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河县

更新时间:2024-09-20 09:50

陆河县,1988年1月设县,隶属广东省汕尾市,位于汕尾市东北部,地处粤东沿海与兴梅山区结合部,周边与7个县(市)接壤,县域总面积986平方千米,下辖河田镇东坑镇螺溪镇新田镇上护镇水唇镇河口镇南万镇8个镇和国营吉溪林场,是海陆丰红色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榕江螺河水系发源地,具有独特的客家风情和客家文化,被誉为“客俗桃源”和红色旅游胜地,全县旅居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达24万多人。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陆河县常住人口为249242人。

历史沿革

春秋战国时为百越地,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属南海郡博罗县

汉元鼎六年(前111)秦平南越,始置海丰县

至清雍正九年(1731年)析海丰之吉康、坊廓、石帆三都置陆丰县而属陆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陆河先后隶属东江专署、粤东行署、惠阳专署、汕头专署、汕头专区惠阳地区

1988年1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析原陆丰县的河口、河田、东坑、水唇、新田、螺溪、上护、南万8个乡镇和吉溪林场设立陆河县;2月10日,中共汕尾市委决定成立陆河县建县筹备组;3月29日,中共陆河县委、陆河县人民政府正式挂牌成立。

行政区划

(数据来自)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陆河县地处广东省汕尾市东部沿海与兴梅山区结合部,汕尾市东北面。位于北纬23°68’一23°28’之间,东经115°24’~115°49’之间,北回归线横贯县境。东北邻揭西县,西连海丰惠东紫金县,南接陆丰市,北倚五华县,东南与普宁市接壤。县域总面积986平方千米。

地质地貌

陆河县位于莲花山脉,为山岭重丘区。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水系较为发达;地形变化较大,丘陵相对高度一般大于 300 米,自然坡度较大,土壤主要有砂质粘性土、粉质粘土,植被完整。

气候

陆河县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海洋性气候明显。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年均气温21.5℃,汛期降雨较为集中。市中心城区年平均气温大于 21.8℃,最热 7 月,月均气温 28℃;最冷 1 月,月均气温 13.8℃。极端最高气温 37.8℃(1962 年 8 月 1 日),极端最低气温 0.9℃(1967 年 1 月 17 日)。无霜期 361 天,农作物年可 3 熟。全市年均实际日照时数为 1940-2140 小时。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 12.55 万卡/cm2,属广东省大陆高值区,其分布大致与日照时数相同。光照条件除个别年份出现长期的阴雨天气外,一般都可以满足各种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全年年均降雨量为1997mm,属广东省多雨区之一。降雨年际变化大,最高年(1961 年)降雨量达3045mm;最少年(1963 年)仅有 942.2mm,比平均值 52%;降雨量季节变化也明显,一般雨季开始于 3 月份,结束于 10 月中旬,长达 210 天左右。汛期 4-5月,平均雨量 1730mm,占全年总量的 87%。其中前汛期 4-6 月,以锋面低槽雨为主,雨量约占年降雨量的 45%,这时期的降雨,群众称为“龙舟水”;后汛期7-9 月,以台风雨居多,雨量约占年降雨量的 42%,是形成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

水文

陆河县境内流域主要水系为螺河和榕江。在陆河境内主要河流有螺河和水东河,其中在陆河县境内主河长分别为 63.36 公里和 37 公里,共计流域面积 1005平方公里,螺河属粤东地区独流入海的一条支流,自成水系。水东河历史上称为南河,属榕江水系一脉主流,是榕江干流的上游河段,干流长 175 公里,流域面积 4408 平方公里,发源于普宁市峨眉嶂山地西部后溪乡南水凹村附近的禾坑。

自然资源

动植物资源

火山嶂、尖山嶂、人字嶂、罗经嶂、狮子嶂莲花山脉等山峰像天然的屏障一样把陆河环绕起来,使该县境内八个镇所在地均为开阔的小平原,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宜林宜果。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65.4%,拥有中国最大的红椎林自然保护区,木荷毛竹绿竹等遍布山野,林木蓄积量达120万立方米。红椎林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红椎林自然保护区已被定为省级自然保护区。红椎林中,有成片的被誉为古老植物活化石的桫椤,是1亿6千万年前恐龙时代恐龙的主要食物,现存极少,十分珍贵。陆河境内的野生动物有野牛野猪野山羊山兔狐狸穿山甲鸟类等。

