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湘城遗址

更新时间:2024-08-28 09:38

阴湘城遗址,位于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马山镇阳城村,新石器时代城址,为屈家岭文化时期的重要城址,于1982年文物普查时发现。

历史沿革

1982年,文物普查时发现阴湘城遗址。

1983年,荆州博物馆与江陵县文物局对阴湘城进行了考古调查,确认是一处新石器时代至周代的遗址,并且有城垣的存在。

1991年冬,荆州博物馆在配合荆江大堤加固工程时,为确定阴湘城遗址的时代和文化内涵,对该遗址进行了历时4个多月的调查和试掘。

1995年3月至5月、1996年3月至5月,阴湘城遗址进行第二、三次发掘,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中日联合考古,做了详细调查、测绘、试掘等。

1997年至1998年1月,阴湘城遗址进行第四次发掘,继续解剖城垣、壕沟等。在东城垣西南部内侧开了一个大探沟,初步弄清了城垣、壕沟不同文化时期的厚度或宽度。

2000年10月至2001年1月,阴湘城遗址进行第五次发掘,在城东北发现屈家岭文化大型祭坛1处,以及大溪文化的壕沟局部。

遗址特点

阴湘城遗址发现有屈家岭文化时期的城址,东南及东北部较高,中部一条河沟将城分为东、西两部分。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东西长约580米,南北残宽约350米。北垣因常年受湖水冲刷,已不复存在。东、南、西三面城垣保存较好。为灰黄色土堆积,未经夯打,基宽约40米,顶宽约8米,高出地面约1~1.5米。城外东、南有护城河遗迹,宽约45米,深1~2米。城内文化层,一般厚约2.5米,局部深达3.5米以上。

根据城址的现状,无法确认城门的数量。在南城稍偏东处有一突出城墙之外的土台,东西长50米,西北宽10米,是原南城墙的一部分,且城外土台前面地势较高,可能为通往城内的道路,而土台应为南城门所在地。在城内偏西有一道南北向的宽约55米的大冲沟,深4.5米以上,大溪文化时期即已存在,且向北与城外的古河道相通,屈家岭文化时期该冲沟就成为城内与城外的水上通道。

东城垣在灰白色生土之上筑成,横断面呈梯形,内外坡度均较陡。墙体主要用灰褐色和黄色生土一层层交错筑成,在堆筑过程中作简单的夯实。城垣的构筑可分为两期。第一期城垣为屈家岭文化时期筑成,横断面量梯形,高约7米,外侧有护坡。推测城址的大体构架是这一时期形成的。第二期城垣是西周时期在原来城垣的基础上内外大规模加宽而形成的,仅南城垣似乎没有多少改变。

文物遗存

阴湘城遗址内清理灰坑174座,房屋基址13座、陶窑4座、瓮棺8座,有灰坑及稻田遗迹。出土遗物有陶器、石器、玉器、骨器等。其中漆木钺柄,是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唯一保存完好、色泽艳丽的一件漆木器。在东、西城垣内侧的壕沟出土大量陶片、草木灰、木棒、竹竿、篾席、草绳、植物茎叶和果核等,是已发现的最早手编竹箕、竹席。出土动植物可判明有鹿、猪、螺、河蚌、龟鳖、烤鲫鱼,有暗黄色稻穗,有荷叶、菱角、竹子、树枝树叶,有的叶子还是暗黄色的。出土陶罐、瓮、三足盘和响球(乐器或是警笛),有簇、钻、针、笄等,还有锸,玩具木陀螺,是现世界上最早的木陀螺。

文物价值

阴湘城遗址屈家岭文化房基的发现,为研究当时居住形式、建筑结构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大量的大溪、屈家岭文化稻谷的出土,为研究长江中游地区稻作农业的起源和发展及当时稻谷产量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例证。

保护措施

2001年6月25日,阴湘城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阴湘城遗址及周围一定范围。四至:古城垣四周各向外延伸100米。

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四至为界,四周各向外延伸200米。

荣誉称号

2022年1月,阴湘城遗址入选“湖北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旅游信息

阴湘城遗址位于位于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马山镇阳城村。

自驾:从荆州城新北门出发,走318国道,过万城,上桥右转经大堤前行,过堆金台,直到北湖村牌子,再前行约1千米,左侧就是阳城村,行约500米,就是阴湘城南垣。全程约40千米,1小时左右到达。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