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17 12:18
阳坊镇,北京市昌平区下辖镇,地处昌平区西南部,位于东经116°03′53″~116°10′32″,北纬40°06′48″~40°10′25″之间。东与昌平区马池口镇、海淀区上庄镇相接,南与海淀区苏家坨镇接壤,西依燕山山脉与昌平区流村镇毗邻,北靠昌平区南口镇、马池口镇。镇域面积40.58平方千米。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月,阳坊地区属昌顺县十二区,下辖34个行政村。
1949年8月,阳坊地区属昌平县第七区。
1952年2月,改属第六区。
1953年7月,建区辖乡,分属阳坊镇、西贯市回族自治乡、后白虎涧乡、史家桥乡。
1956年2月,建阳坊乡。
1958年,属南口人民公社,改称阳坊工作站。
1960年,改称阳坊管辖区,下辖8个大队、12个村。
1961年6月,阳坊管辖区改阳坊人民公社,下辖8个大队,阳坊街增设阳坊街道。此后,下辖村庄从未增减。
1982年12月,阳坊公社改乡。
1990年5月,乡改镇。
截至2020年6月,阳坊镇下辖1个社区和10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昌平区中心南街29号。
阳坊镇地处昌平区西南部,位于东经116°03′53″~116°10′32″,北纬40°06′48″~40°10′25″之间。东与昌平区马池口镇、海淀区上庄镇相接,南与海淀区苏家坨镇接壤,西依燕山山脉与昌平区流村镇毗邻,北靠昌平区南口镇、马池口镇。镇域面积40.58平方千米。
阳坊镇地处西侧燕山山地及山前洪击冲积扇,地势西高东低。最低点位于东贯市村东南,海拔47.9米。
阳坊镇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1.8℃。无霜期180天。生长期200天左右,气温垂直变化明显。风向多为西北风,最大风力可达9级。高温期与雨季一致。年平均降水量550~600毫米,西部山地则低于500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7月至8月。
阳坊镇北部河道属北沙河流域,从境内西北部边缘流过。南部属南沙河流域,其中二道河是南沙河最大支流沙涧沟的上游,均为季节河。京密引水渠由东北至西南斜贯境内东部。
截至2017年末,阳坊镇有常住人口24000人。
截至2018年末,阳坊镇有户籍人口16359人。
2011年,阳坊镇农业总产值达到5512.9万元,比上年增加12.5%。
阳坊镇粮食作物以玉米、小麦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728.5吨,人均33千克,其中水稻3.6吨,小麦93.2吨。
阳坊镇蔬菜种植面积2151亩,产量3540.7吨,主要品种有大白菜、茄子、芹菜、黄瓜,其中大白菜1054.9吨,茄子754.7吨,芹菜326.5吨、黄瓜270.1吨。
阳坊镇畜牧业以猪、羊、牛、家禽饲养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2900头,年末存栏1400头。羊饲养量9900只,年末存栏1140只。牛饲养量500头,年末存栏300头。家禽饲养量22.5万羽,上市家禽15.5万羽。2011年,生产肉类540吨,其中猪肉129.1吨,羊肉127.6吨,牛肉37.8吨,禽肉243.4吨,兔肉2.1吨。禽蛋255.7吨,鲜奶689.8吨。畜牧业总产值0.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7.7%。
2011年,阳坊镇水果种植面积1670亩,产量402.5吨,主要品种有梨、桃,其中梨174.2吨,桃124吨。前、后白虎涧出产的京白梨在京城享有盛誉。
阳坊镇是昌平区西南部新兴产业基地。已初步形成南部光机电、生物制药集聚区(工业南区),北部新能源产业集聚区(工业北区)和东部劳动力密集型企业集聚区(工业东区)的工业体系。
2011年,阳坊镇工业总产值达到19.5亿元,比上年增长7.3%,工业增加值5.8亿元。
2011年,阳坊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有17家,实现工业增加值5.8亿元,比上年增长17%。
2011年,阳坊镇财政总收入3751万元,比上年增长3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564万元,比上年增长32.9%。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2010万元,增值税7373万元,企业所得税1.1亿元,个人所得税1656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6.7%、-6.4%、72.8%、33.3%。
2011年末,阳坊镇共有幼儿园12所,在园幼儿786人,专任教师52人。小学3所,在校生1152人,专任教师12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330人,专任教师85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和教育机构1所。
2011年,阳坊镇教育经费54.2万元。
2011年末,阳坊镇共有文化艺术团体13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1.6万册。文化行业从业人员300人。主要文化艺术团体有阳坊镇田园艺术团。
2011年末,阳坊镇共有体育场地11处。每年定期举办的体育活动有乒乓球比赛、羽毛球比赛、春季长跑、健身气功、健身秧歌、广场舞蹈比赛等。100%的城市社区和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70%。
