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师范大学

更新时间:2024-10-31 09:30

阜阳师范大学(Fuyang Normal University),简称“阜师大”,位于安徽省阜阳市。由安徽省人民政府举办、教育部批准的省属普通高等学校。是“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单位”、“安徽省文明单位”、“安徽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安徽省高校综合改革首批试点单位”、“安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安徽省社科普及工作先进单位”、“安徽省优秀教学管理单位”、“安徽省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安徽省第一批省级创业学院”、“安徽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第一批“安徽省绿色学校”。

办学历史

1956年,阜阳高师速成班开办,设中文、数学专业,学制二年;物理、化学、地理专业,学制一年。

1957年秋,高师速成班改名为阜阳中学教师进修学校,中文科、数学科并入合肥师范专科学校,在一年制各专科学生中,除部分分配工作外,又成立理化科、史地科,计划续读一年,因“反右派斗争”开始,这批学生于一九五八寒假分配工作。

1958年9月,阜阳中学教师进修学校改建为安徽省阜阳专区师范专科学校,设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史地等科,学制二年。

1960年,增办政治速成班,从初中毕业生中招收两个预科班,后于1962年全部转入阜阳师范学校学习。

1962年春,阜阳专区师范专科学校改名为阜阳中学教师进修学校。同年秋开始招进修生,设中文、数学、外语、生化、政治专业。

1963年夏,进修生提前毕业,大部分学员分配到小学任教,小部分并入六安中学教师进修学校和省教育学院学习。

1964年秋,停招进修生,改办中学行政干部和骨干教师轮训班,每期两个月;农中教师轮训班,每期三个月。

1965年,从农中教师中招生284人,分语文、数学两个专业,学制一年,原定1966年暑假毕业,因“文化大革命”开始,于1968年结业离校。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期间,阜阳中学教师进修学校下迁农村,在临泉县谭棚公社、高塘公社分别开办两所中学。当时全校教职工99人,除33名工人外,其余全部随校下放。

1974年,在阜阳中学教师进修学校的旧址,创办安徽师范大学阜阳分校,受省、地双重领导。设中文、外语、数学、理化(物理、化学)、艺术(美术)五个系六个专业,另设有马列主义教研室、体育教研室,担任全院公共政治课、体育课的教学。《汉语大词典》安徽省第六编写组设在阜阳分校,中文系部分教师参加专职编写工作。

1974年、1975年、1976年,分别招生401人、400人、250人,学制为三年。

1977年,高校招生制度改革,恢复统一考试招生办法,当年招生390人,次年招收409人,1979年招收306人,学制四年。

1978年底,经国务院批准,安徽师范大学阜阳分校扩建为阜阳师范学院,9月20日召开了阜阳师范学院成立大会,并确定9月20日为校庆日。

2008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级。

2009年,增列为国家级立项建设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并启动研究生培养。

2013年,正式获批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

2014年9月,入选第一批卓 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

2015年,入选安徽省高校综合改革首批试点单位。

2017年,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2019年6月10日,教育部同意阜阳师范学院更名为阜阳师范大学。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3年10月,学校设有17个教学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开设72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11个学科门类。

学科建设

截至2023年10月,学校有学术型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予点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0个,博士学位立项建设学科2个,博士后工作站1个;4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应用型高峰培育学科。

参考资料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10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194人,94%以上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其中博士占比34%;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463人,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168人;拥有享受国务院或省政府津贴、全国优秀教师、宝钢优秀教师、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安徽省优秀人才、安徽省优秀教师和教学名师等86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439人。聘请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刘德培院士,中国科学院陈国良院士、方维海院士、常凯院士等兼职教师109人。

教学建设

截至2023年10月,学校拥有21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1项,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

2005年、2014年,学校先后两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截至2023年10月,该校学生获得国家级学科竞赛奖励930项,省级学科竞赛奖励4683项,连续荣登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本科TOP300)、全国师范类本科院校学科竞赛排行榜(Top20);学生主持各类科研项目2421项,其中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项目218项。

交流合作

截至2023年10月,学校是安徽省首批省级华文教育基地,获批接收外国留学生来校短期进修、攻读学士或硕士学位。与美国、英国、日本及“一带一路”沿线白俄罗斯、韩国、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等国家和中国台湾、澳门的40余所高等院校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与学术交流关系,与美国西阿拉巴马大学合作举办“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常年选派师生赴国(境)外交流、学习、研修。

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截至2023年10月,学校现有安徽省重点实验室2个,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安徽省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安徽省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3个,安徽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1个,安徽省新型产业共性技术研究中心1个,安徽省乡村振兴协同技术服务中心1个,安徽省联合共建学科重点实验室2个。

科研成果

截至2023年10月,学校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1397项,其中省部级以上课题764项,横向合作项目421项,荣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4项,学校教师获全国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发表学术论文3046篇,其中二类以上期刊论文1246篇,获国家授权专利671项;出版著作232部。主办出版《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阜阳师大报》《安徽基础教育》。

