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2-12 14:08
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出现许多改编的传统剧目,新编历史剧和表现现代生活题材的现代戏,都受广大观众热烈欢迎。比较流行著名的剧种有:芗剧(又名歌仔戏)、潮剧、梨园戏、高甲戏。
戏曲音乐是中国戏曲中的音乐部分,包括声乐部分的唱腔、韵白和器乐部分的伴奏、开场及过场音乐。其中以唱腔为主,有独唱、对唱、齐唱和帮腔等演唱形式,是发展剧情、刻画人物性格的主要表现手段。唱腔的伴奏、过门和行弦起托腔保调、衬托表演的作用。开场、过场和武场所用的打击乐等则是喧染气氛、调节舞台节奏与戏曲结构的重要因素。
《旧唐书》卷四十云“圣历二年(699年)分泉州(今福州)之南安、莆田、龙溪三县置武荣州,景云二年(711年)改为泉州(今泉州)。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割龙溪属漳州。”《舆地纪胜》卷一百三十四云“梁封王审知为闽王,漳泉并属焉。”乾隆《泉州府志》卷三云“太平兴国六年(981年),割所属莆田、仙游别为兴化军,长泰归漳州。”所以,唐代至北宋初,泉州包含了今莆田、仙游及部分漳州。现在属于闽南戏系统的莆仙戏、梨园戏、木偶戏等都是在这个地区产生发展的。?
戏曲的产生和发展不能离开当时当地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因素,因此研究闽南戏必须研究唐宋时代泉州的有关历史,才可正本清源。?
泉州兴化,从唐开始逐步成为我国东南沿海各自为文化发达,人才辈出的地区。唐大历(766-779年)之后,有晋江人欧阳詹、莆田人林藻等,“不四五年继踵登第,天下改观,大光州闾”(见林蕴《泉山铭》)。闽南地区从此文化昌荣。宋代朱熹称泉州 “满街都是圣人”,而莆田则成“文献名邦”。明代李光缙《景璧集》卷一说:“冠带衣履,粤士一之,闽士十之”。清初李光地在《榕村全集》卷十四列举了许多史实说明从泉州的文明可以窥测全国的文明:“则岂非世道学术之高下,占诸泉而可知欤?”
? 经济是文化的基础。六朝陈天嘉六年(565年),印度僧人拘挪罗陀从泉州乘船回国,这是有史籍可稽的泉州最早的海外交通记载。唐代泉州已和扬州、广州并称为我国南方的大港。天宝间(742-756年)诗人包何称泉州呈现“市井十洲人”之景象。五代王审知的闽国奖励海外贸易,泉州经济日益发展。南宋吴自牧《梦粱录》称:“若欲船泛外国买卖,则自泉州便可出洋。”北宋元二年(1087年)泉州正式设立市舶司,及元朝,泉州成为《马可・波罗游记》所称的东方第一大港。泉州当时经济的高度发展,海外交通贸易的繁盛,人们视野的扩大,中外文化交流的频繁,以及人民的出国,使以后泉州成为我国主要的华侨故乡。?
五代之时,泉州是闽国的主要政治经济据点。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宋王室的贵族院南外宗正司及睦宗院均移置泉州。史载当时的赵氏宗室拓泉者为389人,到宋末人数已发展至三千多人。泉州不但是南宋的经济中心之一,又是政治中心之一。除都城杭州外,只有泉州两司--市舶司、宗正司并设。商贾云集,冠盖如云,对戏曲的发展提供了极有利的条件。?
宋元时代泉州出现了多种宗教并存的局面,寺院与道观林立。海商酬神还愿,都佐以戏曲,现存莆田北宋祥应庙碑记载了海商酬神的盛况,泉州九日山祈风石刻也有官方酬神之记载。原始的戏曲都和宗教有关,宗教盛行促进戏曲的发展。?
更有一件重要的史实在此应予以倡言,即戏曲和语言的内在联系。泉州及莆田的方言,据语言学家的研究,都认为是唐代以前中原古语的遗存。闽南剧种的道白演唱都用方言。经过千余年的演变,而今的普通话,已和中原古语有很大的差别。闽南方言既保存了唐音唐韵,那么,它在戏曲上显然是以古间唱白,所以,它的源流便非浅短,研究者不可忽视这一问题。
总之,泉州地区的文化、经济、政治、宗教和方言等方面都具有典型的区域性历史特点,这些历史特点必然对戏曲的发展发生过巨大的作用。在宋代,泉州的历史特点与温州的历史特点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但泉州的个性多于温州的共性,认为闽南的戏曲在宋代都是从温州南戏发展传播而来,殊嫌武断。闽南戏曲自己有自己的源流,这是毫无异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