水果资源

果产方面有青梅青柿青榄荔枝龙眼芒果香蕉油柑茶叶等。

矿产资源

陆河县金属矿产资源有锡矿钨矿、铜矿;非金属矿类有磷矿、高岭土、稀土、花岗岩、钾长石、石英石、铅锌矿等。另外,花岗岩品种多达 30 种,储量2700 万立方米,是价值较高的建筑装饰材料;钾长石品位高,是优质的陶瓷原料。

森林资源

陆河县是汕尾市重点山区县,现有林地面积 107.94237 万亩,森林面积 101.793225 万亩,森林蓄积量 263.9926 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 71.95%,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省林业生态县,现有省级红锥林自然保护区、省级火山峰森林公园,省级生态公益林面积达 42.57 万亩,其中国家级 5.9万亩,分布在螺河沿边。

地热资源

地表温泉遍布上护、新田、河田、螺溪、水唇等镇,布点多,蕴藏量大,尤以上护镇的温泉最负盛名。有“泉乡”之称,可供沐浴和养殖甲鱼

人口

2020年,陆河县年末户籍人口354423人,其中,城镇人口163509人,占户籍人口的比重为46.1%。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陆河县常住人口为249242人。比2010年减少42292人,下降14.51%,其中,城镇人口133178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53.43%。总人口性别比为104.91,比2010年上升1.41个百分点。

2023 年末,全县常住人口 24.99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0.1万人。

政治

现任领导

县政协党组书记、主席:黄定宁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王维斌

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叶佐然

县政府副县长:卢杭棍

经济

综述

2020年,陆河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890870万元,比上年增长2.9%。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58330万元,增长4.4%,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21.6%;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234790万元,下降0.2%,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2.5%;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497751万元,增长4.7%,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80.9%。三次产业结构为17.8:26.3:55.9。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上涨2.4%。新增就业3678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69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38%;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率67.2%。

2020年,陆河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264元,比上年增长7.7%。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155元,增长7.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48元,增长9.2%。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079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9%。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795元,增长5.2%;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071元,增长7.1%。全县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8.1%,比上年上涨2.1个百分点,其中城镇为38.8%,农村为36.8%。

2022年,陆河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60139万元,同比增长4.1%。

经汕尾市统计局统一核算,2023年陆河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1457476万元,比上年增长8.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8841万元,增长3.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9%;第二产业增加值545316万元,增长 20.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77.2%;第三产业增加值 733319 万元,增长-2.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17.9%。三次产业结构为 12.3:37.4:50.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58439 元,增长 8.6%。

第一产业

2020年,陆河县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60889万元,比上年增长4.9%。其中,农业产值162503万元,增长7.1%;林业产值25432万元,增长4.8%;牧业产值60080万元,下降1.6%;渔业产值3923万元,增长3.3%;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8952万元,增长2.5%。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61746亩,比上年下降39.2%;油料种植面积22827亩,增长2.8%;蔬菜种植面积73369亩,增长3.6%。

全年粮食产量56825吨,比上年增长17.9%;稻谷产量49482吨,增长5.7%;蔬菜产量102626吨,增长6.0%;水果产量123847吨,增长5.4%;油料产量4829吨,增长6.8%;茶叶产量3149吨,增长7.1%。

全年肉类总产量12292吨,比上年下降2.7%。其中,猪肉产量7091吨,下降10.2%;禽肉产量3802吨,增长9.7%。全年生猪出栏90434头,下降9.6%;年末生猪存栏52089头,下降11.7%

全年水产品产量4090吨,比上年增长3.5%。其中,淡水产品4090吨,增长3.5%。

2023年陆河县地区生产总值第一产业增加值178841万元,增长3.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9%。

第二产业

2020年,陆河县全部工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0.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7.9%。分经济类型看,集体企业下降12.7%,股份制企业增长10.8%,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下降9.4%;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下降10.4%,重工业增长7.0%。分行业看,制造业增长5.5%,电力、燃气和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下降48.0%。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93555万元,比上年增长2.2%。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5个,共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4537万元,增长10%。

