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22 23:38
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始建于1985年,位于中国福建省龙岩市北环西路51号,是一座综合性的社会历史类博物馆,占地面积约20亩,建筑面积3500平方 米。
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是在邓子恢、张鼎丞、谭震林、杨成武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多次提议下,于1950年代末、1960年代初开始筹建,1986正式动工,1989年元旦陈列展览正式对外开展,是龙岩市唯一一座全面、系统展示中央苏区闽西革命历史的综合性专题博物馆。馆内设有“红色闽西”、“闽西英烈”、“闽西红土名人”、“中央苏区·福建”等专题展览,重点展示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闽西进行的伟大革命实践史实和闽西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历史贡献。陈列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借助声、光、电等多媒体手段,广泛采用了图片、灯箱、场景、雕塑等多种形式;引入观众的互动、体验式参观;巧用空间特点复原了“廖廓江天”、“红色小上海”、“血战湘江”等历史场景;大大提升了展览的趣味性和参与性。
单位级别设置为副处级,行政隶属于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现有人员编制15人,内设办公室、文物科、资料科、保卫科和宣传接待科室,同时加挂龙岩市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
该馆是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福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闽西老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曾获得“全国文博系统先进集体”、“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始建于1985年,单位级别相当于副处级,人员编制15人,内设四科一定,即陈列宣传科、文物科、资料科、保卫科和办公室。拥有专业技术人员8人,其中副研究馆员2人,文博馆员5人,助理馆员1人。 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对外开放的有《闽西人民革命斗争史》、《闽西儿女战斗在祖国大地》、《发展中的闽西》等三个专题展览,展线长463米,内容丰富、翔实,陈列格式新颖大方、层次分明。展览充分运用大量的文物、历史照片和资料,再现了闽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所进行的波澜壮阔、不屈不挠的斗争及坚持“二十年红旗不倒”辉煌历史;讴歌了闽西儿女为了民族的独立、人民的解放,浴血奋战在中华大地的壮志豪情;展示了闽西人民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团结拼搏,在进行经济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崭新的精神风貌。 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坚持常年为观众开放,建馆以来,共接待国内外观众70多万人次,其中有温家宝、卢嘉锡、陈丕显、方毅、王光英、彭冲、杨成武、萧克、马文瑞、张震、曹刚川等党和国家及其他重要领导人。先后与龙岩师专、闽西职业大学、龙岩师范等10多所大中专学校,以及龙岩武警支队等单位建立了政治教育基地共建关系。经常派出专业人员到共建单位作专题报告,邀请他们组织新生、新战士到馆接受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
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建馆20多年来,共接待国内外观众300多万人次,温家宝、李长春、曾庆红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到馆视察;先后被授予国家二级博物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井冈山干部学院科研教学基地、国家公务员(古田)特色教育基地实践教学点、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省国防教育基地、省社科普及教育基地、省党史教育基地;先后被评为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陈列展最佳形式设计奖、全国红色旅游十大景区、国家3A级旅游景区、省级文明单位、省级园林绿化单位。
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位于龙岩市北环路、闽西革命烈士纪念碑北侧,坐北朝南,钢筋混凝土结构3层,占地20亩(约5000平方米),1986年筹建,1989年1月正式开馆。内设3个陈列,其中:
(1)闽西人民革命史陈列
该陈列设于馆内一楼,较科学、准确地反映闽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新民主义革命中同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反动派进行前仆后继的英勇斗争的史实。陈列展线900米,分5个部分,展出图片900幅,文物800件。陈列结尾处还附有闽西籍78位将军展览。
(2)辉煌的50年——闽西建设事业成就展
设于2楼右侧,展示了闽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所从事的革命实践及取得的辉煌成就,陈列展线500米,展出图片300幅及部分文物和实物。
(3)闽西革命烈士纪念馆
设于2楼左侧,展出闽西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牺牲的189位烈士及与部分烈士有关的文物、实物,展线600米,展出图片200多幅。
《闽西人民革命史》、《闽西儿女战斗在祖国大地》、《共和国将帅的摇篮》 展览充分运用大量的文物、历史照片和资料,再现了闽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所进行的波澜壮阔、不屈不挠的斗争,以及坚持“二十年红旗不倒”的辉煌历史;讴歌了闽西儿女为了民族的独立、人民的解放,浴血奋战在中华大地的壮志豪情。共和国众多将军都曾在闽西进行过伟大的革命实践,留下光辉的业绩,同时锤就了68位闽西籍的开国将军等许多优秀儿女。馆内的各陈列展览,既为单独专题,又可有机联结,较为完整地展现了20世纪闽西红土地的百年光辉历史。
刘亚楼的上将服 新中国成立以后,刘亚楼被授予上将军衔,出任空军司令员。
杨成武使用的望远镜 杨成武在抗日战争期间,指挥黄土岭战役时使用的望远镜。此役,击毙日军1500人,其中有被称为“名将之花”的日军中将阿部规秀。
明龙泉瓷瓶 高16厘米、腹径8.57厘米,明代瓷器,保存完好。
《双状元》剧本 1863年,庆荣号禄余手抄的汉剧,内容完整。是闽西汉剧的主要剧本之一,对研究闽西汉剧有重要的意义。
地 址:福建省龙岩市北环西路51号
交通线路:火车站—汽车站—韭菜园—裕锦园
参观门票:免费
