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姆斯特丹防线

更新时间:2024-06-01 19:24

阿姆斯特丹防线是一个超过135公里的要塞环。这条防线建于1883年至1920年之间,由42个设于距中心10-15公里的要塞,以及战时容易遭洪水的低地组成,为了保护国家要塞而建立。除了防御工事外,这个要塞环还由设计复杂的堤坝、水闸、运河和防洪圩田系统组成。在中世纪,荷兰人利用洪水建立了他们的防御系统,就是说,如果有人发动袭击,荷兰较低的低地地区可能会被淹没,使该地区无法通行。

世界文化遗产

基本资料

遗产名称:阿姆斯特丹防线

英文名称:The Defence Line of Amsterdam

入选时间:1996

遴选依据:文化遗产 (ii)(iv)(v)

地理位置:N52 22 28 E4 53 35

遗产编号:759

遗产描述

位于荷兰的阿姆斯特丹防线由环绕阿姆斯特丹的系列低地水网和要塞组成,建成于1883—1920年之间,建立在一些洪水多发区(淹没地带)上,有三十六个堡垒,两个海岸线堡垒,两个贸易堡垒,三个炮台,两个永久性海岸炮台,两个临时性海岸炮台。并配有大炮用来防洪,还设有水渠和水闸系统。此防线在阿姆斯特丹四周延伸135公里,是一座为控制水量而建成的防御工事。战争爆发时,守军打开闸门引入海水,形成一片片分割陆地的水网,敌军只能望水兴叹。这种防御方式直到二战德国军队大规模使用飞机后才被抛弃。

1996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v)(v),阿姆斯特丹防线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评为遗产的报告: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0届会议报告。

遴选依据标准(ii): 阿姆斯特丹防线是现代欧洲广泛的综合防御系统的一个特例,自19世纪后期建立以来,一直保存完好。它是一系列防御措施的一部分,这些措施既预见了它的建设,后来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和之后对它的某些部分产生了影响。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此防线建成于1883-1920年之间,在阿姆斯特丹四周延伸135公里,是一座为控制水量而建成的防御工事。自从16世纪起,荷兰人民为了防御目的,利用其水利工程技术人员特有的知识,为确保国家中心部分的安全,在坝上建起了45个堡垒,并配有大炮用来防洪,还设有渠和水闸系统。

遗产介绍

自从16世纪起,荷兰人民为确保国家中心部分的安全,为防御目的起用水力工程技术人员特有的知识,在阿姆斯特丹四周建立了长达135千米的阿姆斯特丹防线。阿姆斯特丹防线由环绕阿姆斯特丹的系列低地水网和要塞组成。战争爆发时,守军打开闸门引入海水,形成一片片分割陆地的水网,敌军只能望水兴叹。这种防御方式直到二战德国军队大规模使用飞机后才被抛弃。

控制水量而建成的防御工事

阿姆斯特丹防线建成于1883—1920年之间,是一座为控制水量而建成的防御工事。自从16世纪起,荷兰人民为了防御目的,起用水力工程技术人员特有的知识。为确保国家中心部分的安全,在坝上建起了45个堡垒,并配有大炮用来防洪,还设有渠和水闸系统。  

在这儿的人造景观中,有许多混凝土和砖结构混合而成的建筑物。它们主要用在军事上,或者更具体一点说,是用于国防。它们似乎象征着一个遥远的时代,一个有着很多变动的时代。但是,并不是这儿所有的建筑都有这么遥远的历史。

阿姆斯特丹周围的防御工事被称为“阿姆斯特丹防御线”,这个防御线其实是一个围绕在阿姆斯特丹首都周围的圆形工地,阿姆斯特丹防御城是国防部在1880年至1920年建立起来的。虽然其中一些堡垒已经列入建筑计划,却始终没有建造过。另外,建筑计划还确定了建造第二级炮台和临时土木工事的计划范围。这些临时土木工程可以一次建造成功。在该地区中,有许多军械仓库分散在各处。这些军械的中心仓库在赞丹和阿姆斯特丹防御城。以上就是荷兰为保护国家财产所建造的所有防御工事。阿姆斯特丹防线成为保卫荷兰王国的最后一道防线。这样一来,就为荷兰的中立政策立场提供了有力的军事支持。