学术资源

截至2023年10月,阜阳师范大学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216.91万册,文献资源覆盖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门类。图书馆收藏有工具书16000余册,古籍17702册,以及《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四库禁毁书丛刊》《全宋文》等精品藏书。每年订购中文期刊1000多种。电子图书106万种、中外文数字期刊约1万种、博硕士学位论文535万篇,内容覆盖文学、理学、工学、法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和教育学等学科门类。图书馆引进了优秀中外文数字文献资源库,其中大型数据库有中国知网系列数据库、Elsevier ScienceDirect电子期刊库、SpringerLink电子期刊库、Web of Science、EBSCO系列数据库、读秀学术搜索、PQDT博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等;自建特色数据库包括农民工研究专题数据库、皖北文化研究专题数据库、抗衰老中草药专题数据库等。

《阜阳师范大学(社会科学版)》是安徽省教育厅主管、阜阳师范大学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双月刊,创刊于1982年,主要刊登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科研学术论文,辟有皖北文化研究、三子(老、庄、管)研究、三曹与建安文学研究、 修辞学论坛等特色栏目,入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等数据库。

《阜阳师范大学(自然科学版)》是阜阳师范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类学术期刊,于1984年创刊,主要刊登数学、计算科学、物理、电子科学、化学、生命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

所获荣誉

截至2022年6月,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安徽省社科普及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单位、安徽省文明单位、安徽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安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安徽省优秀教学管理单位、安徽省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安徽省第一批省级创业学院等荣誉称号。

文化传统

学校标识

精神文化

厚德、博学、自胜、勤行

“厚德”出自《周易》:“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谓: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以“厚德”作为校训,意在期望师生员工以“德”作为修身目标,以德立身,以德施教,以德治校。

“博学”语出《论语·子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以及《论语·雍也》“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己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以此作为校训就是倡导师生员工努力学习,博采众长,追求广博的学识和渊博的学问。

“自胜、勤行”语出老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上士闻道,勤而行之”,是传统道家文化关于修身的经典论述,也内涵着自强不息、敬业好学的语义。使用这两个词的组合,一方面在提法与其他学校没有重合的现象;另一方面可以涵盖学校的办学精神和地方的文化传统。

艰苦奋斗 自强不息 厚德育人 求真务实

淳、毅、谨、信

“淳”,意为质朴敦厚。学校地处皖西北,此地自古就是民风淳厚,欧阳修曾经称誉此地“民淳讼简而物产美,土厚水甘而风气和”。受此影响,阜阳师院脚踏实地,崇尚质朴,师院人亦表现出质朴风貌,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

“毅”意为果决,意志坚强。果敢、坚毅是一个人在成功的道路上必不可少的品质。阜阳师院的发展正是“毅”的体现。同时,果敢、坚毅的品质沉淀必将影响将来,使得学生在此校风影响之下,形成果敢坚毅的品质,包括敢于创新、勇于拼搏、敢作敢为、锲而不舍的事业心。

“谨”取谨慎、严谨之意。“谨”并不是使人束手束脚,而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严谨的心态。“谨”可使学生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养成做事一丝不苟的习惯。“谨”也代表一种严肃、科学的治学精神。一所高校必须具备严谨科学、求真务实的教学和科研精神。

“信”,即诚信,言行一致。“信”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要从信用取信于人;二是对他人要给予信任。“信”的道德要求,内涵包括说话算数,言行如一;尊重事实,反映真相;信守承诺,忠于职守;勇于承担责任,认真履行义务等等。

正心诚意,敬业乐道

“正心诚意”是中国古代儒家所倡导的一种内心道德修养过程。“正心”是说心要端正而不存邪念;“诚意”是指意必真诚而不自欺。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端正态度,从自我做起,热爱教育。

“敬业”就是专心致力于学业或工作。敬业精神就是在职业活动领域,树立主人翁责任感、事业心,追求崇高的职业理想;培养认真踏实、恪尽职守、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力求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努力成为本行业的行家里手;摆脱单纯追求个人和小集团利益的狭隘眼界,具有积极向上的劳动态度和艰苦奋斗精神;保持高昂的工作热情和务实苦干精神,把对社会的奉献和付出看作无上光荣;自觉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以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和调控职业行为。

乐道:即“乐于称道”,喜好圣贤之道。

“正心诚意”是教师的修养态度,“敬业乐道”则是教师的职业操守。对待学生热心、真诚,热爱教育事业,术业专攻,做到“传道、授业、解惑”。

敦品励学,明辨笃行

敦品励学:“敦”本为厚重意,引申为奋勉。敦品,等于说砥砺品德。励,也有奋勉、致力的意思。励学,即发奋学习。作为学生,“品”和“学”缺一不可,而无论是品还是学,都需要在修行的过程中有所辨别,并最终将其付诸实践。

明辨笃行:出自《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明辨”为学习的重要阶段,也是走向成功的重要途径。学是越辩越明的,不辩,则所谓“博学”就会鱼龙混杂,真伪难辨,良莠不分。“笃行”是为学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之得以落实,做到“知行合一”。“笃行”意指对事业专心致志,锲而不舍,知难而进,勇往直前,也包含百折不挠、愈挫愈奋的精神。“笃行”是一种治学的方向和目标,体现着我校强调实践,注重知行统一,倡导知识与实践的统一,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提高。学思结合,知行合一、脚踏实地,唯有如此才能实现既定理想。

校区情况

清河校区

该校区位于安徽省阜阳市清河东路741号。

西湖校区

该校区位于安徽省阜阳市清河西路100号,占地1015亩,建筑面积49万㎡,规划在校生规模13500人。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校友情况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