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04 12:27
彝族三弦舞(阿细跳月),云南省弥勒市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阿细跳月具体起源于何时尚无定论,但从其舞蹈形式和动作来看,阿细跳月的起源与阿细先民的历史、生产生活密切相连。
最初的阿细跳乐,只是手拉手、脚对脚地跳,没有乐器伴奏,以掌声作伴奏,男女老幼一起边唱边跳。后来,由于人们在劳作之余或狩猎而归时,都会燃起大火,边笑边唱,边舞边乐,喜庆收获,有的击木、击掌相合,有的挥舞刀、叉、弓箭,脚步声、击木声、舞刀叉弓箭声、击掌声和欢呼声有节奏地融为一体,于是渐渐地形成了击木伴奏的“跳乐”形式。再后来,人们便用葫芦或空心木来做弦筒,蒙上兽皮,用篾竹捆紧,再配上小木把儿,系上藤绳,挂上肩上,边跳边击,既有音乐声又有节奏感,继而发展成为早期阿细跳乐的伴奏乐器。
明清时期,阿细人的跳乐舞步简单,一步一拍掌,伴奏乐器为三胡、葫芦三弦、树叶等,晚清时期,“跳乐”道具出现了“响板”。
民国初期,阿细跳月乐器出现了竹笛,葫芦三弦变成了木制小三弦,舞步也从一跳拍掌的单腿“颠跳步”击响板改为击掌而跳。有了相对固定的舞步和伴奏乐器,于是形成了阿细跳月“老人舞”的雏形。
1945年,舞蹈家梁伦先生在弥勒西山采风,被阿细人的“跳乐”所折服,又见这种“跳乐”多在月明风清的夜晚进行,故为之取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名字――“阿细跳月”,并一直沿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阿细人民成了国家和民族的主人,“跳乐”也逐渐摆脱了种种禁忌,变为逢年过节或节日喜庆不可缺少的群众民间文娱活动。
从内容上来说,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阿细跳乐历经了“跳火神(跳篝火)——跳农神、牧神——跳高兴(庆丰收)——跳自由(自由寻偶谈情)——跳欢乐、跳幸福(阿细跳乐)”的演变过程。
阿细跳月舞蹈以“三步乐”为基本舞步,节奏多为五拍乐句,前三拍进退、转身、跳跃,后两拍原地拍掌对脚。表演时,人们随着领舞者忽而形成两大横排或大圆圈,进退欢舞,如潮涨潮落;双双对舞后,依次散开,如渠水分流而去。整个舞蹈热情奔放,大幅度的跳跃和鲜明的队形变化,构成炽热的气氛,具有特色。
根据节奏的不同,阿细跳月主要可分为“老人舞”和“青年舞”。“老人舞”弹的是小三弦,节拍轻慢舒缓,诙谐风趣,柔中有刚,刚柔相济,左右四步进退,又鹤步单腿不着地下压12次,再配上小巧玲珑的三弦、二胡、四弦、竹笛、树叶等乐器,使得“老人舞”显现出一种特殊风味。“青年舞”男子肩挎大三弦,舞步为五拍组合,可以前后、左右移动,亦能原地转圈,动作刚劲有力,节拍欢快活泼,女性舞者和着节拍与男性对舞。“青年舞”队形有多排长队、多圈向心等。步法似踏火弹跳,先用双脚轮跳三下成三拍,单脚蹬脚跳第四、第五拍,如此反复不断。每至高潮,笛声、弦声、掌声、歌声融为一体,舞步及队形大幅度移动和变化,场面壮观。
阿细跳月的音乐早期以《先基调》《拉哩嗏调》《西山谣》为主,19世纪下半叶,阿细跳月吸收了彝族其他支系的歌舞音乐,形成了具有特殊风格的阿细民间歌舞音乐。至20世纪初期,发展为以1(多)、3(咪)、5(嗉)为骨干音的宫调式大三度五拍节的舞蹈音乐。这种音乐简洁、高亢、明亮、开朗,恰到好处地表现出了阿细人质朴、剽悍、直爽、豪放的性格。
阿细跳月的伴奏乐器以大三弦、小三弦为主,辅以三胡、月琴、竹笛、木叶、哨子等。大三弦,阿细语称为“三弦弊达么”。琴筒直径约28厘米,筒长约40厘米,面蒙羊皮,柄长115厘米,颈顶稍向后弯曲,有三个木耳、三股弦线,以1、3、5三个音为主骨干音。舞时由男子背着边弹边跳,音色醇厚,铮铮亢奋,具有感染力。小三弦,阿细语称“三弦阿逮若”,琴筒直径约12厘米,筒长约15厘米,柄长75厘米,大小无定式,音色圆润,是跳月“老人舞”中必不可少的伴奏乐器和道具。