2005年11月开通阳坊镇有线广播站,镇到村31杆/千米,村以下20.9杆/千米。
2005年11月开通阳坊镇广播电台。共有广播喇叭79只,入户率100%,通响率100%。2005年开通调频转播台。
2011年末,阳坊镇广播电台有1套镇级广播节目,广播综合覆盖率100%,全年公共广播节目播出时间104小时。
2011年末,阳坊镇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2个,其中卫生院1所。公立卫生机构床位10张。2011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0,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5.3%,
2011年末,阳坊镇孕产妇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均为0。
2011年,阳坊镇共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9户,人数20人,支出14万元,比上年增长2.1%,月人均588元,比上年增长2.2%。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65户,人数91人,支出33万元,比上年增长45.8%,月人均298元,比上年增长34.2%。新增就业人员500人,有180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70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7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6%,全年共帮助2户零就业家庭实现每户至少一人就业,组织2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三支一扶”的工作。
2011年末,阳坊镇共有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2000人,比上年末增加500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民工800人,比上年末增加100人,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2000人,比上年末增加500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600人,比上年末增加100人,参加医疗保险的农民工800人,比上年末增加100人。参加失业保险2000人,比上年末增加500人,其中参加失业保险的农民工800人,比上年末增加100人,年末领取失业保险金30人,比上年末增加10人。参加工伤保险2000人,比上年末增加200人,其中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800人,比上年末增加100人,全年认定(视同)工伤2人,比上年增加2人,全年享受工伤保险待遇2人,比上年增加2人。参加生育保险1600人,比上年末增加200人,全年共有60人次享受了生育保险待遇,比上年增加20人次。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2.4万元,比上年增加2400元。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1.9万元,比上年增加2400元。年末规模以上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100%。
2011年末,阳坊镇共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9286人,参保率100%。
2011年末,阳坊镇共有邮政网点1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10千米,投递点47个,乡村通邮率100%。
2011年末,阳坊镇共有自来水厂1座,铺设干线水管4.5千米,生产能力5000立方米/日,居民自来水普及率45%。排水管道6.2千米,污水处理厂2座,日污水处理能力8000吨,废水处理率达90%以上。
2011年末,阳坊镇共有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1座,主变压器2台,总容量1260兆伏安,高压输电线路5条,总长度56千米,用电负荷3万千瓦。年售电量累计完成160万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96%,供电可靠率98%。
2011年末,阳坊镇共有煤气管线4.4千米,供气站1个,居民用户220户,月煤气平均用量900立方米。
六环线高速公路过境阳坊镇,境内长2.4千米,双向4车道,有沙阳路一个出口。
2011年末,阳坊镇共有县乡级公路46条,总长54千米。
2011年末,阳坊镇镇区道路总长度70.1千米。道路铺装面积44.4万平方米。镇区桥梁5座,总长度300米。
阳坊镇地区始建于北魏,在清末以前是商旅聚集地。每年深秋,塞北的羊群一批批地赶进关内,镇里镇外皆是,羊坊因此得名。又因羊坊地处太行山余脉神山之阳,所以也叫阳坊。
白虎涧森林公园所在区域属太行山和燕山交汇处,位于中关村西北部与阳坊镇交界处,占地面积11680亩。北京后花园是集旅游观光、度假养生、投资理财、娱乐经营等多项功能于一体,是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北京旅游经济发展区。
2001年,阳坊镇入选北京市郊区中心镇。
2021年2月5日,被表扬为北京市2019-2020年度“接诉即办”改革工作“先进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