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8-31 10:54
阿克拉(英语:Accra;契维语:Nkran)是加纳首都和最大港口城市,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建有本国唯一国际航空港科托卡国际机场。位于国境东南部,濒几内亚湾。非洲最靠近0°经线和0°纬线的大城市。面积约173平方公里,人口约250万。
黑蚂蚁并被用以称当地居民。1877年英属黄金海岸首府迁到这里对阿克拉发展有重要影响。1898年成立阿克拉市政委员会。1909年因修建铁路而迅速发展。1920至1930年对城市进行了系统的规划。城市沿海岸东-西延伸24公里,南北最宽处13.7公里。
阿克拉地处阿克瓦皮丘陵地带的一个小盆地内,不过几经沧桑,如今已经无法辨认出这个小盆地了。
阿克拉是一座已有500多年历史的城市。15世纪末,欧洲人来到阿克拉附近海岸地带的时候,阿肯族和加族居民已在这里建起村庄,定居下来,并把这个地方称为“恩克朗”。在阿肯语里,“恩克朗”意为“黑蚂蚁”,据说当年村庄周围有很多黑蚂蚁筑的蚁冢。历史上,葡萄牙人、荷兰人、瑞典人、丹麦人、英国人先后到达这里,实行殖民统治,展开贸易竞争,掠夺当地资源。到1876年,英国殖民总部从西面海岸的边角堡迁移到阿克拉,这座城市便成为“黄金海岸”殖民地的首府。从此以后,阿克拉便成为加纳的政治和经济中心。
1957年3月,这个国家宣布独立,将原来的国名“黄金海岸”改为加纳,并于1960年7月宣布成立共和国,阿克拉也就成为加纳共和国的首都。在城市东南角海滨,耸立着一座白色古城堡,即克里斯琴博堡,昔日为殖民总督府,如今是总统官邸。在克里斯琴博堡附近还有葡萄牙修建的詹姆士堡和荷兰人修建的克勒弗吉尔堡(后改称乌舍尔堡),因这两座城堡是专门用来关押奴隶的,俗称“奴隶城堡”。城堡背靠大海面对大陆,城墙很厚,堡内有巨大的地下室,地下室里有出海的通道。在奴隶贸易盛行的200多年时间里,不知有多少贫苦的非洲人从这里被运到美洲大陆沦为奴隶,也不知有多少人因不堪折磨而惨死在城堡里。这里曾经多次发生奴隶暴动事件,奴隶们也曾一度占领过这几座城堡,但后来都被血腥地镇压下去了。可以说,城堡的每一块砖、每一块石头上都沾满了非洲人的鲜血。
克里斯琴博堡对面有一条大街被称为“2月28日路”,这里曾于1948年2月28日爆发了英国殖民当局屠杀加纳退伍军人的震动非洲的阿克拉事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7万加纳人被英国人征去,在英国军队服役。战争结束后,他们复员了。1948年2月28日,数百名复员军人为了要求英国殖民当局实现其在战前保证复员军人的生活和工作的诺言,在大街上举行游行示威。殖民当局竟下令开枪射击,当场打死3人,打伤数人。消息传开,阿克拉全城群情激愤,又举行了空前的群众性示威,殖民军警又一次实行镇压,打死29人,打伤237人。殖民当局的暴行,激起了加纳全国的斗争怒潮,从城市到乡村,到处是游行的队伍,人们散发传单,发表演说,捣毁英国人的商店,袭击警察署和监狱,前后持续一个多月。这次斗争为争取加纳独立奠定了基础。9年后,加纳获得了独立。
加纳独立后,为了让子孙后代永远记住这个为争取独立与自由而付出鲜血的日子,将这条大街命名为“2月28日路”。
加纳首都和最大港市,位于加纳国境东南部几内亚湾沿海。阿克拉位于国境东南部,濒临几内亚湾,老市区在西部,环绕科来潟湖分布。这
气候干热,年降水量723毫米 ,年均气温在26℃以上,气温年、日较差小。5~10月为雨季,11~4月为旱季。西南部平均年降雨量2180毫米,北部地区为1000毫米。典型热带气候,平均温度 21-32°C,雨季:三月至七月、九月至十月;干热夏季:十一月至三月。最高温度23-31℃(3、4月),最低温度22-27℃(8月)。