2023年陆河县地区生产总值第二产业增加值545316万元,增长 20.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77.2%。

第三产业

2020年,陆河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21.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252.7%;第二产业投资下降17.9%;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7.8%。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比上年下降25.3%,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9%。工业投资下降17.9%,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0.8%。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8%,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9%。制造业投资下降29.2%,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8.3%。

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2848万元,比上年增长22.9%。其中,营利性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增长27%。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00657万元,比上年增长151.2%。其中,商品住宅开发投资257106万元,增长236.7%。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353741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1.8%。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343112平方米,增长46.2%。

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9141万元,比上年下降0.6%。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1631万元,增长63.2%。按经营地分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58581万元,下降0.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00560万元,下降1.0%。从消费形态看,商品零售319635万元;餐饮收入39506万元。

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5545万元,比上年增长36.2%。其中,出口3677万元,增长10.1%;进口1868万元,增长156.2%。进出口差额(出口减进口)1809万元。合同利用外资10564万元,比上年增长124.8%;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642万元,下降60.9%。

全年接待过夜游客51.6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3400万元。

全年公路货物运输总量119万吨,增长9.4%;货物运输周转量9293万吨公里,增长16.1%;全年公路旅客运输总量28万人,下降54.3%;旅客运输周转量6586万人公里,下降46.7%。年末公路通车里程1604.45公里,比上年末增长0.4%。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54951万元,比上年增长30.9%。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561万元,增长36%;电信业务总量152390万元,增长30.7%。

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7720万元,比上年增长6.1%;其中,税收收入21945万元,增长10.2%。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22455万元,下降7.5%;其中,教育支出66957万元,增长0.8%;卫生健康支出42476万元,增长15.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1890万元,增长1.6%。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031352万元,增长6.8%。其中,住户存款余额680872万元,增长8.3%。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507368万元,增长51.7%。其中,住户贷款余额357120万元,增长32.9%;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149150万元,下降130.4%。

2023年陆河县地区生产总值第三产业增加值 733319 万元,增长-2.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17.9%。

社会事业

社会保障

2020年,陆河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含离退休)32003人,比上年末增长17.7%。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108339人,增长2.0%。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33233人,增长1.4%。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58724人,下降3.0%。参加失业保险10536人,下降46%。参加工伤保险15816人,下降4.1%。参加生育保险15504人,与上年持平。

全县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9所,社会福利收养性床位476张。年末城镇低保人数336人;农村低保人数8433人。农村五保供养人数1563人。

教育

2020年,陆河县各级各类基础教育(含学前教育)招生16438人,比上年下降1.4%;在校生43671人,下降17.4%;毕业生15025人,下降8.5%。小学学龄儿童、初中入学率均达100%,高中毛入学率95.1%,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94年。全县拥有多所高级中学,主要有河田中学陆河中学陆河外国语学校等。

科技

2020年,陆河县申请专利申请量262件,比上年增长12.4%;授权量241件,增长3.4%。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18件。获得3C产品认证的企业3家。年末共有县及县级以上国有研究与开发机构、科技情报和文献机构1个,高新技术企业3家。

文化

截至2020年末,陆河县共有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个,县级及以上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全县有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8.3%,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7.8%。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和有线数字电视用户数均为2.65万户。全县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21万册,人均图书拥有量0.61册。

卫生

2020年,陆河县共有卫生机构191个。其中,医院13个;卫生站158个;专科防治站、所,卫生防疫站和妇幼保健站、所均有1个。全县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1218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530人,注册护士448个。拥有医疗床位1085张,其中,医院1085张。全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拥有卫生技术人员47人,卫生监督机构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0人。甲乙类传染病830例,死亡0例。卫生机构包括陆河县人民医院、陆河县中医院等。