荷兰王国的防御系统

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感到,对于外部世界的入侵者,有必要保护他自己的财产。这种情况在荷兰同样存在。防御的意义也就在于回击入侵者使用的技术和武器。从公元16世纪的8年战争时期开始,荷兰王国就一直在淹没地带发展着一个防御系统。其用意就是做出一块入侵者无法通过的充满水的区域,以便更加有效的利用未淹没地来保卫国家。一个典型的荷兰方案不需要一盾(盾,荷兰货币单位)额外的钱,就可以保卫国家。在1672年左右,防卫系统得以巩固,从此以后,它一直得到使用,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该防御系统才废弃了。在19世纪,在防线的周围添加了一圈城堡。此时,已经形成了几道防线,如登海尔德防线,贝弗韦克防线和新的荷兰水防线。

1815年,国王威廉姆一世给克拉延霍夫将军下了一道命令,让他为整个国家的防线拿出一个计划,这个计划就导致了新荷兰水防线的诞生。这个新防线建造于旧的水防线的东侧。同时,他们还决定在阿姆斯特丹的周围边境建设一个防线。这样一来,该防线就变成了一道在未淹没地带周围有一些城堡的防线。然而,它的土城墙和轻炮使它成为一道防卫能力很弱的防线。1874年4月8日,城堡法得以通过。该法要求解决现存荷兰防线的现代化问题。许多旧城堡都废弃了。这些现存防线都需要升级改造,以便适应新时代战争的技术特点。其中,改造计划包括,将阿姆斯特丹防御城周围的一个防线作为“最后保留防线”,当然这个防线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防线了。新建防线主要位于淹没地带。它的建造工作开始于1880年以后。

荷兰的最后一道水防线在冷战开始后的第一个阶段,成为北大西洋公约防御阵地的一部分。艾瑟尔河防线建造于1949年和1952年之间,主要建造了用来防卫、指挥和治疗的掩蔽处和在艾瑟尔河峡谷中的淹没盆地。艾瑟尔河防线最令人惊奇的地方在于,它使用三个漂在水面上的鱼梁(指拦截游鱼的枝条篱),以确保艾瑟尔河中有足够的水。后来,北大西洋公约防线移入西德,于是在1964年,艾瑟尔河防线就废弃不用了,最终被毁掉。遗迹基本上没有保留下来,但是,从防线建造中得到的经验和技术,在后来被泽兰省用于建造著名的德尔塔工事。

工程堤防的建筑史

这些城堡建造之前,建造地点的天然地基是需要加工的。比如:沼泽和泥土的挖掘,沙堆的堆砌和土壤的加强压缩。

1886年和1894年间,人们堆成了沙堆,建筑师绘制出了关于城堡的模型和建设计划图。同时,决定在哈勒默梅尔开拓地上建立一个工程堤防。这个堤防将开拓地分为两部分,南部的湿地和北部的干地。它是少数几个专用来淹没的堤防之一。在其它地方,已经存在的堤防继续得以使用。在1894年到1897年间,沙堆被转化为防御工事。同时,开始建设用来淹没的相应装置和相应的下部构造,并于1896年完工。这个计划被称为“小型计划”。后来,人们对城堡建设的抗议越来越大。很显然,装备一支容易移动的快速军队要比建造昂贵的静止城堡便宜的多,在防卫上也有效的多。然而,这项建筑继续下去了,在1897年和1905年之间,先后有14个城堡成为防炸弹的隐蔽处。在其它方面,这个防线也发生了变化。人们扩展了这项小型计划工程,并且又建立了几个中央性军械库。为了修复地下军械库被洪水淹出的裂缝和被敌人炮火轰开的裂缝,需要大量的泥土和沙子。在1916年,这个防线成为斯希普霍尔军事飞机场。还有好几个军工厂搬进防线内,例如:武器工厂,它从代尔夫特移往赞丹附近的海姆桥。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有两个城堡的建造被迫中止,另外两个城堡则再也没有建成。还有一些城堡,象富伊克运河旁边的城堡,既没有完工,也没有现代化(阿布考德城堡)。最后,这些城堡持续了33年,耗费了4千万荷兰盾,比工程开始时的估算要多出四倍来。如今算来,它已经耗费了40亿荷兰盾,是建造德尔塔工事所耗费资金的三分之一,而德尔塔防御工事是用来防止这个国家被海水淹没的。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