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8-30 16:25
阿拉拉特共和国建国运动的主要领头人物是伊赫桑-努,在1892年生于库尔德人聚居区比特利斯地区。
从青年时代开始,就先后就读于埃尔津詹军校与奥斯曼帝国军事学院。在1910年时,成为奥斯曼帝国的一名军官,先后参与对阿尔巴尼亚人的镇压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战后,他加入了库尔德斯坦崛起协会。那是一个旨在土耳其东部建国的组织。1919年时,伊赫桑还在该协会的创办的《生存》杂志上,发表基于威尔逊总统那14点原则的相关文章,阐述了自己关于库尔德民族的观点与理论。
同一时期,土耳其民族主义者也刚刚从世界大战的失败者缓过神来。他们对库尔德人实行了先统战-再镇压的流氓政策。作为对土耳其人的报复,不少库尔德民族主义者与宗教人士放下分歧,在1925年联手兴起了谢赫-赛义德大起义。
和大多数典型的库尔德民族主义者一样,努里曾是青年土耳其党成员。此刻又哗变加入到起义的行列,表达了自己对民族大业的忠诚。然而,由于双方势力悬殊,而安卡拉方面又最终抱上列强大腿,大起义还是最终失败。但库尔德人却从未终止自己的历史进程。到了1927年,不少流亡人士在大黎巴嫩汇聚,将诸多已经存在的小组织合并重组。一个名为科伊本的新党派也孕育而生,并试图再次弄出让土耳其不愉快的大新闻。
这个库尔德人的同盟会,在诞生的同年宣布土属库尔德斯坦独立。根据自己族群的古老传统,准备以土耳其东部阿拉拉特山(阿勒山)为根据地,并将当地的库尔德阿瓦村定为临时首都。由于外形酷似船只,阿拉拉特山也被认为是传说中的诺亚方舟所在地。如今,这里也成为崭新的阿拉拉特共和国领土。
当时的科伊本中央委员会,顺带钦点身为贾拉利部落酋长的伊布拉新-哈士奇为省长。考虑到此刻的共和国也只是一群村长们的武装过家家,哈士奇也就等于成为了共和国总统。作为故事的主角努里,也被科伊本党中央提拔为帕夏,并担任库尔德武装部队的总司令。
1928年,努里帕夏等人召集到装备有现代化武器的小规模步兵。虽然库尔德人的全部军力多达5000-8000人左右,但大部分人只是持械山民和想支援而没有多少能力的民夫。努里的精锐小队,最终成功抵达阿拉拉特山,有效支持了库尔德根据地发展。加之周边的库尔德部族也群起响应,一时间让安卡拉方面都无从下手。
眼见形势大好的科伊本,又向伊拉克和叙利亚两地的库尔德人传达合作讯息,并向列强与国联方面发出求救呼吁。然而,英法等列强并不领情,反而迫于土耳其的施压,再度限制库尔德反抗者的活动。这是因为在他们看来,土耳其是阻挡苏联南下的重要势力。相比之下,势单力薄的库尔德人则根本无此价值。
结果,只有同病相怜的亚美尼亚人会给予库尔德起义者以支持。他们抛下之前的大屠杀仇恨,伸出了宝贵的橄榄枝。但此刻的他们自己也是泥菩萨过江,能够提供的实际援助也就非常有限。
不久,土耳其人出动第三野战军下辖的第7和第9兵团,以多达66000士兵的军力压向东部山区。他们在萨利赫帕夏的率领下,对盘踞在阿拉拉特山的库尔德武装发动了进攻。
此外,凯末尔也向自己的伊朗粉丝礼萨汗发出援助请求。后者不仅对偶像爱得深沉,也担忧本国库尔德势力与土耳其境内的同族联动,便决定出兵进行夹击。两国还在1932年签订边境协议,以防库尔德人通过山路逃窜。至于有意拉拢土耳其的苏联,也向凯末尔的军队提供援助。南方的伊拉克王国也出于和伊朗类似的动机,答应向安卡拉方面提供支持。
战斗爆发后,土耳其轰炸机就顺利统治了天空。只要天气允许,他们就可以对毫无防空能力的库尔德村庄与据点进行肆意轰炸。从1930年6月开始,库尔德起义者惨遭上百架次的飞机犁地,土耳其报纸也声称自己的炸弹如雨般倾泻在阿拉拉特山上。后来,努里帕夏在自己所著的《阿拉拉特起义》中回忆,持续不断的空袭导致库尔德人士气大跌。
类似的情况,也在其他有库尔德武装活动的地方发生。如兹兰地区的叛乱,就在1930年7月因空袭被直接镇压。很多库尔德民兵不得不撤退到5000米的高山区域,尝试用简陋的武器伏击敌机,但也只打下其中的2架。到1930年的9月,已经坚持斗争两年的阿拉拉特共和国,还是被迫向安卡拉方面屈服。1931年,该地区的叛乱彻底被压制,上万名库尔德人被杀害,另有数十万人被迫离境。
努里也以难民身份来到伊朗,并受到亲凯末尔的当局限制活动。此后,无论世界局势如何变幻莫测,库尔德人都没能获得自己所希望的机遇。因为无论是打得不可开交的二战,还是两大阵营角力的冷战,都让土耳其有许多理由获得多方拉拢。1976年夏天的一个早晨,努里也不幸在家门口被摩托车撞倒身亡,而肇事司机却一直没有落网,不禁让人怀疑这是蓄意谋杀。
不过,野生国父的陨落也没能让库尔德人放弃反抗希望。有记载的类似起义,前后陆续发生过16次。以至于这个历史阶段,会被后人称为“库尔德叛乱时代”。尽管总是被出卖和镇压,但库尔德人的顽强还是让自己始终不至于被强敌随意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