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16 10:21
阿扑吗啡(apomorphine)是一种白色至淡灰色粉末的化学品,别名阿朴吗啡;去水吗啡;缩水吗啡;Apomorphinum,分子式C17H17NO2,分子量 267.32200,熔点为195ºC (decomposes),沸点为473.4ºC at 760 mmHg。临床上1.主要用于抢救误食毒物及难以洗胃的患者。2.用于治疗吸入石油蒸馏液的患者(如煤油、汽油、煤焦油、燃料油或清洁液等),以防止严重的吸入性肺炎。3.国外资料报道,阿扑吗啡也可用于治疗帕金森病,以及诊断和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由于长期接受左旋多巴治疗而出现的严重的症状波动。4.震颤麻痹。
中文名称:阿扑吗啡
英文名称:apomorphine
英文别名:5,7,4'-trihydroxyflavone;
apigenol;
Versuline;
Versulin;
CHAMOMILE;
APOMORPHINE;
2’,2’-Dicyclohexyl-2’-hydroxy-2-ethylpyridine;
4',5,7-trihydroxyflavone;
4H-Dibenzo[de,g]quinoline-10,11-diol, 5,6,6a,7-tetrahydro-6-methyl-, (R)-;
apigenine;
Pelargidenone;
apormorphine;
CAS号:58-00-4
分子式:C17H17NO2
分子量:267.32200
化学结构:
精确质量:267.12600
PSA:43.70000
LogP:2.78780
外观与性状:白色至淡灰色粉末
密度:1.299 g/cm3
熔点:195ºC (decomposes)
沸点:473.4ºC at 760 mmHg
闪点:268.8ºC
储存条件:库房通风低温干燥,与食品原料分开存放
中文名:阿扑吗啡
英文名称:Apomorphine
别名:阿朴吗啡;去水吗啡;缩水吗啡;Apomorphinum
神经系统药物> 抗帕金森病药> 作用于多巴胺能受体的药物
5mg(1ml)。
阿朴吗阿朴吗啡是一种强效DA-受体激动剂。早在19世纪晚期,就开始用于催吐和治疗多种精神病,1951年试用于治疗帕金森病,20世纪70年代进一步证实其治疗帕金森病的作用,然而,因其会引起严重的恶心、呕吐以及其他副作用而限制了它的临床应用。多潘立酮能减轻或者消除阿朴吗啡的许多不良反应,它的问世促进了阿朴吗啡在临床上的应用。阿朴吗啡在15min或更短时间内可逆转帕金森病的症状。皮下注射后,可改善症状60~90min。阿扑吗啡系吗啡衍生物,是一种部分合成的强效中枢性催吐药,其结构与多巴胺相似,能直接刺激延脑的催吐化学感受区,反射性兴奋呕吐中枢,产生强烈的催吐作用。运用可增加阿扑吗啡的催吐作用。此外,阿扑吗啡尚保留有吗啡的某些药理性质,如有轻微的镇痛作用和呼吸抑制作用。
1.皮下注射:用于催吐时,用药后成人于5~10min起效,小儿于1~2min起效,作用时间可持续60min;用于帕金森病时,5~25min起效,在5~30min内血药浓度达到峰值,单次给药作用时间可持续29~90min,多次给药作用时间可持续40min~2.5h,生物利用度约为100%;
2.舌下给药:25~30min起效,平均达峰时间为61.1min,作用时间可持续61~128min,生物利用度为6%~18%;
3.经鼻给药:5~15min起效,达峰时间为4~9min,作用时可持续26~90min,生物利用度约为1%;
4.直肠给药:14~60min起效,达峰时间为16~128min,作用时间可持续156min,生物利用度为15%~40%;
5.静脉滴注:作用时间可持续25~45min;
6.口服给药:阿扑吗啡口服吸收差,生物利用度为1.7%。口服剂量必须是肠道外用药剂量的10~20倍才能获得相同的临床疗效。阿扑吗啡体内总蛋白结合率大于99.9,分布容积1.4~1.9L/kg,稳态表观分布容积为1.6L/kg,半衰期为41~45min。在肝脏代谢,其代谢产物为无活性的葡萄糖醛酸结合物和无活性的硫酸盐,总体清除率为每分钟40~75ml/kg,主要以代谢物形式随尿排泄,是否可经乳汁排泄尚存在争议。
1.主要用于抢救误食毒物及难以洗胃的患者。
2.用于治疗吸入石油蒸馏液的患者(如煤油、汽油、煤焦油、燃料油或清洁液等),以防止严重的吸入性肺炎。
3.国外资料报道,阿扑吗啡也可用于治疗帕金森病,以及诊断和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由于长期接受左旋多巴治疗而出现的严重的症状波动。
4.震颤麻痹。
1.心力衰竭或有心衰先兆者。
2.腐蚀性中毒者。
3.张口反射抑制患者。
4.醉酒状态明显者。
5.阿片、巴比妥类或其他中枢神经抑制药所导致的麻痹状态。
6.有癫痫发作先兆者。
