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7-11 11:09
阿里亚娜·姆努什金,1939年3月3日出生于Boulogne-sur-Seine,是世界最先锋的戏剧导演。她拥有来自世界五大洲的六十位团员的法国太阳剧社,是全世界最重要、风格最特出的剧团之一。从一九六四年创团,已有四十多年历史的太阳剧社一直受到政府的赞助和支持,然而剧团的成功与长寿,都要归功于阿里亚娜·姆努什金。
右手导戏左手拍电影的姆努什金与电影的关系非常特别。父亲是知名的电影制片,并以她的名字为公司的名称(Les Films Ariane),曾拍过很多通俗的影片,但也包括雷奈、考克多、费里尼等大师的影片,其中,姆努什金就曾参与Philippe de Broca的《里约的男人》(L'Homme de Rio)的编剧工作。此外,在英国学习心理学时期,与后来成为英国著名剧场工作者John McGrath和电影导演肯洛区(Ken Loach)一起在学校的剧团工作。最后,与她一起创立太阳剧社的Philippe Lotard,后来也成为法国影坛一位重要的演员。所有这些或许无法说明,日后为什么她会跨足戏剧与电影两个领域,但确已依稀勾勒出姆努什金随后剧场美学与走向的轮廓。就像肯洛区和John McGrath等人的理念一样(两人都曾从事电影与电视的工作),姆努什金非但没有完全排斥电影或电视的娱乐倾向,反而是从中汲取养分,认为剧场必需是一种娱乐、必需通俗化、大众化;但前提是:它同时也必需是一种政治参与,必需对当下、对现实生活、对现状的反思与介入。
回到法国之后,她进入巴黎大学,成立“巴黎学生剧场协会”,并且开始导戏。接着,她花了一整年的时间旅行亚洲,就在那个时候,亚洲传统戏剧吸引了她的目光,并且种下日后影响她剧场观念的因子。1964年以“巴黎学生剧场协会”的班底创立太阳剧社,开始演出高尔基、莎士比亚等大师的剧作演出。他们一起生活、创作、即兴表演。这导致他们逐渐放弃直接对经典剧作演绎的路线,放弃将念白文本当成表演主轴的西方正统戏剧进行方式,慢慢地转向集体创作。1970年,在巴黎近郊一个没水、没电、没暖气的废弃弹药工厂排练《1789》。该剧在意大利获得空前的成功,原本以为回到法国之后他们会得到一个正式的表演场所,但是希望却一直落空。但是,什么是一个正式的表演场所?姆努什金说:“需要的是一个有点特别的地方,一个‘空间’,而不是一个‘剧场’”。经过一翻折腾之后,他们荒谬地发现,最好的地方其实就是他们排演的“弹药库”,于是团员自己补土、油漆。当年12月,在零下4度,没有暖气的情形下上演《1789》,“弹药库剧场”于是诞生。
由于剧场位于偏远的巴黎郊区,下了地铁还得走一段泥泞的土路才能到达,团员贴心地自己下厨,在现场贩卖热汤,姆努什金亲自开门、撕票;因为没有后台,所以观众走到位子的途中便看到演员正在上妆…,所有这些都成了日后太阳剧社独一无二的传统。空无一物的弹药库,变成一个可以随着每一个剧作需要,随着所要营造的氛围而重新改造的空间,它的可塑性甚至回头影响演出的形式。所有的演员领相同的薪水,排练时可轮流演同一个角色,每个人都可以提出自己看法,直到角色浮现、丰富,并且找到适合演出这个角色的人为止,这又是另一个独一无二的传统。
当年,姆努什金以父亲电影公司的器材拍下了《1789》的演出实况,这是他们的第一部纪录片,但还不是第一部“影片”,必需等到《莫里哀》之后,剧团才开始交互地从事剧场演出与电影的拍摄工作。剧场演出必需和影片版本完全不同,彼此启发,乐此不疲地寻找另一种可能,电影就这么成为太阳剧社剧场演出后,休息、重新寻找原动力的另一个基地。
她在八十年代开始了对东方戏剧的探索,她公开宣称“戏剧艺术的未来在东方”。日本的能乐、歌舞伎的演剧手法、程式化的中国戏曲和印度戏剧的表演形式等等,都被运用于姆努什金导演的作品之中,显示出她和她的太阳剧社对戏剧艺术的不懈追求与探索。
在八十年代,阿里亚娜·姆努什金与太阳剧社的工作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回到古典剧作,推出了莎士比亚的《理查二世》(1981)、《第十二夜》(1982)和《亨利四世》(上)(1984)以及古希腊悲剧如欧里庇得斯的《伊菲革妮在陶里斯》、埃斯库罗斯的《奥瑞斯特三部曲》(1989-1992)等。与此同时,他们又与剧作家兼诗人海伦娜·西克苏一起创作了两部现代悲剧
永不妥协的姆努什金在政治立场上的坚持与笃定更是义无反顾,不仅每一出新戏都与时事契合,真实生活上,她曾以绝食抗议克罗埃西亚种族战争,曾公开谴责法国政府驱逐非洲移民,4月甚至与影星珍妮·摩露(Jeanne Moreau)、导演帕特利斯.薛侯(Patrice Chreau)、著名心理学者朱莉娅·克里斯蒂瓦(Julia Kristeva)等150人共同签署一份名为“在还未太晚之前”(Avant qu’il ne soit trop tard)的宣言,呼吁法国人民不要将票投给自大的右派总统候选人Nicolas Sarkozy,以免法国变成一个弱肉强食且排外的国家。此举在法国社会掀起不小的波澜,但这种充满社会关怀的人道精神,正是太阳剧社之所以独树一帜的原因。
戏剧导演:
1789 (1970)
理查二世(1981)
第十二夜(1982)
亨利四世(1984)
伊菲革妮在陶里斯(1984)
奥瑞斯特三部曲(1989-1992)
诺罗敦西哈努克(1985)
印度之歌(1988)
洪水中的鼓手 / 河堤上的鼓手 Tambours sur la digue(1999)
电影导演:
最后的沙漠行旅店 / 最后驿站 Dernier caravanserail, Le (2006)
洪水中的鼓手 / 河堤上的鼓手 Tambours sur la digue (2003)
电影编剧:
里奥追踪 / 飞渡关山夺宝战 L'Homme de Rio (1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