诸如黄金、钻石、铝矾土、锰等储量均居世界前列,此外还有石灰石、铁矿、红柱石、石英砂和高岭土 等。
加纳森林覆盖率占国土面积的34%,主要材林集中在西南部。
黄金、可可和木材三大传统出口产品是加纳经济支柱。
人口约110万,居民以当地加族人和阿肯、埃维族移民为主,其余多为尼日利亚和多哥人。居民中农业人口占4.5%(从事渔业和农业);工业人口占28%;44%的人口经营商业和运输。基督徒占人口大半。
现行宪法于1992年4月26日由全民公决通过。宪法规定,加纳是一个民主国家,致力于实现自由和公正,尊重基本人权、自由和尊严;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武装部队总司令,任期4年,可连任一届;内阁由总统任命,议会批准;议会需在通过法案并得到总统同意后方可行使制宪权;司法独立,有解释、执行和强制执行法律的权力。议会实行一院制,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有立法和修宪的权力。议员经全国选举产生,任期4年。
公路:总长3.94万公里,公路担负着货运的98%,客运的97%。
铁路:总长1267公里,连接阿克拉、库马西和塔克拉迪,主要担负大批量商品,如锰、铝矾土、木材和可可运输。
水运:主要海港有特马港和塔克拉迪港。特马港是非洲最大的人造海港,年吞吐量500多万吨,主要处理进口物资;塔克拉迪港年吞吐量120万吨,主要处理出口物资。
空运:首都阿克拉有国际机场,有15条航线可直飞欧洲、美国、南非和西非各国。加纳航空公司发展较快。塔克拉迪、库马西和塔马里间开设国内航班。但是2004年该公司被清盘停止所有业务,而阿克拉经由埃塞航空公司,从此中国与阿克拉之间的经济联系和客货运量与日聚增。
港口信息
港口中文名: 阿克拉
港口英文名: AAKRA
所在国家: Republic of Ghana
经纬度:北纬5°33', 东经 0°15'
时差: -1:00
锚地: 59-18-30N 04-57-30E
海图号: 2304
详细介绍: SAME AS AKRA
1、恩克鲁玛陵墓
恩克鲁玛陵墓为加纳第一任总统克瓦米·恩克鲁玛的陵墓,恩克鲁玛是加纳共和国的缔造者、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先驱,被誉为“加纳之父”。恩克鲁玛一生提倡泛非主义,主张以非暴力方式统一非洲,建立非洲合众国。他是非洲统一组织创始人之一,主张成立非洲最高统帅部来处理非洲大陆出现的危机。他还提出了“没有经济独立,政治独立也不能完成”的著名论断。为铭记恩克鲁玛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在他当年宣布加纳独立的地方,1992年为他修建了规模宏大的陵墓。恩克鲁玛陵墓位于阿克拉市区,占地约4公顷。陵墓四周建有半人高的围墙,四周树木繁茂,含青吐翠;园内绿茵茵的草坪,平展展地铺垫在喷泉水池两边。陵园中央矗立一座规模宏大、造型独特、肃穆庄重的浅褐色大理石陵墓。加纳近代史上的伟人恩克鲁玛就长眠在这座陵墓下,他的塑像设立在陵墓前,雕像正面是两个喷泉水池,水池中的黑人雕塑吹着乐器。
2、沃尔特大阿克拉中西部地区的要塞和城堡
