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睾炎

更新时间:2024-10-11 21:53

附睾炎是青壮年人的常见疾病,当身体抵抗力低下时,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致病菌便会进入输精管,逆行侵入附睾,引发炎症。因此,本病多继发后尿道炎、前列腺炎、精囊炎。一般附睾炎患者会有硬结,硬结大多发生在附睾丸头部或者尾部,发生在尾部者居多。

疾病分型

按照病程长短,可将附睾炎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这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分类方法。急性附睾炎病程一般少于6周,若治疗不及时可转为慢性;慢性附睾炎以附睾受累最为常见,多数患者无急性发病史,少数可由急性附睾炎迁延不愈所致,病程一般在3个月以上。除了在急性发作时有明显症状外常无特异表现,病程介于6周和3个月之间的为亚急性附睾炎。

按照病因,可将附睾炎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1)感染性附睾炎:其致病因素包括非特异细菌性(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肠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等)、特异性细菌性(结核菌)、病毒性[流行性腮腺炎病毒(mumps virus,MuV)]、性传播性(淋病奈瑟菌、支原体或衣原体)、真菌性(Candida)及其他少见的病原体,如布鲁菌病(Brucellosis)等,非特异细菌性附睾炎最为常见。(2)非感染性附睾炎:可分为损伤性、免疫性和药物性因素等。损伤性因素可由泌尿生殖道手术或外伤引起;免疫性因素通常为累及附睾睾丸的全身性疾病,如白塞综合征(Behcet syndrome,又称贝赫切特综合征)、过敏性紫癜(Henoch-Schönlein 综合征)、结节病(sarcoidosis)等;药物性因素如胺碘酮等。

病因

急性附睾炎多由泌尿系感染沿输精管蔓延到附睾所致。经尿道器械操作、频繁导尿、前列腺摘除术后留置尿管等均是引起附睾炎的因素。急性附睾炎治疗不彻底可转为慢性附睾炎。

常见的致病菌以非特异细菌性(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肠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等)、特异性细菌性(结核菌)、病毒性[流行性腮腺炎病毒(mumps virus,MuV)]、性传播性(淋病奈瑟菌、支原体或衣原体)、真菌性(Candida)及其他少见的病原体,如布鲁菌病(Brucellosis)等,致病菌多经输精管逆行进入附睾。此外,细菌侵入附睾也可经淋巴管或经血行感染引起附睾炎,但少见。

由于射精管开口在前列腺窝,排尿时尿道压力可将尿液逆流进射精管。

急性附睾炎

急性附睾炎多数由微生物感染所致,包括细菌、支原体、衣原体与病毒等。最常见的细菌是对泌尿生殖道具有嗜性的大肠埃希菌,其他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近期接受过器械检查或留置尿管的患者容易受到细菌感染。不同年龄患者,其病因可能存在一定差异。14岁以下未进入青春期的男孩,多数是由于泌尿系统解剖结构异常引起的尿液反流导致;青春期后且年龄为35岁以下的性活跃人群,淋病奈瑟菌和沙眼衣原体是引起急性附睾炎的重要病原体;35岁以上人群则多可能为大肠埃希菌感染所致。研究发现,近期(14天内)有急性呼吸道感染史、全身性病毒感染(如MuV等)亦可引起急性附睾炎。另有研究发现,解脲支原体感染引起的急性附睾炎,常合并淋病奈瑟菌或沙眼衣原体感染。

急性感染性附睾炎常始于附睾尾部,然后向附睾体部和头部蔓延。表现为附睾肿胀、充血,部分为化脓病例,可在附睾切面见脓液渗出,或透过表面发现脓性病灶。在组织病理上,开始阶段炎症的附睾表现为水肿,血管充血扩张,血管周围有大量白细胞浸润、血管渗出增加,间质病变明显。附睾管腔内可见大量免疫细胞浸润及吞噬精子现象。附睾炎也可累及睾丸,导致免疫细胞在睾丸内大量浸润,可破坏血-睾屏障和生精上皮,从而影响睾丸功能,严重者可能致男性不育。

慢性附睾丸炎

慢性附睾炎的病因较为复杂,其病因学主要分为感染性、非感染性、医源性和特发性等。主要诱因是急性附睾炎治疗不彻底可转为慢性附睾炎。

主要是由于致炎因子、病原菌、理化因素等引起血-附睾屏障和血-睾屏障的破坏,精子抗原、病原体抗原及炎性分泌物释放至附睾睾丸间质区域,以致大量免疫细胞浸润。同时,免疫细胞所释放的致炎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介素(interleukin,IL)-6和IL-17等可进一步破坏附睾上皮和睾丸生精微环境,促进大量精子的凋亡并释放精子抗原,从而引起慢性持续性的组织学炎症和自身免疫反应。慢性附睾炎可导致瘢痕性硬化,残留脓性病灶,使炎症容易复发。慢性附睾组织学炎症常可引起附睾局部的纤维性增生,附睾管纤维化,并可引起附睾管道阻塞。

流行病学

目前中国急性附睾炎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仍无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相关文献报道也较少。欧美国家发病率为0.2%~0.4%。急性附睾炎好发于中青年,年龄集中在18~35岁。近年来,中国报道性活跃年龄段男性的急性附睾炎发病率不断上升。另外,随着经尿道泌尿腔镜手术、导尿操作的增多,医源性急性附睾炎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经尿道前列腺手术是导致老年急性附睾炎发病率升高的重要因素。调查研究显示,附睾炎约占泌尿外科门诊男性患者的1%,其中急性约占 20%,慢性约占80%。急性附睾炎是常见的阴囊急症。国内有报道,在阴囊急症中,急性附睾炎占37%,急性睾丸炎占24.1%,两者可相互影响,可先后或同时发生。96%的急性附睾炎为单侧发病,左右两侧发病机会均等,双侧急性附睾炎仅占4%。

