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8-10 20:54
阳安寺大殿,位于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王岗乡砚台村黄土河东岸砚台村委会院内,是明代古建筑。
阳安寺,始建于唐显庆元年(656年),原名龙泉寺。
阳安寺,元明清各代多次重修,清永熙时改名阳庵寺,后又称阳安寺。
1981年10月,国家文物局直拨经费25000元,对阳安寺大殿进行揭顶落架大修。
阳安寺原来规模较大,明代建筑,建有大殿、东殿、南殿、廊房、道房及砖塔等,现均已改建,失去原貌。只有大殿和西殿尚保持明代建筑风格。
大殿坐北面南,平面略成方形,面阔三间,进深三间,通面阔11.54米,通进深9.32米。大殿檐柱、角柱有明显的柱侧脚和生起,檐柱、角柱侧脚约6厘米,角柱生起约7厘米。檐下施额枋及平板枋,上置斗栱。单檐歇山灰瓦顶,抬梁式结构,柱网采取移柱的形式,把两前金柱移向两侧翼角下,后插金。四架梁前部梁头置于一纵身梁之上;纵身梁由两翼角下金柱支撑。屋架用七桁大木作,屋面为大式灰瓦作。大殿木构架使用自然材料建造,前面采用移柱做法,柱上使用纵身梁,双座斗连体斗栱、昂嘴下端均做出沟槽。
前檐次间平身科为五踩重昂重栱造,外栧瓜栱、万栱、厢栱两端做出短昂形,又称“带耳栱”,较为罕见,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阳安寺大殿内有明嘉靖四年(1525年)达摩祖师大理石雕像,达摩祖师像头部上世纪80年代被盗,近年又重塑。
阳安寺大殿内保存有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重修碑记1通。
阳安寺大殿完整保留明代原结构,是南阳盆地现存最早,保留完整,纯度较高的明代建筑。该殿使用的纵身梁、沟槽昂、带耳拱较为罕见,有地方特色。反映了明代木构建筑的独特建筑手法,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对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地方特征,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例证。
1986年11月,阳安寺大殿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9年10月,阳安寺大殿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阳安寺大殿位于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王岗乡砚台村黄土河东岸砚台村委会院内。
自驾:自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阳安寺大殿,路程约23.8千米,用时约39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