沃尔特大阿克拉中西部地区的要塞和城堡建立于1482至1786年间,沿着凯塔和贝因之间的加纳海岸建成,是葡萄牙人在他们的大航海探险时期横贯世界时所建立的贸易路线上遗留下来的痕迹。这些要塞是人类历史上戏剧艺术的的具体见证,同时也是作为世界上进行贩卖奴隶交易最为频繁的见证场所之一。如今,大炮加农炮依然直指大海的景观会勾起人们无限的遐想,幻想着当时一幕一幕的探测、揭秘甚至于发生了惨不忍睹的事件等等各种惊心动魄的场面。其中埃尔米纳城堡是迄今所知的在热带地区建造的最早的欧洲建筑物。它建于1482年,是由葡萄牙人在早期的世界探险中建立起来的。这座巨大的堡垒内部坐落着非洲次撒哈拉大沙漠地区的第一座哥特式大教堂。
3、黑星广场
黑星广场也叫独立广场,是阿克拉的一个公共广场,广场坐南朝北,面积很大。1471年,加纳开始沦为欧洲国家的殖民地,1957年3月6日,加纳正式宣布独立,1960年7月1日加纳共和国正式成立,黑星广场就是为了纪念加纳的独立而建立的广场。在黑星广场首先看到的是加纳旗杆组成的弧形构图,十分漂亮,然后看到的就是代表加纳独立的独立拱与无名烈士纪念碑,独立拱给人的感觉像是模仿凯旋门,门上面是黑色的五角星。无名烈士纪念碑前面有一个红色火盆,每次祭奠的时候都会把前面这个红色的火盆点燃,此外,还有一个黄色的拱形建筑,造型十分独特,共有三层,主席台在建筑的第三层,主席台由三根弯曲的拱柱作为主要结构,风格十分有特色,背后就是茫茫大海,站在这个上面,气势很壮观。
4、加纳国家剧院
加纳国家剧院是于1990年由中国政府提供贷款开工援建的,作为礼物送给加纳。国家剧院总占地面积155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1111896平方米,共分为A、B、C、D四个按不同功能分类的大建筑区及各类附属建筑,是一所设施完备的多功能剧场。该剧院于1992年底竣工并投入使用,是加纳的标志性建筑,其独特且具美感的外观造型使其成为阿克拉城市形象的代表。加纳国家剧院包括有观众大厅、坚固美观的舞台区和排演厅、贵宾接待室、喷泉等。10余年来,该剧院在加强中加两国人民文化艺术交流、丰富加纳人民文化艺术生活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5、加纳国家博物馆
加纳国家博物馆位于阿克拉,是加纳博物馆和纪念馆管理局管辖的6个博物馆中最大最古老的博物馆。博物馆于1957年3月5日对外开放,其开馆仪式是加纳独立日庆祝的一部份。博物馆的展品多种多样,可以分为考古收藏、人种学收藏和精细工艺品三部分,考古收藏品收藏了从石器时代至近代的考古发现,其中固定展览品有首领徽章、加纳本土乐器、玻璃粉、传统纺织品、凳子和陶瓷等,此外,还有从其他非洲国家交换过来的物件,比如说南非的面具、祖鲁木头装饰等。加纳国家博物馆还收藏了一些现代加纳绘画作品,包括油画、粉蜡笔画、丙烯画、水彩画、抽象拚贴画等。博物馆现存有加纳部族酋长文化、奴隶贸易史、民族传统手工艺及非洲乐器等历史和文化展品。为迎接加纳50周年大庆,2007年刚进行过整修。
6、马克拉市场
马克拉市场是加纳首都阿克拉最知名的市场,也是加纳最繁忙的市场之一。市场非常拥挤,人来来往往不间断,这里的商品也按种类分成了不同的区域。由于市场规模比较大,一不小心就会迷路。来到马克拉市场,会发现市场上几乎全是妇女,没有男人的身影。这是当地政府的一项政策,主要是为了提高妇女的生活水平、经济能力和安全,而特意成立的女商贩市场。她们是市场的主导力量,出售新鲜的农产品、进口食品、衣服、帽子、珠宝首饰、鞋子、药品以及锅碗瓢盆等。物品种类繁多,样式各样,很多都是没有见过的,这些小贩都很友好,而且商品物美价廉,可以选择买一些新奇玩意带回去。
7、阿克拉体育场