阿细跳月舞蹈时老年人穿深色上衣,扭裆裤,黑布鞋。男青年穿白色对襟上衣,黑色中式长裤,黑布鞋,外套家织带直条纹的麻布褂(不系扣)。女青年将束发从左至右盘于头顶,发束上(额顶)缀一枚银扣,再系上紧固线和珠链。也可将珠链盘于头上,插两朵小绸花,戴耳坠。穿前摆短后摆长的上衣,长仅过膝的镶边裤,围腰后再系宽约10厘米的布制腰带。将上衣的后下摆折成三角形别入腰带内,穿绣花鞋。
传承价值
阿细跳月带有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征,是彝族山地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在增强民族团结,加强民族文化交流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传承状况
由于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彝族三弦舞中许多传统的舞蹈套路面临失传,阿细跳月已濒临生存危境,亟待保护。
传承人物
段正荣,男,彝族,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项目名称:彝族三弦舞(阿细跳月),云南省弥勒市申报。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弥勒市文化馆获得“彝族三弦舞(阿细跳月)”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彝族三弦舞(阿细跳月)项目保护单位弥勒市文化馆评估合格。
1946年5月25日,阿细跳月在云南省圭山区彝族旅省学会主办的“夷族音乐舞踊会”中进行了表演。
1950年10月,阿细跳月作为西南晋京观礼代表团(西南文工团)的重点节目,在中南海怀仁堂进行了表演。
1955年,阿细跳月在华沙举办的第五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中进行了表演。
1988年9月,阿细跳月参加了云南省艺术节“民族民间艺术展演”和“云南民族民间歌舞集萃”晚会。
1989年12月13日,阿细跳月在中华羊城博览会“除夕万人狂欢夜”活动中进行了表演。
1991年,阿细跳月在广西南宁举办的第四届全国民运会中进行了表演。
1992年3月,阿细跳月在第三届中国艺术节中进行了表演;同年10月,阿细跳月在第二届全国农运会和首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中进行了表演。
1997年,阿细跳月在昆明举办的亚洲艺术节中进行了表演。
1999年4月30日,阿细跳月在中国昆明世博会开幕式中进行了表演。
2000年元旦,“阿细跳月”作为新年音乐会的开篇,在维也纳金色音乐大厅进行了表演;同年,阿细跳月在昆明举办的第六届亚洲艺术节中进行了表演。
1953年,阿细跳月在波兰华沙举办的第四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中获得金奖。
阿细地区还流传着关于其起源的传说:一说阿细跳月源于劳动。传说很久以前,阿细先民刀耕火种时,为了尽快烧荒、播种,等不到烧荒火星的熄灭,就赤着双脚在滚烫的山地上开始翻地、劳作。为使双脚少受余火灼烧,便一边不停跳跃一边进行劳作,还“阿啧啧”地喊叫,日长月久演化成了舞蹈;一说在远古时代,阿细先民住在原始森林的大岩洞里,穿的是树叶树皮,吃的是野果生肉。一天,因雷击中枯树而引起大火,大家在首领木邓的带领下,将大火扑灭,并学会了吃熟肉,于是就把火种留下来,视火为神灵。每逢喜庆日,大家就一起围着火堆庆祝,女人模仿扑火时用树枝打火的动作,男人模仿背着弓弦的动作,嘴里高兴地叫着“铛噻啊噻铛噻,铛噻啊噻铛噻”。这样经过不断的演化与升华,就发展成了“跳乐”;一说很早以前,阿细先民为了扑灭因绵羊和黄牛抵架溅出火星而引发的森林大火,在青年阿者、阿娥的带领下,赤膊赤足上阵扑火。但大地被烧得炽热,又多火桩荆棘,大家只得不断地交换左右脚,躲闪跳跃进行扑打。大火扑灭后,为庆祝胜利,大家模仿打火时的样子,跳起了舞。之后,每当喜庆之时,阿细人就点燃箐火,高举扑火的树枝口中高喊着“阿娥”“阿者”的名字,边扑打边跳跃,由此形成了“跳乐”的最早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