症状

临床上分为急性附睾炎和慢性附睾炎两类。

急性附睾炎

突然高热,白细胞数升高,患侧阴囊胀痛、沉坠感,下腹部及腹股沟部有牵扯痛,站立或行走时加剧。患侧附睾肿大,有明显压痛。炎症范围较大时,附睾和睾丸均有肿胀,两者界限触摸不清,称为附睾炎。患侧的精索增粗,亦有压痛。一般情况下,急性症状可于一周后逐渐消退。

慢性附睾炎

慢性附睾炎较多见,部分患者因急性期未能彻底治愈而转为慢性,但多数患者并无明确的急性期。炎症多继发于慢性前列腺炎或损伤。患者常感患侧阴囊隐痛,有胀坠感,疼痛常牵扯到下腹部及同侧腹股沟,有时可合并继发性鞘膜积液。检查时附睾常有不同程度的增大、变硬。有轻度压痛,同侧输精管可增粗。

就医

诊断流程/诊断依据

医生会询问患者症状出现的时间以及病情的变化情况,了解患者有无前列腺炎、精索炎等病史以及尿道检查、留置尿管等经历。结合临床表现以及病原培养、尿常规、B超检查、病理检查等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做出诊断。

就诊科室

泌尿科、男科

相关检查

外周血白细胞可达(2~3)×109/L。尿道分泌物可做染色或非染色检查。尿液常规分析也是重要的检查手段。

可将附睾与睾丸的肿胀和炎症范围显示出来,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附睾炎呈弥漫性或局灶性,其T2加权象上附睾信号可与睾丸信号相同或高于后者。

鉴别诊断

没有痛感,肿块与正常睾丸易于区别,前列腺液及尿常规检查均正常,必要时可以作组织病理检查。

常见于儿童。扭转的早期,睾丸上提与附睾有清楚的界限,扭转的后期可能界限不清,如轻轻上推睾丸则发生疼痛,说明为精索扭转。

附睾结核

早期病变局限于附睾尾,最后累及整个附睾。一般发病比较缓慢,不痛,输精管有串珠样改变。

治疗

急性附睾炎的治疗

向患者介绍病情、病程及预期并发症等。嘱患者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忌烟酒等,注意卧床休息,托起阴囊,早期冰袋冷敷,后期可热敷或温水坐浴。避免性生活,若考虑性传播性感染,性伴侣应同时治疗。

对于性传播性感染高风险患者,可选择经验性治疗。对于性传播性附睾炎,一般采用头孢类抗生素肌内或静脉注射联合多西环素、喹诺酮类抗生素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疗程为10~14天。对于衣原体或其他非淋病奈瑟菌感染者,应用多西环素或喹诺酮类抗生素;对于淋病奈瑟菌合并衣原体感染者,可应用头孢曲松联合多西环素或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对于生殖支原体感染者,可应用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疑有睾丸缺血者,应行附睾切开减压,纵行或横行多处切开附睾脏层鞘膜,但要避免伤及附睾管。

慢性附睾炎的治疗

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戒酒,合理营养,阴囊抬高。局部热敷等物理治疗也是很有必要的。若症状不明显,可不予特殊处理。

根据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2~4周。

对于疼痛症状明显者可应用非甾体抗炎药治疗。

反复发作来源于慢性前列腺炎的附睾炎,可考虑结扎输精管后再进行治疗。对于疼痛症状明显、反复发作的慢性附睾炎多次反复发作且无生育需求的患者者,也可考虑做附睾切除术。

预后

一般预后

如对急性附睾炎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患者的症状通常可以得到缓解,附睾也可逐渐恢复正常大小和质地,通常不会对患者的寿命有影响。但有部分患者遗有附睾结节。双侧附睾炎可使患者生育力下降或丧失(梗阻性无精子症)。

严重性

本病会导致患者出现阴囊肿胀、疼痛等症状。部分急性附睾炎患者可能转为慢性附睾炎。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生育能力的下降或丧失(梗阻性无精子症)。

治愈性

多数患者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可以取得良好预后。部分患者可能出迁延不愈,甚至出现不育。

并发症

预防及日常护理

研究历史

附睾炎作为男性生殖系统非特异性感染中的常见病,其研究历史可以追溯到医学对男性生殖健康的早期关注。早期研究主要集中于对附睾炎症状的描述和初步治疗方法的探索。

随着微生物学的发展,医学界逐渐认识到细菌感染是附睾炎的主要原因,常见病原体包括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此外,损伤因素、尿液反流等也被认为是附睾炎的可能病因。

附睾炎被分为急性附睾炎和慢性附睾炎。早期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急性附睾炎的治疗,包括使用抗生素、止痛药等药物进行保守治疗,以及必要的手术治疗。

研究进展

现代研究进一步深入探讨了附睾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认识到感染途径的多样性以及免疫因素在附睾炎发病中的作用。

影像学诊断技术在附睾炎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如超声检查、MRI等,这些技术提高了附睾炎的诊断准确性和早期发现率。

随着抗生素种类的增加和药物敏感性的研究深入,附睾炎的抗生素治疗方案得到优化。同时,中西医结合治疗、物理治疗等非药物治疗方法也被广泛应用于附睾炎的治疗中,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长期随访研究发现,附睾炎可能导致附睾硬结和纤维化,影响精子质量和生育能力。此外,附睾炎的复发率较高,长期随访研究为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的评估提供了重要参考。

参考来源: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