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3-22 10:40
阿克塞尔·施普林格Axel Springer(1912——1985)联邦德国最大报业主,施普林格出版集团主持人,欧洲最大的报纸出版商。1948年创办《汉堡晚报》,借助早年充任记者、编辑、编辑部首脑和发行方面的全面经验,刻意经营,使之成为汉堡规模最大的报纸。他创办的《图片报》,1968年发行量达450万份,为西欧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出版报刊还有《星期日图片报》、《星期日世界报》、《柏林日报》、《柏林晨邮报》,以及最大的广播电视杂志《听》等。
梦想成为歌唱家的德国报业大亨 施普林格于 1912 年 5 月 2 日出生于经济活跃,市民气息浓厚的港口小城阿 通纳(现为汉堡辖区) 。父亲海因里希·施普林格于 1924 年成为当地报纸《阿通 纳消息报》的拥有者。母亲则是一个感情细腻的文艺爱好者。宏观上良好的市民 环境和微观上殷实的家境以及母亲的艺术熏陶使得年幼的施普林格梦想成为像 红极一时的男高音理查德·陶贝尔一样的歌唱家。 而父亲却希望把唯一的儿子培养成自己的接班人。 最终他还是屈从了父亲的 权威,于 1934 年成为《阿通纳消息报》体育和经济版块的编辑。进而在战后德 国的废墟上筑建起了令父亲瞠目结舌的报业大厦。
1946 年 3 月施普林格从英占领当局获得西北德意志广播报出版许可。其由 于西北德意志电台是当时英占区最为重要的大众媒介而获得了广泛的市场。 1946 年 6 月他又取得了西北德意志电台广播电视节目杂志的出版许可, 这就是在 1950 年 8 月销售量就突破一百万的《倾听》杂志。它们的成功为施普林格报业大厦打 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凭借雄厚的经济基础施普林格在 1948 年 10 月 14 日如愿以偿出版了自己的 第一份日报《汉堡晚报》 。借此在汉堡站稳了脚跟。 事业蒸蒸日上的施普林格乘胜追击,于 1952 年 6 月推出了自己的天才之作 《图片报》 。这份非政治性的街头小报面向刚从战争的阴霾中走出来,无意关注 严肃政治的民众。1953 年 9 月的日销售量就高达 130 万份。也正是这份报纸使 他的影响从汉堡扩展到鲁尔区,巴伐利亚,并以《星期日图片报》的形式入驻柏 林。至此他当之无愧地成为了德国大众媒体之王。 除此之外, 他还从英占政府手中买下了 《世界报》 、 《星期日世界报》1960 等。1960 年掌握了著名的柏林乌尔施泰因出版社 83%的股份,将《柏林日报》以及《柏林 晨报》收到旗下。施普林格在出版的道路上达到了父亲难以企及的高度。
受家庭环境等的影响施普林格对政治一直保持着距离,也从未加入任何党 派,一直到 50 年代中期他旗下的报纸仍保持着各自独立的,不听从于任何党派 的非政治性风格。但之后错综复杂的局势却使他无意中成为了一名政治人物。和大多数人一样,50 年代中期之前施普林格对两德的迅速统一充满了信心, 但康拉德·阿登纳政府一系列融入西方大家庭的举措眼看使统一渐行渐远。 这促使施普林格, 这个实力雄厚, “自视甚高” 的出版商于 1958 年 1 月毅然飞往莫斯科, “代 要 表德国大多数人”同赫鲁晓夫商讨统一问题。而他在赫鲁晓夫面前微小的分量可
想而知,这个事业上一帆风顺的上帝的宠儿在他“最重要的政治经历”上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挫败。 不管出于何种原因,莫斯科铩羽而归之后,尤其是同年 12 月赫鲁晓夫发出 柏林最后通牒之后, 施普林格旗下的报纸开始将矛头直指民主德国和苏联。 1957 年夏天东德逃亡人数只不过会在短小的报道后面标识出来,而 1958 年夏天则能看到诸如‘你为什么逃往西德’ ‘反对通行禁令’等醒目的大标题” 。同时他旗下 的所有报纸一直到 1989 年 8 月 1 日在提到民主德国时一律在其简称 DDR 上加 双引号。而他在统一问题上的坚定立场最终在 1967 年制定的施普林格出版集团四原则中作为第一条得以确定,即“无条件地支持德国以和平方式重新统一与自 由” 。他还于 1966 年 10 月紧靠柏林墙建成了高 19 层的新出版大厦,以此来警戒 人们不要忘记统一的梦想…… 施普林格以自己的方式涉足了德国统一这一重大政治事件。然而历史总叫人 无奈,这位浪漫的统一梦想家在 1985 年与世长辞,此时距离柏林墙的倒塌只有 区区四年之遥。