历史文化

风土人情

陆河地处广东东部沿海,具有鲜明的客家特色。陆河无论是建筑还是风俗习惯,都沿袭了客家文化,独特的客家风情,纯朴好客的风土人情。客家山歌、谚语、俗语、故事传说等,代表性的民间艺术主要有舞狮、耍龙、撑高景(河田)、搬地景(东坑)、八音牌子、南万吉象歌等。其中河田高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东坑地景、南万吉象歌被列入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记载陆河客居悠久历史的有客家围龙屋、九厅十八井、商贤家庙、昂塘古洋楼、五星宗祠、“三世一品”祠等古老建筑。它们与福建、梅州等地的客家民居不尽相同,具有独特的客家建筑风格,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印证客家人寻求精神寄托的有尖山寺、聚云寺、广德寺、回龙寺、石船庵、南慈庵等佛教名刹。

红色文化

陆河县既属于海陆丰革命根据地的老区,又是典型的客家山城,素有“客俗桃源”的美誉,是中国最年轻的客家文化县。历史文化景点总面积约为 18 公顷,其中革命历史遗迹不少。有新田圩天主堂,是 1925 年 3 月和 10 月周恩来两次率革命军东征时住过的旧址,又是大革命时期 1927 年5 月召开海陆丰、汕头、惠州地委及各县党组织、农会联席会议,决定成立“惠、潮、梅”农工救党军总指挥部的地方。有 1929 年激石溪“红军医院”旧址,有 1927 年 10 月“八一”南昌起义一部(即红二师)驻地激石溪“三江口”旧址,有 1930 年成立的海陆紫县委、县苏维埃所在地—激石溪高岗子旧址。1949 年 2 月河田解放,3 月边纵司令部、东一支司令部、江南地委、陆丰县委先后进驻,河田成为东江革命根据地解放广州的指挥中心。

民俗文化

陆河擂茶制作技艺

擂茶是陆河客家人世代相传的传统饮食方式,其制作技艺分布区域广,遍及陆河县全县并辐射到揭西县五云、上砂、下砂,陆丰市八万、西南、大安,海丰县平东、黄羌、公平等周边地区。陆河擂茶是对客家擂茶的传承与变异,在陆河以擂茶待客是普遍的礼节,无论是婚嫁喜庆,还是亲朋好友来访,即请喝擂茶。2012年,陆河擂茶制作技艺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列入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罗洞木偶戏

陆河县水唇镇罗洞村的木偶戏属提线木偶,当地俗称“柴头嘎”或是“柴头鬼”。罗洞木偶戏在木偶雕刻工艺、表演艺术等方面,呈现出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对于研究木偶戏在客家地区的流变、发展以及地方社会文化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木偶戏演出在陆河及周边客家地区受到群众的广泛欢迎,在宣传展示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法治社会建设方面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2015年,罗洞木偶戏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列入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文化交流

著名音乐人陈善宝,受陆河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及陆河文化馆邀请,并携著名组合客家三宝到陆河县举办《客家山歌特出名 唱响陆河新山城》的讲座与教学;

地方方言

陆河县为粤东地区客家县,客家人口占全县总人口99%。方言为客家语,分海陆客家语和漳州客家语。海陆客家语语音、词汇和语法差异不大。河田、东坑、水唇、螺溪、上护镇、河口镇北溪口音相近;新田镇、河口镇南溪口音相近;南万镇、螺溪镇各安、书村口音相近。陆河漳州客家语来自明清时期福建漳州府移民,某些字音与海陆客家语差异很大。陆河人称“漳州话”为“讲漳州”,主要分布在河田镇布金、圳口、宝金、共联、大径,上护镇富溪、南万镇梅角等村以及螺溪镇部分村落。因地处潮汕方言区,陆河县新田镇部分村落民众能讲闽南语。

陆河县客家方言属于“新客家话”中的海陆型,分布在海丰、陆丰和陆河。该县是纯客家县,在海陆型方言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文化遗产

陆河县不可移动文物有 111 处,革命遗址有 103 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 20 种。

风景名胜

河口纪念碑

  河口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广东省汕尾市陆河县河口镇河口村大树下自然村。建于1983年12月,坐东北向西南。占地面积650平方米,碑的台基是由花岗岩石砌成八角形平台,碑立在宽2米的平台中央,高5.6米,碑顶一颗五角星。正面刻着由书画家蔡萼生题写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纪念碑北面阴刻革命烈士英名录: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42人,红二师及其他在河口牺牲的数百名无名烈士,抗日战争时期烈士1名。纪念碑南面阴刻:第一次国内革命牺牲的96名烈士的名字。河口革命烈士纪念碑建成后,成为陆河县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主要基地。