7.休克前期。
8.士的宁中毒者(因阿扑吗啡可加重士的宁中毒的程度)。
9.已有昏迷或严重呼吸抑制者。
10.开放型肺结核。
11.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
12.有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变者。
1.(1)儿童(因儿童对阿扑吗啡的易感性增高);(2)老年衰弱患者,因老年衰弱患者对阿扑吗啡的易感性增高;(3)过度疲劳的患者;(4)有恶心和呕吐倾向的患者。
2.只有在不宜洗胃的情况下才可使用催吐剂。
3.用药期间可出现血清催乳素浓度降低。
4.在应用阿扑吗啡时应监测患者的心血管功能。
1.(1)阿扑吗啡既可刺激又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可出现持续的呕吐、呼吸抑制、呼吸急促、急性循环衰竭、昏迷甚至死亡;(2)治疗剂量内可出现如下不良反应: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直立性低血压、多汗、运动徐缓、震颤不安、欣快,其他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表现也较常见,持续时间5~10min;警觉性改变症状(如打呵欠、镇静、嗜睡等)持续时间10~20min的;精神症状(如头晕目眩、忧郁、疲倦等),持续时间45~60min。其中嗜睡很常见,但是一些患者也可出现欣快感、烦躁不安和震颤;(3)另有报道,应用阿扑吗啡可出现头痛、严重的意识模糊、幻视、急性精神病以及严重的运动障碍。
2.血液系统:可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3.心血管系统:可出现心房颤动、心动过缓、低血压和水肿等。其中心动过缓和低血压可在使用治疗剂量的5~10min后出现,可发展至急性循环衰竭。
4.消化系统:因阿扑吗啡能直接刺激延脑的催吐化学感受区而致恶心和呕吐,用量过大可引起持续性呕吐,而持续性呕吐可致代谢紊乱。此外,阿扑吗啡还可引起口腔炎和味觉失常等。
5.泌尿生殖系统:(1)口服阿扑吗啡治疗帕金森病时,大剂量(高达每天1.4g)会导致可逆的、剂量依赖的尿毒症和氮质血症;(2)阿扑吗啡还可引起阴茎勃起,此作用被认为是刺激中枢D2型多巴胺受体的结果。
6.呼吸系统:阿扑吗啡治疗剂量可导致呼吸急促和呼吸抑制。
7.皮肤:有报道许多接受连续皮下注射阿扑吗啡治疗的患者都出现了包括瘙痒、红色皮下结节等的皮肤局部反应,这种小结节的活检显示表皮下水肿、轻微的真皮血管周围炎和伴嗜酸粒细胞伸入皮下脂肪的斑块状炎症。也有报道出现接触性皮炎者。
8.鼻部:阿扑吗啡气雾剂经鼻吸入给药时,可出现一过性的鼻塞或烧灼感。
9.耐药性:有报道长期用药时,患者可对阿扑吗啡的作用产生耐受。
阿扑吗啡每次0.5~2mg,皮下注射,作用维持1~2h。极量每次5mg。
1.阿扑吗啡的化学结构与多巴胺相似,与左旋多巴合用时可提高抗震颤麻痹作用。
2.恩他卡朋为一种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抑制剂,而阿扑吗啡已知由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COMT)代谢,两者合用时可使发生心动过速、高血压和心律失常的风险增加,故联用时应谨慎,并应监测心率和血压。
3.托卡朋也是一种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抑制剂,它可以影响依赖此途径代谢的药物的代谢。但托卡朋对阿扑吗啡的药动学的直接影响还不明确。在获得进一步资料之前,对接受托卡朋治疗的患者应用阿扑吗啡时应考虑降低剂量。
4.纳洛酮可对抗阿扑吗啡的催吐作用及其对中枢神经系统与呼吸系统等的抑制作用。
5.如先期服用止吐药,可降低阿扑吗啡的催吐效应。
6.口服避孕药可减弱阿扑吗啡的镇痛作用。
7.阿扑吗啡与抑制中枢神经的吩噻嗪类镇吐药合用时,可导致严重的呼吸和循环抑制,产生不良反应或延长睡眠,故两者不能合用。
8.半夏可抑制阿扑吗啡的催吐作用。半夏中毒时时不宜应用阿扑吗啡催吐,以避免加重中毒反应。
9连翘可拮抗阿扑吗啡的催吐作用(因连翘可抑制延脑催吐感受区)。
10.荷包地不容根块中的荷包牡丹碱(商品名“痛可定”),可拮抗阿扑吗啡的催吐作用。
阿扑吗啡为强力催吐剂,催吐剧烈。注射后5~15min生效,先恶心,继为脑缺血,面色苍白,呕吐。由于阿扑吗啡有引起虚脱的危险,故仅用于误食毒物以及不能施行洗胃的患者,促使毒物由胃排出。阿扑吗啡为强效DA-受体激动剂。起初开始用于催吐和治疗多种精神病。后来临床应用治疗震颤麻痹有一定作用,但因不良反应太多,临床上限制阿扑吗啡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