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齐博尔德·麦克利什

更新时间:2024-10-30 21:24

阿齐博尔德·麦克利什(Archibald Macleish)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的格伦克城,诗人。

早年经历

阿齐博尔德·麦克利什(Archibald Macleish)1892年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的格伦克城。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从霍契斯学院毕业后,他便进入耶鲁大学学习,毕业时二十四岁。之后他又入哈佛法律学院。一年后成家,1919年从哈佛大学毕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曾在法国服役,先在医院工作,后来又到了野战炮兵部队。回国后曾在哈佛大学教法律,并在波士顿开律师业,直到1923年他决定去法国居住。

创作经历

此时他已经发表了十四行组诗《夏日之歌》(1915)。并由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他的一首获奖诗。1917年他的第一部完整的诗集《象牙之塔》问世。在侨居国外期间他写下了《幸福的婚姻》(1924)、《一钵土》(1925)、《月亮上的街道》(1926)、一部名叫《努波代地》的诗剧(1926)和《麦克利什的汉姆雷特》(1928)。这些作品由于盲目地受到外来的影响,特别是庞德、艾略特以及法国象征派的影响而被削弱了。他开始越来越关切人们对于当代生活的各种态度以及这种生活对有创造性的诗人所产生的影响。然而,这在他的诗中并没有起到足以掩盖他在技巧上的某种肤浅的重要作用。

麦克利什在大萧条即将到来的时候回到了美国。在随后的十年中他努力创造一种更接近日常口语的不同音域的诗歌语言。

1929年他到墨西哥旅行,为他的史诗《征服者》(1932)收集素材。这部史诗后来获得了普利策奖,并为他赢得了他后来获得许多的荣誉学位。他曾在《财富》杂志社工作过。1939年至1944年任国会图书馆馆员。他从事过新闻记者工作,因而使他能够周游美国。他曾为《财富》杂志撰写过一些政治和社会题目的文章。在这期间他写了一本抨击自己同代人的书《不负责的人》(1940),指责他们有意摆脱在他看来是他们的社会责任。在《诗歌与经验》(1961)一书中,他进一步发挥了这个论点,主张诗歌为社会服务。

获奖情况

《诗集》(collected Poems,1952)一书为他带来了第二个普利策奖、国家图书奖和博林根奖。而他根据《圣经:约伯书》又为他赢来了第三个普利策奖。从哈佛大学退休后,他还在阿莫斯特学院担任了4年的辛普森讲座讲师,并以一部以罗斯福夫人为题材的电影剧本再次获得一项艺术界的最高荣誉:奥斯卡奖。麦克利什1982年4月在波士顿去世。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