开放时间:8:00~12:00,14:30~17:30
机构成立时间:1986年10月
下设科室:办公室、文物科、资料科、宣传接待科、保卫科、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办公室(2006年10月加挂)
历任的领导:1988——1994.8谢济堂任馆长、1994.9—2003.12林焕珍任馆长、2006.8——?曾汉辉任馆长
在一楼主题展厅中,陈列了《闽西人民革命史》、《闽西儿女战斗在祖国大地》专题展览,较为完整地展现了闽西辉煌的斗争史。在二楼展厅中结合龙岩市的实际情况和重大的节假日、纪念日举办了《红岩魂》、《载人飞船、火箭、卫星、尖端武器大型科普展》、《发展中的闽西》、《革命老同志书画展》、《长征,从这里开始》、《共和国将帅的摇篮》等许多专题展览。同时,将在主题展览中完成《红色闽西》陈列改版,采用模拟历史景观、落地布景、电子显示屏、雕塑以及声光电相结合的多媒体等现代化技术手段来布展,进一步发挥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景点应有的作用。
(一)加强与龙岩学院、闽西大学、龙岩卫校、龙岩一中、龙岩高级中学、龙岩消防支队、龙岩武警支队等二十多家共建单位的联系,无偿为他们提供社会实践基地和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场所。
(二)组织志愿讲解员服务活动。许多学校选派学生志愿者利用假期、周末,到馆参加义务讲解活动。既锻炼了学生,丰富了知识,又提高了教育效果。
(三)深入全市各学校作专题报告和文物巡回展览。经常选派对闽西革命历史和青少年教育研究资深人员和文物宣传小分队到学校、部队、农村等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四)组织“革命文物回乡”活动。充分挖掘馆藏文物的功效,提高教育覆盖面。如送陈丕显的文物回到家乡,对当地学生、村民进行了很好的教育。
组织全馆人员深入研究闽西历史、闽西革命史博物馆学,挖掘革命文物、历史文物、民俗文物、华侨文物内涵,撰写了论文著作,宣传闽西人民的奋斗业绩。现在已出版了《中央苏区文化建设史》、《抗日烽火中的闽西儿女》、《长征中的闽西儿女》、《解放战争的闽西儿女》等四部书,并将陆续编写《大革命中的闽西儿女》、《土地革命中的闽西儿女》,以及《闽西古代史话》、《闽西近代史话》、《历代名人与闽西》、《闽西文物画册》等闽西系列丛书。同时参加了《龙岩地区志》、《长汀县志》、《中国戏曲志.福建卷》三部志书的编写,以及组织参与撰写《中央苏区历史研究》丛书。编辑了《文博通讯》宣扬了闽西,加强了对外联系。
广泛联系在闽西工作战斗过的老红军、老同志及其家属,积极主动向他们征集文物、资料、照片。共征集各类文物5200多件(征集了500多件),其中革命文物2400多件、历史文物2800多件,历史照片2000多张,文字史料近千万字。尤其是通过开展“留住老红军风采”活动,抢救了一批濒临散失的珍贵文物、资料、照片,并在各种陈列展览中展示出来,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科学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还成立了文物复制队、征集队、宣传队,以加强对文物的复制、保管和利用。
该馆坚持常年免费为观众开放,建馆二十年来共接待国内外观众100多万人次,温家宝、李长春、杨成武、陈丕显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到馆视察,是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福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闽西老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曾获得“全国文博系统先进集体”、“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
每年组织宣传小分队深入到机关、学校、街道和农村,进行宣传活动,博得社会各界的好评。为了丰富陈列内容,不定期的举办各种临时展览。研究人员积极编撰书籍和撰写史稿、史论文章,先后出版有《抗日烽火中的闽西儿女》、《长征中的闽西儿女》和《解放战争中的闽西儿女》等书籍,并在地市级以上的报刊杂志上发表史稿、史论文章60多篇。
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已成为集文物收藏、宣传展览、科学研究为一体的闽西重要的政治窗口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及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先后荣获龙岩市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先进单位、福建省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福建省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文物博物馆系统先进集体等众多殊荣。
一、以陈列展览为切入点,不断夯实教育基础。
(一)抓好基本陈列,提高讲解服务水平。
(二)启动《红色闽西》陈列改版。
(三)举办专题展览,满足观众需求。
二、以基地建设为依托,努力拓展教育新领域
(一)组织文物宣传小分队,举办巡回宣传展览。
(二)成立“博物馆之友”,举办专题讲座。
(三)加强共建,开展志愿者讲解服务。
三、以丰富藏品为重点,加强文物征集、保管和利用。
为提高藏品质量,成立文物藏品征集工作组,建立文物信息员队伍,同时广泛联系在闽西工作战斗过的老红军、老同志及其家属,通过多渠道积极主动征集文物、资料、照片。尤其是通过开展“留住老红军风采”活动,做到了“四个一”:拍摄一段健在的老将军、老同志亲自讲述革命斗争经历的录像;征集一批珍贵的文物、照片、资料;请健在老红军题写一幅字画或留下亲笔手迹;建立一个老红军后代情况和联系的档案。通过这一活动很好地联络了老红军老同志的感情,为征集文物和资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改善文物存放条件,扩建了文物库房,通过防虫、防霉、防腐等措施,加强对藏品养护。加强了库房文物管理,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按照《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及时办理入库手续,设立藏品总帐、分类帐、参考品帐等帐目,填写入馆凭证,做好登帐、编目和建档等工作。 四、以研究交流为主渠道,大力弘扬闽西红色文化。
(一)加强科学研究
(二)扩大对外宣传交流
五、以改善设施为契机,努力塑造良好形象。
(一)改造文物库房,改善办公条件。
(二)增设安防、消防设施。
(三)完善服务设施。
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大好形势下,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高举先进文化旗帜,打造闽西红色文化、客家文化品牌,抓住博物馆免费开放以及国家二级博物馆达标评估之契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在勾画博物馆的发展蓝图中,开拓创新,先行先试,勇于进取,全面提升学术研究、提高展示、收藏以及管理水平,为海西建设和构建和谐文化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