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壳龟属

更新时间:2023-11-17 21:16

闭壳龟属(学名:Cuora)是龟鳖目龟科下的一个属,通称闭壳龟。椎盾前宽后窄,腹甲与背甲借韧带组织相连,胸盾与腹盾间有明显的韧带组织,腹甲可完全闭合于背甲,腋盾、胯盾小,甲桥不明显,头骨具完整颞弓。上颌骨齿槽面小。背甲较扁平,背甲宽与高之比大于1.5,背甲具3条脊棱;腹甲末端具缺刻,肛盾2枚。指、趾发达,趾间具蹼,尾长短适中或较短。

形态特征

椎盾前宽后窄,腹甲背甲借韧带组织相连,胸盾与腹盾间有明显的韧带组织,腹甲可完全闭合于背甲,腋盾、胯盾小,甲桥不明显,头骨具完整颞弓。上颌骨齿槽面小。背甲较扁平,背甲宽与高之比大于1.5,背甲具3条脊棱;腹甲末端具缺刻,肛盾2枚。指、趾发达,趾间具蹼,尾长短适中或较短。

生活习性

闭壳龟属在耐干旱的能力上较陆龟差,所以不能远离水源,多半生活在水岸地区。闭壳龟属的大脑有着十分发达的视觉和嗅觉区,所以它们的活动主要依赖这两种感官。在野生环境下,闭壳龟属都在清晨或黄昏时段觅食。它们大部分时间在岸上活动觅食,属于杂食性龟类。它们挖掘地下的蚯蚓或枯木中的蜗牛毛虫甲虫等虫类为主食,也会吃果实、青草、浆果类、菌类及野花等植物类食物。其腹甲中间有关节,可与背甲方向收紧连在一起,形成一个“保护箱”,将身体的软体部分保护在内。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以及东南亚地区,如缅甸、泰国、越南、日本、马来半岛、印尼和菲律宾等地。

繁殖方式

繁殖时间一般是在每年的4-10月。4-5月是交配时间,5月中旬至10月是产卵期,其中6-7月是产卵高峰期。

天刚黑时,在水边,可见到雌雄龟在相互追逐。一般是一只雌龟后面紧跟2只左右的雄龟,开始雄龟用各种方式挑逗雌龟,待到一定时机,雄龟便腾起身扑到雌龟身上,若雌龟不动时,便开始交配。交配时间一般在5-10分钟,精子在雌性体内能存活半年左右。

闭壳龟属都是卵生,卵产在陆地上,产卵时间在黄昏后至黎明前进行。

首先是选择好产卵场所,一般选择在土质疏松的沙土地带,土壤含水量在10%左右。其次是挖洞藏卵,产卵前,用后肢挖掘8-20厘米深的洞穴。再次是产卵,表现为夹紧尾巴,进入卵穴,一个接一个地产卵。产卵时,若受惊动也不爬动,直到产完卵为止。产卵的数量与闭壳龟的种类、雌龟年龄有关。最后就是产卵后的掩埋工作,产卵后,闭壳龟属仅用后肢扒沙,将卵掩盖,离开产卵地。整个产卵过程约需8小时,挖洞、产卵、掩土的时间比约为6:1:3。

在自然界中,卵的孵化完全是依赖于太阳和沙土的温暖。

一般孵化期需55-110天。但是不同的闭壳龟,它们的孵化期也因品种不同而有一定差异,例如潘氏闭壳龟的孵化期为60-65天,而三线闭壳龟的孵化期则为67-90天。

下级分类

保护现状

图纹闭壳龟、布氏闭壳龟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8年 ver 3.1)——极危(CR)。

黄额闭壳龟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5年 ver 3.1)——极危(CR)。

三线闭壳龟、黄缘闭壳龟、周氏闭壳龟、潘氏闭壳龟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00年 ver 3.1)——极危(CR)。

百色闭壳龟、金头闭壳龟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00年 ver 3.1)——极危(CR)。

云南闭壳龟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09年 ver 3.1)——极危(CR)。

锯缘闭壳龟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00年 ver 3.1)——濒危(EN)。

布氏闭壳龟、图纹闭壳龟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Ⅰ。

除被列入附录Ⅰ的物种,闭壳龟属其他所有种均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

分布于中国的闭壳龟均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爬行类)——极危(CR)。

壳龟属所有种均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仅限野外种群)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附录Ⅱ和附录Ⅲ》(CITES)2019年版——附录Ⅱ。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