阿克拉体育场是一个多功能、多用途的体育场,一般作为英式足球比赛的场地,可同时容纳4万观众观看比赛。2004年,阿克拉体育场被改名为Ohene Djan体育场,因为加纳的第一任体育总监叫Ohene Djan,但是这次改名引起了重大争议,他们认为体育场代表的是阿拉克这个城市,是阿拉克市的代表建筑,是阿拉克的荣誉,而不是Ohene Djan一个人的。于是,在2011年6月16日,体育馆的名字重新换为原来的“阿拉克体育场”。 在2000年非洲杯中,阿克拉体育馆共举办了9场赛事,作为2008年非洲国家杯足球赛的举办场地,阿克拉体育场进行了修复、加固和现代化建设来符合国际足球联盟的标准
8、拉芭迪海滩
拉巴迪海滩位于阿克拉郊区,是加纳最热闹、最繁忙、游人最多的海滩,也是众多海滩中最洁净的,吸引了不少游客。节假日和周末经常有雷鬼、嘻哈、鼓乐和舞蹈表演。
9、赛山自然保护区
赛山自然保护区建立于1962年,占地面积52平方公里,位于阿克拉的东北部,距离阿克拉50公里,保护区内有5座连绵的山脉,其中最高的山可达290米。赛山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这一地区的动物而建立的,这里的气候非常适宜动植物的生长,为动植物的繁衍生息提供了有利条件。赛山自然保护区内有175种鸟类,31种哺乳动物,13种爬行动物,其中哺乳动物包括非洲水羚、侏羚、灰羚、麝猫、东非狒狒、绿长尾猴、白鼻长尾猴等。保护区内树木繁茂、溪水潺潺,动物之间和谐相处。
10、阿克拉国际会议中心
阿克拉国际会议中心位于加纳的首都阿克拉,由于其规模比较大,所以成为加纳最知名的活动场所之一。国际会议中心的主会议厅可容纳1600人,是加纳最重要的会议厅,世界各国的领导人经常汇聚于此召开重要的国际会议。中加建交50周年图片展就是在阿克拉国际会议中心开幕的。2009年7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在阿克拉国际会议中心参加加纳会议,并发表演讲。阿克拉国际会议中心附近有一系列的知名建筑物,包括有加纳国会、阿克拉体育馆,此外,还有知名的黑星广场等。
1481年3月一名叫埃尔米纳的葡萄牙人,时任葡萄牙殖民舰队司令的他率一支部队和600名建筑工匠经过3 个月的海上颠簸在这里登陆并将此地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为“埃尔米纳”。1482年埃尔米纳开始大兴土木修路筑堡据说因工程浩大施工条件艰苦不得不劫掠上千名黑人在工地昼夜劳作。燥热的天气、不堪忍受的重负和饥渴使大批黑人不时在工地倒下。殖民主义者将尚有一息生命的倒下者强行抛入大海。埃尔米纳堡其实是用无数黑人的血泪和尸骨堆积起来的。从此以后欧洲一批又一批殖民者和冒险家蜂拥而来他们先是掠夺黄金后来就疯狂地进行奴隶贸易这座城堡演变成奴隶市场因此人们把它称为“埃尔米纳奴隶堡”。
埃尔米纳堡呈长方形主楼为四层中间耸立着八角形塔楼。主楼两侧有6个卫星方棱堡构成一个防御体系。在城堡上排列着俯视海面和埃尔米纳镇居民区的大炮。院内有仓库、军火库和瞭望哨所还凿有备急用的深水井。城堡三面临海一面环墙墙外被约3米深、6米宽的壕沟隔离上架吊桥。进入奴隶堡大门首先看到广场内两侧的一溜小牢房。牢房的门上以粗大的铁钉钉着,铁皮门楣上有一个黑人男子头像浮雕。这是死囚牢房,里面窄小、阴暗、潮湿,凡敢于反抗的奴隶都被关进此牢。这里还陈列着当年带刺的十字形铁枷,凡被抓来的奴隶不论男女老少,只要稍有反抗,就被戴上铁枷,戴上后,人是无法躺卧的,不然铁钩就会刺进皮肉,导致鲜血直流,只能硬挺着,昼夜站立,直至被折磨至死。在男牢不足60平方米的空间内,最多时竟关押了400多个奴隶,只有碗口大的透气孔,使牢内空气污浊不堪、令人窒息。古堡二层的天井四周都是关押女奴的地方,在天井石板地上,有两只粗大的铁环,这是专门惩罚那些不顺从殖民者玩乐的女奴用的。殖民者看中的女奴,就被带到楼上的浴池净身,然后任意蹂躏,女奴稍有不从,便被绑在这里让烈日暴晒,任蚊虫叮咬,直至被折磨而死。