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4-11 16:23
上古时期,为鼎湖地。
商代时期,为桃林。
周代时期,为虢地。
春秋时期,为晋地。
战国时期,属韩。
秦代时期,属三川郡。
隋代时期 ,属阌乡县。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6月,分属张村区、阳平区。
1954年6月,属灵宝县。
1955年,阌乡区和阳平区合并为阳平区。
1956年6月,设中心乡。
1958年10月,阌乡乡和阳平乡合并为阳平乡,后改为东风公社。
1984年6月,公社改乡。
1987年3月,撤乡改阳平镇。
2005年10月,原程村乡并入阳平镇。
2011年末,阳平镇辖44个行政村:北阳平、南阳平、阌乡、坡底、张村、横涧、咀头、谢家庄、九营、乔营、下原、桑园、大湖、水峪、湖东、王埝、郎寨、中社、伍留、涧沟、东坡、西常、东常、裴张、沟南、北沟、强家、娄底、东营、大寨、徐营、庙底、上阳、香什、涣池、肖泉、秦南、麻沟、北社、姚王、南天、营田、苏南、程村,下设355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阳平镇辖44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荆山路南段。
阳平镇地处灵宝市西部,东与焦村镇相连,南依秦岭,西与故县镇毗邻,北濒黄河,行政区域面积279.91平方千米。
阳平镇地处华北地台南缘,南依秦岭,北濒黄河,地势南高北低。地形起伏,地表由山地、土堀、河川阶地组成。主要山脉有小秦岭山脉。
阳平镇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3.7℃,年平均降水量731毫米。
阳平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洪涝、大风、冰雹、霜冻。
阳平镇有耕地面积9.16万亩。
2011年末,阳平镇总人口97848人。总人口中,男性50058人,占51.16%;女性47790人,占48.84%。2011年,人口出生率9.18‰,人口死亡率6.05‰,人口自然增长率3.13‰。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674人。
截至2018年末,阳平镇户籍人口为74854人。
2011年,阳平镇完成财政总收入4499.9万元,比上年增长11%。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2000万元,增值税1100万元,企业所得税210万元,个人所得税15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2%、3.5%、3.9%、0.4%。人均财政收入1512元,比上年增长0.29%。农民人均纯收入7720元。
2018年,阳平镇有工业企业42个,其中规模以上38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9个。
2011年,阳平镇实现农业总产值4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农业增加值0.6亿元。
阳平镇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等。食用菌规模800万袋。
阳平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家禽为主。2011年,大牲畜存栏1300头,生猪存栏18000头,羊存栏2000只,家禽存栏7万羽。
截至2011年末,阳平镇有林地面积6.07万亩,累计造林3.8万亩,林木覆盖率27%。2011年,水果种植面积5178亩,产量132430吨,主要品种有苹果、桃子、葡萄等。2011年,大型农业机械3台(辆)。
2011年,阳平镇工业总产值达到201亿元,比上年增长17%,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2.1%。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2家,职工0.8万人,实现工业增加值1.85亿元,比上年增长17.5%。
2011年末,阳平镇有商业网点139个,职工402人。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0.72亿元,比上年增长29.8%;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0.089亿元,比上年增长30.1%。
2011年末,阳平镇有2家银行和金融机构开设了分行或设立了办事处;各类存款余额21亿元,比上年增长11%;人均储蓄8210元;各项贷款余额9.2亿元,比上年增长7.2%。
2011年末,阳平镇有幼儿园(所)12所,在园幼儿2761人,专任教师145人;小学19所,在校生5701人,专任教师309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4所,在校生2519人,专任教师368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374人,专任教师43人。2011年,教育经费达0.08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0.07亿元。
2011年末,阳平镇有各类科技人才6029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1280人,经营管理人才459人,技能人才327人,表村实用人才3963人。
2011年末,阳平镇有文化站1个,村文化大院44个。2011年末,广播喇叭39只,入户率100%,通响率97%;有线电视用户20348户,电视综合覆盖率99.6%。
2011年末,阳平镇有体育场地40处。11%的城市社区和95%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41%。
2011年末,阳平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50个,其中一级甲等医院2所,村级卫生所44个,镇区卫生所4个。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5.1万人次,住院手术398台次,出院病人0.37万人次。
2011年,阳平镇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0/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99.7%,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3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7.5万人,参合率97.9%;孕产妇死亡率0.1/10万。
2011年,阳平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0户,人数43人,月人均230元;城市医疗救助179人次,支出54376元;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85人次,支出32967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367户,人数3445人,月支出24.7万元,月人均71.5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869人。敬老院2所,床位55张(程村20张,阳平35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65917人,参保率99%。
2011年末,阳平镇有邮政局2处,镇区设有多家营业点,建有信号发射塔48座,信号覆盖全镇。
2011年末,阳平镇有变电站3座,其中110千伏变电站1座,35千伏变电站1座,10千伏变电站1座。供电线路总长736.75千米。其中10千伏安线路8条465千米,400伏线路234千米。220伏线路37千米。年用电量达4100万千瓦时。
阳平镇境内有陇海铁路、郑西铁路客运专线、连霍高速公路、310国道经过。
阳平镇因位于阳平河东岸河川平地,地势向阳,故称阳平集。
阳平镇境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阳平古文化遗址群1处;西坡遗址1处;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轩辕黄帝铸鼎原遗址群、阕乡秦人墓地2处。
荆山黄帝铸鼎原旅游区是国家AA级景区,也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河南省灵宝市西25千米处阳平镇境内,铸鼎原,因《史记》中“铸鼎于荆山下”而得名,是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奠定邦国、铸鼎铭功、驭龙升天的地方,也是海内外华夏炎黄子孙寻根祭祖、缅怀圣德、领略黄帝文化、上溯华夏文明起源的旅游观光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