鹿洞祖庙

  鹿洞祖庙位于广东省汕尾市陆河县河口镇北中村委衣屋自然村。始建于明建文元年(1399年),目前建筑风俗为清代修建,坐东向西偏南1°。

整体建筑包括古庙、古巷、花台、禾坪、池塘。古庙面阔10.6米,进深14.8米,占地面积156.88平方米。为“上三下三”分布,属砖木瓦结构。包括上厅、左右廊、天井和正厅,屋面叠灰瓦、绿琉璃瓦沟头滴水,木雕梁架,硬山顶,人字封火山墙,青砖墙体,石脚,墙楣壁画,动物、人物、神话故事灰塑于门廊墙内,技艺精湛。门廊、井廊等梁架皆取材于坚固耐用的红木,雕刻精美。其建筑风格对研究当地清代的木雕、壁画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昂塘时雍楼

昂塘时雍楼位于广东省汕尾市陆河县河口镇昂塘村,坐东北向西南,始建于清末(1905年),是汕尾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被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昂塘时雍楼分主楼和附楼两大部分。主楼总面阔55.4米,总进深33米,总建筑占地面积1828平方米,构造为上五下五两伸手格局,属钢筋混凝土结构,高两层共有房子54间,供安居住房用。附楼单层设计,作厨房进餐之用。昂塘时雍楼是本地富商叶康俊所建,由香港的建筑专家设计,其所用建筑材料中的水泥、钢筋、彩瓷都是从英国进口的。昂塘时雍楼体现了客家与西方建筑相结合的风格,故当地人又称之“昂塘古洋楼”。

车田司马第

车田司马第位于广东省汕尾市陆河县水唇镇吉龙村车田自然村,始建于清朝道光年间,座西北向东南,总面阔49.2米,总进深31.6米,占地面积1555平方米。

车田司马第是“上五下五”两横屋一主门楼,左外横屋一门楼,正屋7井24间房,左外横屋18间房。主体建筑为硬山顶,灰夯墙,土木瓦结构。主门楼匾灰塑“乐阳门”,为两层建筑,内设木梯,二层地面木板铺设,歇山顶,绿色瓦当,花卉木雕封檐板,四墙均有瞭望孔,前廊以两石柱、木雕承重,一步梁架抬,木雕精美,墙楣壁画精细艳丽,栩栩如生。前堂面阔五间30.1米,进深4.2米,建筑面积126.4平方米。后堂梁上悬挂清代朝廷钦赐的琉璃灯和“司马第”木质牌匾。后堂面阔五间30.1米,进深6.05米。建筑面积182平方米。前面轩廊以石墙排支撑木梁,梁上雕刻细致精美。

尖山寺

 东北大队驻军旧址尖山寺)位于广东省汕尾市陆河县东坑镇高树坪村委上屋自然村,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是汕尾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列入汕尾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寺庙座东南向西北,为一进上下二托,“上五下五”布局,总面阔18.2米,总进深19.7米,占地面积为358.5平方米。墙垣圴是石砖砌成,绿色琉璃瓦面,上栋屋脊塑双龙,下栋屋脊塑双凤;门楼黄色琉璃瓦面,上塑双龙;寺庙正厅供观音塑像,寺内楹联犹存。2005年被列入汕尾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墩子寨围龙屋

  水唇墩子寨古围龙屋位于广东省汕尾市陆河县水唇镇墩塘村墩子寨自然村。始建于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汕尾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9月被列入“广东省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 广东省古村落”,同年11月在《南方日报》日报社、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广东省民间艺术家协会联合举办的寻找“广东十大最美古村落”评选活中被评选为“最具建筑特色村落”。