地牢的上面,有一座厅堂,这就是当年的奴隶市场。奴隶在这里如同货物和牲口逐个被交易论价:有的代价是一小袋子弹,有的是几瓶酒,等成交后凑满装船人数,就被驱赶上船卖到异国他乡。当时每年从这里运出的奴隶约为1万名。 在古堡东北角一处,地牢的深处有一条低矮狭长的通道,出口处直通大海。据说每当海水涨潮时,奴隶们就在殖民者皮鞭的驱赶下艰难地蜷缩着身子,通过三四丈长的暗道,被押送上船开始漫长的海上漂泊。据不完全统计,持续400年的奴隶贸易使非洲损失人口达1.5亿人之多。
重要的可可豆、金刚石市场。工业有炼钢、纺织、水泥、锯木、金属工具、可可加工、橡胶等,为阿克松博-特马动力工业区的重要中心。附近有锰矿开采。铁路通塔科拉迪、库马西和特马。公路四通八达。建有本国国际航空港科托卡机场。因拍岸浪障碍,货物装卸主要利用东27公里处的外港特马。著名的旅游中心。
随着工业的发展,迅速形成一个大都市区。有金属加工、炼铝、炼钢、水泥、炼油、橡胶、木材加工、纺织等工业,其中著名的特马炼铝厂是沃尔特河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重要交通枢纽,西非重要航空港,市区东北建有科托卡国际机场。特马为其外港。全国重要文化中心,有国家博物馆、中央图书馆、加纳大学、加纳科学与工业研究委员会、艺术与科学 院以及各种文娱场所。建有独立拱门的黑星广场为仪典举行地。
中心商业区高层建筑集中,商业机构有加纳银行、西非标准银行和贸易、保险公司等;公共设施有社区中心和阿克拉中央图书馆等。行政区设有政府各部、沃尔特河管理局总部和市议会等。工业区内建有汽车装配厂、服装厂和其它工厂。
这里曾是当年殖民主义者贩卖奴隶和掠夺黄金、象牙的中心,城市由此不断向东、被扩展。独立以后,随着市区东面27公里处特马深水港和市北面沃尔特河阿科松博水利枢纽工程的修建,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并成为全国最大的工业中心。
阿克拉最繁华的地段在老市区以东,包括自由大街、独立大街两条南北干道和滨海的二月二十八日路,商业、金融、保险、贸易等大公司,议会、政府等机构,以及文化、娱乐中心,都集中在这一代。附近滨海的黑星广场为仪典举行地,建有独立拱门,是全市人民集会的场所。室内许多房屋以铝皮盖顶,银光闪闪,成为城市景观的一大特色。
加纳盛产可可,是世界上最大的可可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可可的产量占世界产量的13%左右。
加纳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农作物有玉米、薯类、高粱、大米、小米等,主要经济作物有油棕、橡胶、棉花、花生、甘蔗、烟草等。加纳工业基础薄弱,原材料依赖进口,主要工业有木材和可可加工、纺织、水泥、电力、冶金、食品、服装、木制品、皮制品、酿酒等。自1983年开始实行经济结构调整后,加纳经济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1994年联合国取消加纳最不发达国家称谓。
当地时间2021年9月2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阿克拉获得2023年“世界图书之都”称号。
教育
有列贡大学、科学院、博物馆、植物园等。
2019年10月10日,阿克拉获得C40城市“全民参与”奖。
2019年12月26日,位列2019年全球城市500强榜单第156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