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06 16:15
闽剧最早前身由福州西郊洪塘乡人曹学佺组织创办曹家班(后称“儒林班”)创研出新腔“逗腔”起始。
万历甲辰年(1604年),曹府的“曹家班”参加洪塘乡金山寺普渡演出,被称为“第一代儒林。” 曹学佺兴办“儒林班”的前后,福州民间还有“江湖班”、“平讲班。”两类班社。演唱的是流行于民间的“江湖”、“洋歌”、“小调”等曲调。
光绪元年(1875年),儒林班从农村向城镇发展,福州出现“梁父吟”、“醉春园”等班,合称为“十三家儒林班”。
光绪末年至宣统年间(1908—1911年)儒林戏、江湖戏、平讲戏结合融汇,俗称“三合响”,形成了今日闽剧的雏型。辛亥革命后,闽剧进入兴盛时期,福州先后出现了“旧赛乐”、“新赛乐”、“三赛乐”、“善传奇”、“赛天然”、“庆乐然”(俗称三乐、一旗(奇)二头羊(然))等闽班和“赛月宫”、“群芳”等女班。其中以“庆乐然”为最。这些闽班组织规模最大,演员阵容最强,剧目最多,声誉最好。
何璧,字玉长,号渤海通客,福清时和里(今龙田镇)人,是继林章(明末福清籍著名诗人和戏曲家,著有《青虬记》、《双灯记》)之后明代福清籍著名戏曲理论家。因受曹学佺影响,何璧对戏曲产生浓厚兴趣。把“儒林班”引进福清,且吸收昆腔、京戏等外来声腔,形成用福州话演唱的地方戏。因在地坪上围着草索演出,被称为“地下坪”、“牵草索” 。
辛亥革命后,闽剧进入兴盛时期,涌现出众多班社及有“闽剧梅兰芳”之称的郑奕奏、曾元藩、薛良藩、马狄藩等“四大名旦”。
20世纪20年代,闽剧舞台布景发生改变,俞鸿冠和贺逸云、贺馨如、贺梦云三兄弟制作在裱纸竹框上绘制山、石、屋、墙等的硬片布景,以及由画幕背景与硬片布景组合的所谓“平常幕”,即由宫殿、大厅、花厅、公堂、庵堂、卧房、神庙、寺院、丧堂、野外、花园、街道、监狱、贫家等十四幅画幕背景与石桥、瀑布、城楼、水景、火景、营房、山石、村舍等硬片布景,分别根据剧情需要组合的布景。
20世纪30年代,福清闽剧鼎盛时期有礼木班、番菇棵班。安邦班、东岳悌悌班、刘妹班、吓渠班、忠侯班、西门班、渔溪班、破钵班等戏班活跃在城乡。
抗日战争期间,福州沦陷,郑奕凑、余红惠、陈招惠等福州及周边艺人流落福清。抗日战争胜利后,各戏班之间展开竞争,不惜重金从福州聘来许多名角。福州各闽剧班、团也经常来福清巡回演出,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为提高福清闽剧表演艺术奠定了基础。那时,比较著名的有港头、西门、小桥、梧屿、亚渠等10多个剧团。
五六十年代闽剧进入历史上第二个高峰,创作、改编出一批优秀的剧目。1951年,在政府召集下,成立了福青和平闽剧团,为公有制组织,后定名为福清闽剧团。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福清民间职业剧团逐渐发展和壮大。《门槛刀痕》《魂断燕山》《灞陵伤别》《龙凤金耳扒》等长演不衰。福清民间剧团最多时达100个团。
20世纪八九十年代,闽剧进入了新的时期,新创作的剧目不断涌现。
徽班青衣、花旦、老旦、大花、二花、三花、贴、末、杂等,相当齐全。
生行分老生、小生;旦行分花旦、彩旦、正旦、青衣、丑旦、泼旦、老旦、武旦,净行分大花、二花,丑行分文丑、武丑、短衣丑等。
闽剧唱腔有“逗腔”、“江湖”、“洋歌”、“小调”、“哆哕”和“板歌”六个部分,统称“榕腔”。曲牌有190多首,其音乐旋律与福州方言的音韵、声调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逗腔
逗腔出自儒家班,是闽剧唱腔的主体。音乐结构方整、严谨,有板腔体。曲牌体和板腔。曲牌综合体三种。旋律婉转,缠绵悲侧,风格高雅,拖腔较多,以“呀、哎、哑”等音为衬。乐器以吹奏乐器为主,拉弦、弹拨乐器为辅。
江湖
江湖出自“江湖”戏,是在本地区民间歌谣和“评话”(说唱艺术)腔的基础上,糅合外来声腔(如徽腔、弋阳腔等)发展而成的。旋律简朴,强变性较大。在上下句落音不变的前提下,可按唱词的语言声调自由行腔。节奏自由,说唱性强。伴奏乐器主要用弦乐。唯【阴调】一曲的帮腔和过门用大唢呐。“江湖”高亢粗犷,紧拉慢唱时,最能体现激情。
洋歌
洋歌有传统曲牌30多首。分四种类型。由引子、主曲、尾声三部分组成的有【双蝴蝶】【孝顺歌】【金湘】【清言词】【花鼓相骂】【皈禅】等;由引子、主曲两部分组成的有【水底鱼】【赏花】等;只有主曲部分的有【山坡羊】【纱窗外】【看相】【弥陀寺】【花鼓】等;唱念相间类型的有【浪淘沙】【拍妻】【鳌头金桂】【驻云飞】等。四类曲牌的旋律互相牵连。渗透,可连串成套。唱腔字多腔少。行腔简净。伴奏乐器以京胡、月琴、三弦为主。曲牌后末句用呐仔代替帮腔,俗称“呐仔尾”。小过门也用“锣仔啮”,旋律流畅如话。适宜叙述、盘答(对唱),亦可描景抒情。代表剧目有《苏百万讨亲》等。配器以弹拨乐器为主,拉弦吹奏乐器为辅。
小调
小调被吸收闽剧唱腔的各地民歌小调约60多首,旋律简洁流畅,溶人闽剧后,显得活跃清新。
啰啰
啰啰为外来剧种腔调之统称,吸收进闽剧后,其曲体、板式等基本不变。
