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01-26 18:28
阴虚体质就是由于体内津液精血等阴液亏少,人体阴气不足,滋润、制约阳热的功能减退,致使阴不制阳,而出现燥、热、化气太过等阴虚内热表现。由于阴虚体质的人体液亏损,机体得不到相应的濡润滋养,所以这类人多表现出消瘦、面色偏红、口干舌燥、喝水多而不止渴等一派干燥不润的症状。
《素问·调经论》:“帝曰:阴虚生内热奈何?岐伯曰: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也就是说阴虚是产生内热的根本原因,阴虚体质之所以会产生内热,关键是因为阴虚的人劳倦之后形气衰少就会损伤脾胃,脾气不能运化水谷,上下不能通达,饱食之水谷则会郁于胃中而化热,而肺居于胸中,胃热上熏于肺所以就会产生肺热。
由于人本身就是一个自然的新陈代谢过程,所以到了四五十岁的时候,特别女性更年期这个阶段,体内的阴气减少了很多,由于“阴虚生内热”所以就会出现这种表现。阴虚的人阴津亏少,体液和油脂分泌不足,身体呈缺水状态,所以会感觉到哪儿都发干、手足心热、心烦易怒、睡眠不好。
针对这种阴虚导致的虚火,最根本的是要滋阴,比如说多吃一些银耳、甲鱼、莴笋、黑芝麻等滋阴的食物。尤其要注意“秋冬养阴”,居住环境宜安静,运动锻炼应重点调养肝肾,如可经常打太极拳、八段锦、固精功、保健功、内练生津咽津的功法等。最好每天坚持推腹,双手相叠在肚脐上顺时针按揉,或是从上到下推,由于腹部有很多的经脉,尤其是任脉在腹部正中线上,它是“阴脉之海”,所以阴虚体质的人群,通过推任脉和腹部的一些穴位,效果会很明显。
其实,人的健康全赖于阴阳平衡,如果阴阳失衡,二者不能相辅相成,就会产生各种健康问题。《素问·生气通天论》载:“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也就是说,阴藏精于内,并且不断扶持阳气;而阳气则护卫于外从而使体表固密。如果阴不足以制约阳,阳气过于亢盛,就会使血脉流动加快,如果这时再受一点热邪就会使阳气更加亢盛而发为狂症。这也说明了阴虚体质的人,阳气亢盛不耐热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还说:“阳胜则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俯仰,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能冬不能夏”。气促,无汗,发热,口干而烦闷,腹胀满,耐受冬天而不耐受夏天等阳气亢奋的现象。由于阴虚阳盛,所以就会出现虚火造扰不宁的症候,这也正是阴虚体质的人很容易出现的病理表现。
《黄帝内经》中不但指明“阴虚则内热”,同时又说:“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并且“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更进一步说明了阴阳的互根性。阴虚必然阳亢,阴虚体质的人要达到阴阳平衡的状态,却不能损阳,而只能滋阴。其实人的身体机能在实际生活中使阴和阳处于一种相对平衡中。在相互支持和代偿中维持一个相对的平衡。比如说我们用一凉一热两杯水来维持阴阳的平衡,如果凉水损失了,热水自然相对多了,但这种多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增加。因为“独阳不长”,身体为了重新达到平衡就会减少热水,这个时候无论你减少还是增加这杯热水都是不对的,你该做的是想办法让这杯凉水增加,这样才能重新达到应有的平衡。
阴虚体质的人大多性情急躁易怒,所以首先注意精神调养,养成冷静、沉着的习惯,闲暇时多听悠扬音乐有利于调整情绪。另外,熬夜、工作紧张、剧烈运动、酷热环境都会加重阴虚体质的偏颇,出现明显不适,所以起居规律对阴虚体质的保健非常重要。在饮食上要多些吃清淡食物。如果有条件,可以多进行足浴和脚部按摩,这样利于镇静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