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1-30 15:03
闭门思过(拼音:bì mén sī guò)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该成语最早出自于东汉班固《汉书·韩延寿传》。
因入卧传舍,闭阁思过。(出自东汉·班固《汉书·韩延寿传》)
成语“闭门思过”即出自于此。
西汉昭帝在位时,燕人韩延寿曾做东郡太守。他善于听取部下的劝告,积极采纳好的建议。他在东郡当官三年,号令严明,办案坚决迅速,结果坏人坏事大大减少,使东郡成为当时全国治理最好的一个郡县。后来,韩延寿又当上了左冯翊的太守。在任上的前几年,他从不巡视各县郡,有一次,一个部下劝他到下面走一走,看看民俗,视察一下各地县官的政绩。韩延寿说:“各县都有贤明的长官,督邮也能明辨善恶,我下去巡视恐怕用处不大反而增添麻烦。”部下又说:“现在正值春忙时节,下去也好看看农民的耕种之事。”韩延寿只好出行。他刚走到高陵县,就有兄弟俩因争田之事直接找他告状。这件事使他感到非常难过,说道:“我作为太守,是一郡之长,却不能宣德通明,教化百姓,结果导致现在民众有骨肉争讼,既伤风化,又使贤人孝子受辱,责任全都在我身上,我还是自己退职让贤吧。”第二天,他就推辞称病,闭门思过,不理政事。地方官员见他这样,也都深感自己的失职。
韩延寿的举动也深深感化了争田地的那兄弟俩,他们两人由互争变为互让,并且主动赤身前来向韩延寿请罪。韩延寿非常高兴,亲自开门接见,并以酒肉热情款待,勉励他们知过悔过。这样,韩延寿又重新管理政事。这件事让当地百姓和官员都对韩延寿更加敬重。韩延寿接着又去巡行二十四个县,再也没有见到争讼之事发生。
韩延寿是一个善于反省的人,具备圣人的品德。他看到兄弟争田,就觉得是自己对百姓的教化不够,把责任都归在自己身上,以至于他对自己过错的反省感动了争田地的兄弟,教化百姓于无形之中。在生活中犯了错误能改正的人很多,可是看到别人的错误能够反省自己的人不多,这就是韩延寿的可贵之处。
任何人都会犯错误,关键是如何正确认识错误。一个人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错误,并且从行动上改正自己的错误,他就会越来越少犯错。
“闭门思过”在句子可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有过失的人的独自反省。
三国·蜀·诸葛亮《黜来敏教》:“自谓能敦厉薄俗,帅之以义。今既不能,表退职,使闭门思愆。”
宋·徐铉《徐公文集》卷三:“闭门思过谢来客,知恩省分宽离忧。”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回:“小仙自知身获重罪,追悔莫及,惟有闭门思过,敬听天命。”
闭门思过—反躬自省
“闭门思过”和“反躬自省”都表示自我反省,但“闭门思过”偏重在“关起门来;不跟别人接触;独自去思考;认识自己的过失”;语义比后者重;“反躬自省”偏重在“不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反过来检查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