板歌
板歌,称“行板”。是本地民间童谣、民谣,加上打击乐衍化而成,节奏多变,形式活泼,语言丰富,表演风趣。多为丑行脚色演唱。
截至2008年6月,闽剧传统剧目有一千多种,大都取材于民间传说、历史演义或古代传奇、杂剧,其中有的源于儒林班,有的源于江湖班,有的源于平讲班,还有的是从徽班继承而来,常见的代表性剧目有《炼印》《荔枝换绛桃》《紫玉钗》《女运骸》《开封府》《珍珠塔》《储问记》《招姐做新妇》《孟姜女》《秦香莲》《杜十娘》《梁山伯与祝英台》《万花莲船》《邱丽玉》《秋兰送饭》等。
闽剧流行于福州方言区与宁德、建阳、三明等地、县以及台湾省和东南亚华侨旅居地。
闽剧是现存惟一用福州方言演唱、念白的戏曲剧种,在戏曲声腔流变史和福州地方文化发展史的研究中,它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
闽剧,有着深厚历史文化积淀和内涵,是闽文化的宝贵精神财富, 是福州方言的活化石,是传递乡音、乡情、乡恋的一个重要艺术媒体,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闽剧遗产的挖掘、抢救和研究工作因经费短缺受到限制,特别是闽剧名老艺术家在各个时期的创作。表演。音乐,舞美的珍贵艺术史料、影像,唱片,以及一批濒于失传的经典折子戏剧目、名家名段的精品唱段没有保留下来,而且人才流失。人才断层现象严重,给闽剧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如果不保护,那么,闽剧就有消亡的危险。因此,抢救和保护闽剧已迫在眉睫。
陈新国,男,1946年9月生,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闽剧代表性传承人,福建省福州市申报。
林培新,男,1951年4月21日生,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闽剧代表性传承人,福建省福州市申报。
陈乃春,男,1952年11月生,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闽剧代表性传承人,福建省福州市申报。
林瑛,女,汉族,1950年生,福建福州人,国家一级演员,福建省试验闽剧院院长,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闽剧代表性传承人,福建省福州市申报。
1958年,福州闽剧院成立。2006年由闽剧院申报的“福州闽剧”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8月,经福州市委、市政府批准将福州闽剧院划转为福州闽剧艺术传承发展中心。
1989年,福清市文联闽剧团成立,为闽剧传承与保护做出贡献。
1994年,福清市艺华闽剧团成立,创作剧目《渊水寨》、《铁灵关》、《英明千秋》等30多本,该团吐故纳新引进贤才,团队精英艺术水平不断提升,为闽剧传承与保护做出巨大贡献。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闽剧”项目保护单位福州闽剧艺术传承发展中心评估合格。
1951年,福清闽剧团首演《棠棣之花》成功。
1986年,应新加坡国家剧场信托局的邀请,福清闽剧团到达新加坡进行演出。
1999年,福清市文登闽剧团参加福建省第21届戏剧会演。
2000年,福清市文登闽剧团参加第五届中国映山红民间艺术节。
2006年,福清市文登闽剧团参加福建省第23届戏剧会演。
2010年,福清市义校闽剧团参加建市20周年展演。
2010年,由福州市文旅局和福州市仓山区委宣传部联合出品,福州闽剧艺术传承发展中心倾情打造的闽剧《陈靖姑》赴台湾台中、高雄等地演出,受到热烈欢迎,观众达到数千人次。
2015年,由福州闽剧院演出的《杨门女将》(全本),在俄罗斯莫斯科举行的第12届契诃夫国际戏剧节亮相并大获成功。
1956年,福清闽剧团剧目《炼印》参加华东地区汇演,获得一等奖。
1983年,闽剧《魂断燕山》获得第二届“全国优秀剧本奖”。
1999年,福清市文登闽剧团参加福建省第21届戏剧会演,所参演的《霸陵伤别》获得“剧目奖”。
2005年,福州闽侯闽剧团创作演出的闽剧《红豆缘》获得了由中国戏曲学会颁发的“中国戏曲学会奖”。
2005年5月21日,福清市文联闽剧团被省文化厅、省总工会、团省委联合授予“十佳民间职业剧团”称号。
2006年,福清市玉屿闽剧团和义校闽剧团被福州市文化局评为十佳闽剧团。
由福州市文旅局和福州市仓山区委宣传部联合出品,福州闽剧艺术传承发展中心倾情打造的闽剧《陈靖姑》,是福州市对外文化交流品牌剧目,曾获多个奖项:2009年荣获第四届福建艺术节暨福建省第24届戏剧会演优秀剧目奖以及优秀剧本奖、两个优秀演员奖等多个单项奖;2011年获福建省第六届文艺百花奖二等奖。
2008年12月,文化部将福清命名为“中国闽剧艺术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