼻血画成的--班登拉姆的画像唐卡
门巴戏的起源主要是酬神歌舞,其直接源头据认为是宗教祭祀活动中的巴羌表演,把它加以情节化,就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门巴歌舞戏剧。门巴戏由于源自宗教仪式活动,戴假面具演出者在锣钹伴奏下,说、唱、舞错落穿插,交替配合,常常会产生令人震撼的艺术效果。唱词采用散体歌谣形式,曲调随内容和情节的变化而变化。门巴戏虽然受到藏戏的影响,但并未照搬藏戏的模式,而是根据本民族的审美需要和审美心理进行消化和吸收,使之成为巴族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舞蹈动作和表演,以使鼓钹点与整个戏剧节奏相合。
门巴戏在门隅各地的寺院和大的村庄,都组织有职业性的和自娱性的演出班子,不仅在本地每年规定的节日集会期间演出,而且还到别的地方去卖艺演出。如勒布区贤勒戏班,是门巴戏艺人朗杰拉姆的父亲创建的,这个戏班除在本乡(贤勒)的几个村和其他三个乡(基巴、贡日、麻玛)的许多村庄演出外,还要到下边的邦青地区去演出。在一些地方戏班之间,还有经常作轮流交换演出的习惯。
门巴戏演出的剧目主要有两个,一是《诺桑法王》,一是《卓娃桑姆》。《卓娃桑姆》虽然用的是藏戏传统剧本,但它也可算是门巴族自己的历史传统剧目,其故事源自门巴族历史上格勒旺布国王时期的传说材料。《卓娃桑姆》还可能是本民族创作的剧目,按民间传说,它就是五世达赖的密友梅若·洛珠嘉措所作。另外还有一个《阿拉卡教父子》,这是一个比较特殊而复杂的剧目,剧中反映的有劝善惩恶的佛旨寓意,有门巴族创世的传说,对土地崇拜的观念,也有人世间的爱情与仇恨、正义与嫉妒、和平与战争等纷繁矛盾的现实世界,还有劳动人民对封建农奴制统治的愤怒和不平。
门巴戏《诺桑法王》的36种唱腔
门巴戏的基本表演动作组合是19个:⑴尼玛准羌(意为阳光之舞);⑵然塔果目(意为自转圈舞);⑶拉外扎折(意为獐子攀岩);⑷朗钦白日亚(意为大象之舞);⑸朗钦年巴(意为疯子大象);⑹次仁卓杰(意为长寿六八);⑺夏娃闭祖(意为鹿下跪);⑻森格梗亚(意为狮子显威);⑼岗嘎日替格(意为雪山滴水);⑽卢古帮冻(意为羊羔踏青);⑾娘目秋秋(意为鱼在水中游);⑿顿杰百果(意为七八次转);⒀达步茶亚(意为马儿攀岩);⒁果布学将(意为英鹰展翅);⒂泼入白亚(意为乌雅之舞);⒃罗布崩亚(意为宝贝堆蒲);⒄扎西古折(意为吉祥九重天);⒅扎西强平(意为吉祥敬礼);⒆芒西霞卓(意为基本舞步)。
同藏戏相比,门巴戏有很多鲜明的民族特点,在开场仪式上,藏戏要祈神拜佛,祭敬藏戏祖师汤东杰波,而门巴戏则由戏师高举苯教护法旗绕场一周,带有浓厚的苯教祈神仪式的色彩。这反映了藏、门巴两个民族在宗教宗教等方面的文化差异,并表明门巴戏更具有原始风貌。
门巴戏在演员构成和人数、唱腔、舞蹈语汇、服饰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即使与藏戏相同的剧目,其内容和情节也有所差异。门巴戏一般只由六名演员扮演剧中主要人物,同时轮流扮演其他配角,唱腔充满宛转悠扬的民歌韵味,常见基本舞蹈动作有18种之多,剧中人物穿戴也完全依照门巴族人平时的衣饰习俗,带有鲜明的世俗性。
由于地处西藏偏远的边境地区,勒布的门巴戏早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就已停止活动,至今已半个世纪。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山南门巴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