墩子寨围龙屋坐东北向西南,构筑于一似龟背形的小山包上,按阴阳八卦绘制建筑,呈椭圆形,错落有致的青砖灰瓦厢房以及十二条横巷,左右穿插,外圆内方,形成龟背纹,故有龟形围龙屋之称。围龙屋是聚族而居创建的聚居建筑,为砖木瓦结构,围屋高6米,横向9栋,纵向3栋共有200多间房。有东西两门,西门为二层飞檐结构,有似龟目的二炮眼,门额镌刻“川岳钟秀”石匾;东门额镌刻“迎龙门”石匾,落款“乾隆十三年孟冬吉立”。东西两门各有一条天然生就的石门槛,一青石条一朱砂石。围屋外建有一条环形跑马巷、神奇水井一口及九个池塘。总面阔80米,总进深90米,占地面积7200平方米。正门前竖立的一对花岗岩石条,系其族人公孙两举人官旗的石旗杆夹。墩子寨围龙屋是聚族而居的客家大围屋,既方便人们生产生活长期居住,又具抵御外敌作用,是粤东地区不可多得的典型民居之一。

“三·一八”纪念碑

  “三·一八”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广东省陆河县河田镇螺河东岸内洞桥头。1951年建,座西向东,1956年3月修缮一次,2001年3月重修并扩建,纪念墓园占地面积363平方米。

  该纪念碑记载1950年3月18日,党领导的陆丰县大队三连奉命赴上沙乡开展反霸斗争的返防途中,在上沙丝茅凹高地与反革命武装暴动匪徒进行英勇搏斗而壮烈牺牲的24位烈士。纪念碑红砖沙浆砌成,高8米,中座镶嵌二十四烈士姓名石刻匾,底座镶嵌“三一八烈士之墓”石刻碑,正面浮雕“‘三·一八’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字样。纪念墓园占地面积363平方米。为颂扬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激励子孙后代继承先烈遗志,此纪念场地已成为县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

红二师纪念亭

  红二师纪念亭位于陆河县新田镇激石溪村三江口自然村,座西北向东南,总面积为5000平方米,始建于1997年12月。纪念亭是六角柱亭结构,尖钻顶,亭顶饰盖黄色琉璃瓦,地面铺设花岗岩板材,整体平面呈一锁匙状,意为“红二师”开创了激石溪红色革命根据地;亭座至虹梁底高为1.9米,柱高为2.7米,五星徽杆为1.07米,意为“红二师”到达激石溪的时间是1997年10月;亭座配以七级台阶,每级高10厘米,共高70厘米,意为“红二师”创建激石溪革命根据地70周年(1927年—1997年);五星标志是中国人民军队的军徽;亭底座为不等角六边形,对角面向南北,意为“红二师”为革命南征北战。

  1927年10月7日,南昌起义军1300多人进驻海陆丰革命根据地激石溪,后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师,该部队在师长董朗的带领下,与当地人民生死与共,坚持武装斗争,为捍卫海陆丰苏维埃政权与发动东江暴动,作出了卓越贡献。 “ 红二师”纪念亭亭匾、碑文是由时任中共汕尾市委书记彭禹贤同志题写。红二师纪念亭建成后,成为县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主要基地。

九厅十八井

  九厅十八井古民居位于广东省陆河县河田镇宝山村委桐树下自然村。始建于清道光五年(1825年),是一座府第式古建筑组群,坐北朝南,是汕尾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该屋有九个厅十八个井,分正屋、左右横屋共9栋116间,总面阔89米,总进深64米,占地面积为5696平方米,所用木料均属福建大杉木,瓦面为本地烧制的灰土瓦,墙体三合土夯筑,硬山顶,镬耳山墙。正屋墙楣壁画,三步梁梁上木雕为花卉图案。上堂为祖祠,放神龛供牌位,下堂上方悬挂“司马第”、“乡闾倚重”、“福偹箕疇”匾额。每栋横屋南北两端用粗大石条作栅栏利于通风。屋前有873平方米的大禾坪,禾坪前面有一约900平方米的半月形池塘。聚族而居的九厅十八井,是典型的客家民居。

莲心湖康吉楼

  莲心湖康吉楼位于广东省汕尾市陆河县水唇镇高峰村莲心湖自然村,始建于清朝道光年间,莲心湖村是一个客家人传统聚族而居的土围屋建筑群村庄,于2012年9月被列入“广东省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 广东省古村落”。

