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若珊

更新时间:2023-07-06 12:50

阮若珊,祖籍河北省怀安县柴沟堡镇。幼年在家乡小学读书。1933年随父母迁居北平,1934年在北平师大第二附小毕业,由学校保送至北平师大女附中读书。1935年冬参加了北平“一二·九”学生救亡运动,1936年2月参加“抗日民族解放先锋队”为队员,在地下党的领导下积极参加抗日活动。

简介

生平简介

1937年初中毕业时正值“七·七”卢沟桥事变,北平沦陷。为躲避敌伪统治下的学校,便于开展“民先”地下工作,她转入教会学校贝满女中高中部学习。1938年夏秋之际,因北平地下“民先”组织遭破坏,组织决定她离校去天津,后由天津地下党组织护送至晋南抗日根据地行政主任公署并同时加入八路军129师。1939年春到太行山抗日军政大学第五期学习,同年秋毕业分配至抗大一分校文艺工作团任演员,同年10月23日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9年冬抗大一分校文工团随抗大一分校校部从太行山东迁至沂蒙山区开辟山东抗日根据地。此后7年一直在沂蒙山区,在山东分局及115 师师部领导下从事抗战文艺宣传工作。此间她作为文工团的主要演员之一,除参加多幕话剧《李秀成之死》《阿Q 正传》等演出外,特别是在小调剧《亲家母顶嘴》《抗属真光荣》《双喜临门》及抗战胜利前夕动员参军的独幕话剧《过关》等剧,她扮演的农村大嫂、妇救会长等角色获得观众的喜爱。在此期间她曾创作小话剧《一双鞋》《彭大娘》等小型文艺作品。1940年抗日战争最艰苦时期,在蒙山望海楼山下费县白石屋村,她和文工团的另一位成员李林同志共同创作的《沂蒙山小调》成为著名的革命历史歌曲

1945年抗战胜利后,阮若珊离开沂蒙山区,苏 115师肖华主任及大众日报的同志渡海参加了解放东北的战斗。此时任辽东军区文工团教导员兼作演员,参加了大型话剧《李闯王》(演红娘子)及《气壮山河》(演女特务)等剧及节目的演出,在部队慰问演出中获得好评。

1949年全国解放后,她随第四野战军南下至武汉,任中南军区部队艺术学院戏剧系主任,后为中南军区文艺工作团“战士话剧团”团长。在此间除担任行政领导工作外,还参加了《战斗里成长》《曙光照耀莫斯科》等剧中角色的塑造工作,并创作了舞剧《母亲在召唤》;1954年调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任团长。组织演出了《杨根思》等剧目,培养了李传弟、陶玉玲等大批优秀演员。

1958年从部队转业至中央戏剧学院,历任导演教师、系负责人、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等职,培养了一批从事表导演的学生;历任导演系教师、副教授、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一生辗转半个中 国,为部队和地方的文化事业和培养后继人才做出了积极贡献,获国家二级独立自由勋 章和解放勋章。著有《我的少女时代》《折蒙探亲记》文章。1986年离休后,参加了《欧阳予倩文集》《中国大百科全书·戏剧卷》的编辑工作,分别为编委之一,并撰写了《在战斗中成长》等回忆文章和散文。

她一生为部队文化建设、培养戏剧人才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曾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解放勋章。2001年11月18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0岁。

代表作品

沂蒙山小调》诞生于抗战时期的1940年。当时抗大一分校由蒙阴县的垛庄一带迁驻费北,该校的文工团就住在下白石屋村。为配合八路军一一五师打击当地的反动地方武装组织“黄沙会”,他们创作了民歌《反对黄沙会》。由阮若珊(曾任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作词,团员李林(现为上海歌剧院顾问)谱曲,后来经过不断地修改加工,便成了今天传唱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的《沂蒙山小调》。

1999年,费县委、县政府在《沂蒙山小调》诞生地建立了纪念碑、纪念亭,记载了《沂蒙山小调》诞生的过程,以及现今流传的《沂蒙山小调》词曲及作者,以启后人,永志不忘。并请原抗大一分校文工团团长、国家农业机械部副部长袁成隆同志题写了“沂蒙山小调诞生地”纪念碑名,词作者阮若珊同志题写了“深深怀念沂蒙好地方”,分别镌刻在白石屋村旁的巨形花岗石上。

阮若珊的丈夫

黄宗江

黄宗江认识阮若珊时,她已经是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团长,准师级干部,当时的黄宗江只是一个连级干部,还不是党员。黄宗江说:“一个男的连级干部向一个师级女干部求婚,这在我军的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阮若珊是一位早在“12.9”时期就投身红色革命的革命者,认识黄宗江之前已离了婚,带着两个女儿,在黄宗江万言情书的重火力进攻下,她接受了黄宗江的爱。1957年,同是36岁的黄宗江和阮若珊喜结良缘。与阮若珊的结合,使黄宗江找到了一个安心之所。1958年,总政创作室解散,黄宗江到八一电影制片厂担任编剧,阮若珊也转业到中央戏剧学院任教。他们在北京有了一个家。黄宗江进入了一个创作的高峰期,《海魂》和《农奴》就是他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黄宗江成了新中国著名的剧作家

若珊感言

回想当年这一群从十一、二岁到十七、八岁,最大的也不过二十几岁的青少年,活跃在太行山、沂蒙山广袤的乡村、城镇,在战火纷飞中为部队演出,为人民演出,他们没有留下剧本,没有留下剧照(少数几张是从他人处搜集的),更不用说演出说明书之类的了。但他们的身影,他们所创造的艺术形象永久地留在抗日根据地人民的心中,在战争中成长的壮丽的戏剧事业深深地刻在军民的记忆之中……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