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1-08 17:46
陆培炎 男,1934年3月生,广东新兴人。中共党员。1956年毕业于广州华南工学院土木系建筑结构专业。教授,高级工程师。原任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所总工程师。
陆培炎 男,广东新兴人。任广东水利水电科学研究所总工程师。现任广东 陆仕岩土工程有限公司经理、总工程师,兼任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兼职教授,香港大学研究员,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和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任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导师;中国力学学会理事兼岩土力学专业专利技术 单位介绍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岩土工程学报》、《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编委、中国《岩土力学》学报顾问编委,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广东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长,广州市建委科技委专家、深基坑开挖专家组组长、施工抢险专家组副组长,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
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岩土工程学报》、《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编委、中国《岩土力学》学报顾问编委,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广东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长,广州市建委科技委专家、深基坑开挖专家组组长、施工抢险专家组副组长,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
陆培炎
陆培炎44年来从事岩土力学与工程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
主要理论成果有:地基的弹塑性强度理论,土力学两个广义变分原理及双三次样条双曲面岩土数值模拟方法,土体集中力弹簧模型变形计算理论,土、桩、上部结构共同作用理论,侧向荷载作用下土、桩共同作用的简化法,桩基设计方法,软土力学与工程,高边坡开挖引起的变形工程分析法,基础加固的基本理论,验算土体管涌公式,地铁矿山法开挖土体稳定与变形工程分析法,地铁盾构法开挖桩的变形与强度工程分析法。1978年出版“地基的强度与变形的计算”一书,作为第一届国际软土工程会议(1993)副主席、第二届中国(包括香港、台湾和澳门的学者)岩土工程发展热点问题研讨会(1997)会议主席、国内、省内召开的学术会议主席而主编8本公开出版的论文集,多次应邀在国际会议上作主旨报告,发表论文80多篇。主要工程实践有:应用上述理论于工程中,参加三峡二期围堰(高90m)防渗墙应力应变分析研究与三峡永久船闸高160m边坡岩体变形咨询,对安徽凤台大桥和铜陵长江大桥桥基咨询;广东重大岩土工程咨询,如虎门大桥东锚碇、江南大桥、斗门大桥、太平大桥、九江大桥、新会虎坑大桥、肇庆大桥、三水金马大桥、容奇大桥、广韶高速北江大桥等20多座桥基咨询处理;佛开高速、广深高速D段、广肇高速公路软基处理咨询;105、107国道、广韶高速边坡处理咨询;高层建筑基础及基坑开挖咨询;土上不用桩基建高层(16-30层)20多幢;软土工程处理;广东北江大堤防管涌研究;广州地铁穿越桥梁、高层建筑、火车站等桩基的分析咨询;完成技术咨询报告400多份。
获得水利部和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广东省突出贡献专家,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是全国人防建设先进工作者,全国水利建设先进工作者,在第一届全国发明展览会上,土上不用桩基建高层获金奖和特别奖(澳门基金颁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