保守,追求稳定的施普林格本无心参与政治,却在 1967 到 1977 这动荡的十年里成为了一系列政治运动的目标人物。 首先施普林格集团在德国报业市场上压倒式的优势招致了反对现有体制,反对权威的学生的抗议。而这些报纸偏右保守的报风更是不能被左翼学生接受,它 们甚至在报道中称抗议学生为“制造恐怖的人” ,这成为一系列反对施普林格运 动的导火索并在 1968 年 4 月 11 日大学生运动领袖鲁迪· 杜茨克(Rudi Dutschke) 遭枪击后达到高潮。他们认为施普林格的报道才是真正的幕后凶手, “把施普林 格赶出柏林” 、 “施普林格是杀人凶手” 、 “图片报参与了枪击” 等横幅广见于街头。其次他还受到了以“四七社”为代表的左翼知识分子的抨击。1968 年 4 月 13 日海因里希·伯尔等人针对杜茨克事件发表了“十四人声明” ,对施普林格集 团扭曲事实的报道进行了批判并呼吁对其在政治、经济、出版领域巨大的操纵力 进行公开讨论; 以君特·格拉斯为代表的四七社成员在 1967 年 10 月的年会上签 署了反施普林格决定(Anti-Springer-Resolution),呼吁作家、出版界人士、科学 家等对施普林格集团的所有出版物进行抵制; 除了和施普林格集团进行正面交锋 以外左翼作家也通过自己的作品对其进行了尖锐的抨击, 最具代表性的当属伯尔 1974 年出版的中篇小说《丧失了荣誉的卡特琳娜·布鲁姆》 ,它含沙射影地批判了《图片报》捏造事实,煽动民众,导致暴力冲突的现象。 进入 70 年代之后施普林格继续成为激进左翼恐怖组织红军旅(Rote Armee Fraktion)的暴力攻击对象,1972 年 5 月 19 日他们用炸弹袭击了施普林格集团 在汉堡的办公大楼。而他本人也被列入红军旅的死亡名单,以至于不得不雇用贴身保镖来确保自己的人身安全。 保守,注重秩序,追求和谐的施普林格就这样在那个要求变革的时代身不由 己的从一个受人艳羡的出版大亨成为了政治风暴里的浪尖人物, 成为了政治运动的“牺牲品” 。
在另外一个对于德国具有特殊意义的政治话题即以色列问题上,施普林格同 样是出于非政治的目的在促进德国和以色列和解的问题上做出了自己非同小可的贡献。尽管自己没有亲身参与战争,他却以“上帝的选民”的身份呼吁德国要 “坚定地站在以色列一边, 这个国家的建设者的父母及兄弟姐妹曾遭到德国人的 屠杀” ,时刻不忘提醒“德国为此要承担永久的责任” ,而他自己也始终不渝地以 各种方式“赎罪” 。 从 1966 年 6 月的首次以色列之行一直到 1985 年去世, 改善德国和以色列的 关系成为施普林格除追求德国统一之外的第二个关注重点。他首先对耶路撒冷的 建设提供了物质上的支持, 其中包括捐建一所医院以及以色列国家博物馆内的艺 术与考古收藏室等。 而自己的报纸对以色列的支持则通过该集团四项原则中的第二条,即“促进犹太人和德国人的和解,同时支持犹太民族的生存权利”得到了保证。 对以色列作出的贡献给他带来了不少荣誉,比如他在 1983 年被授予“耶路撒冷的守护者”荣誉称号等。前耶路撒冷市长泰迪·科勒克(Teddy Kollek)称他 为 “我们可以拥有的最忠实的朋友。 在耶路撒冷博物馆旁边人们则以他的名 ” 字命名了一条街道,以此来纪念这位“以色列在国际社会应有地位的捍卫者,耶路撒冷的荣誉市民” 。 尽管在他看来自己所做的一切只不过是出于纯粹的宗教原因以及“赎罪”心 理, 但他却因此被看做是继政治家阿登纳和施特劳斯之外第三个对以色列最重要的德国人,可以说是位名副其实的“没有头衔的政治家” 。
令人错愕的是,老年的施普林格不可救药地沉迷在了星相上。他供养了一批专门为他服务的占星师,其中有一位叫伊娜 ·黑策的老妇人。施普林格非常信任他,甚至将他的报业王国的开拓方向也全权交付在伊娜身上,当时引起了那些为他工作的精英们的一阵恐慌。而伊娜也因为施普林格的信任,从此过上了衣食无忧甚至于富婆的生活。Rx+p.
施普林格最后的死亡,据说也是因为信任占星师而拖延了救治的时间。所以,在追悼会上,他的一位生前好友伤心而悲愤地说:“即使我的狗生病了,我也不找他们医治!
阿克塞尔·施普林格,这位怀揣歌唱家梦想的出版商的儿子,最终在父亲为 自己设计的职业道路上达到了父亲难以企及的高度。 而不想涉足政治的他确是试 图去影响德国统一的问题, 七十年代动荡时期又身不由己地成为了众矢之的, 六、 而在以色列却以实际行动得到了人们的肯定。 他所生活的时代和他庞大的事业决 定了他可以不直接踏入政坛,却无法和政治彻底划清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