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26 17:01
福建长乐闽江河口国家湿地公园,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东北部潭头镇,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景区依托于有“中国十大魅力湿地”之称的闽江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占地面积177.9公顷,是一个集自然保护、生态旅游、科研科普、环境教育、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福建长乐闽江河口国家湿地公园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东北部潭头镇,公园东至文岭镇阜山码头,西临潭头镇文石村,南靠文岭镇阜山村,北与福建闽江河口自然保护区相连,占地面积177.9公顷。有河口水域、潮间带沙滩、红树林沼泽等7种湿地类型。
湿地公园以河口浅滩为主,由鳝鱼滩和周边潮间带、河口水域组成,是闽江河流自上游搬运来的泥沙在梅花水道中淤积而形成的河口浅滩。
湿地公园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几乎无冬。鳝鱼滩及附近浅滩分布区是福建省“十大浪区”之一,终年多为大风,大部分时间刮“向岸风”(北东向风和北北东向风)。
鳝鱼滩所在地区的闽江河口呈喇叭状,具备了风暴潮增水的良好条件。潮汐基本上为正规半日潮,涨落潮历时基本相等,比值为1:1.15。
湿地公园湿地类型丰富,包括河口水域、潮间带沙滩、潮间带泥滩、潮间带盐沼、红树林沼泽、岛屿、河口三角洲等类型,其中潮间带泥滩面积最大。
保护区土壤主要分布有潮土、风沙土、盐土等土类。
植物资源
湿地公园地处中、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植物资源较丰富。现已初步查明维管束植物种类共53科116属141种,其中蕨类植物7科7属8种;被子植物45科109属133种(双子叶植物39科77属91种,单子叶植物7科32属42种)。
红树植物1科1属1种;盐沼植物14科22属23种。
湿地上生长的维管束植物主要有秋茄、芦苇、短叶茳芏、藨草和互花米草等。
湿地公园在植物地理上属于冷北极植物区系与古热带植物区系的过渡带,处于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的华南地区。
依据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外貌结构和生态生理分布,在植被类型上,参照《中国植被》及《中国湿地植被》的划分方法,自然保护区主要植被类型可以分为滨海盐沼、滨海沙生植被和红树林3个植被型;有互花米草群落、芦苇群落、短叶茳芏群落、海三棱藨草群落、中华结缕草群落、苦郎树群落、狗牙根群落、铺地黍群落、木麻黄群落、厚藤群落、老鼠簕、甜根子草群落、矮生苔草群落、秋茄群落等14个群系。
动物资源
湿地公园动物地理区系属于东洋界华南区闽广沿海亚区闽沿海地带海滨亚带。野生动物资源丰富。
现已初步查明,脊椎野生动物共41目111科395种。其中哺乳纲3目5科7种、鸟纲19目53科266种(其中水鸟9目24科152种)、爬行纲2目4科8种、两栖纲1目2科3种、鱼类16目47科111种。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54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有5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有49种。
湿地公园水生生物资源丰富。在553种水生生物中(不含脊椎动物),底栖动物和潮间带生物268种;浮游植物147种,其中硅藻118种;浮游动物116种,其中水母类37种;游泳动物22种(不含鱼类111种),其中甲壳类20种,头足类2种。保护区水生生物以暖水性种类为主,形成常见种和优势种。
2015年通过国家林业局试点验收,正式成为国家湿地公园。
福建福州长乐闽江河口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布局,有湿地观光园11公顷、天然保育区105.49公顷、生态农业园78.31公顷、古榕文化街4.56公顷、养殖场82.5公顷。
景区内有生态农业园、古榕文化街、游客访问文化中心、闽江河口湿地博物馆等设施。
2021年2月,闽江河口国家湿地公园智慧健身步道对外开放。
2020年3月16日,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列入国家重要湿地名录。
2022年6月,拟批准福建长乐闽江河口国家湿地公园为4A级旅游景区,并予以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