  莲心湖康吉楼总面阔61.2米,总进深28.2米,建筑占地面积1726平方米。座东南向西北,呈“上五下五”左右两横屋加外横屋、九井厅二十四厅八十六间房子,砖木瓦结构,前有一院一门楼一禾町一池塘。该楼既利于生产、生活和生存发展,又具有防御性。莲心湖康吉楼是花岗岩石基、三合土夯筑墙围屋,院内两侧各有一拱形圆门通往两侧横屋及外横屋,屋内有一内圆外方石砌古井;屋内精湛的木雕、石雕技艺,以及神态逼真的壁画,无不彰显历史与文化的精髓,为后人留下弥足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据传,阴雕石匾门额“莲心湖”、“康吉楼”乃清代吉康都进士彭晓东题写。

彭复宁夫妇合葬墓

  彭复宁夫妇合葬墓位于陆河县水唇镇水唇村委欧坑自然村田心塅上,始建于明朝,于清道光十二年重修。坐西南向东北。整座墓地灰沙夯筑,墓身长5.5米,宽6.4米,建筑面积35.2平方米。墓内由石碑、案台、拜台等组成。石碑阴刻“明·六世祖考震嵩复宁彭公妣懿德范太孺人二位之墓”,落款阴刻“道光十二年辰季夏重建”。彭复宁,号震嵩,是欧坑自然村开拓立寨之人。

庆钟楼

  庆钟楼位于广东省汕尾市陆河县东坑镇新东村委飞燕自然村,是当地彭氏22世祖彭简才于1797年动工兴建,是陆河县客家人典型民居之一,总面阔39.2米,总进深29.4米,占地面积1152.5平方米。

庆钟楼的整体设计模型如同过去客家人磨谷的砻一样,中间有如砻心般的“上五下五‘布局,四周共有26间房子和一堵围墙像砻衣似的外围把整座“上五下五”包围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故当地人称之为“砻衣屋”。庆钟楼厅堂雕梁画栋,侧厅门楣上方的木雕花窗及“四爰堂”匾额,技艺精湛,门楼脊梁瓦狮雄浑,“燕尾”高翘,体现着先民高超的建筑工艺。

上径镇迳宫

上径镇迳宫遗址,位于广东省汕尾市陆河县河田镇上径村委下屯村,座西北向东南,原宫修于清乾隆二十六年辛巳(1761年),硬山顶土木结构,因年久废毁,于2004年重建。新建镇迳宫于原址稍前移,面宽24米,进深17.23米,占地面积约414平方米,现存有乾隆二拾六年辛巳岁捐修碑刻二方,其中一方残存上半部。上径镇迳宫遗址为地方神庙,主祀三圣大帝,即神农帝、关圣大帝和五显华光大帝,所以又称三圣大帝宫。此外,还旁祀伯公老爷、石古大王、指挥老爷、左判官、右把衙、千里眼、顺风耳乃至关爷的随从关平和周仓等。镇迳宫是客家人文风俗的产物,对于当地民俗史的研究等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神农庙

  神农庙位于陆河县东坑镇大陆村委大路自然村,始建于明朝崇祯十二年(1639),坐东北向西南,是御赐太常寺少卿叶高标为缅怀和瞻拜中华民族先祖神农大帝而修建,至今已有370多年历史。久经沧桑的神农庙几度修缮,最近一次重建是1994年。

  由于历史的原因,解放后神农庙停止官民集体祭典活动,庙宇也因年久失修成废墟,原立碑记、神像及部分有历史价值的文物已不存在。神农庙为“上三下三一天井”结构,建筑面积500平方米。硬山顶,人字山墙,主殿正中供奉神农大帝,门榜楹联题写的“神农庙 神恩广布 帝德长存”引人注目。神农庙是陆河县内以及邻县区信民们朝拜的场所。

岳坑祠农会

  岳坑祠农会旧址位于广东省汕尾市陆河县南万镇万西村委岳坑自然村,与紫金县南岭、庄田等地相邻。

始建于清康熙(1756年)年间,门楼坐西向东,主祠坐北向南,二进式院落,总面阔22.5米,总进深23.2米,占地面积522平方米。2005年重修后改花岗岩基脚,红砖琉璃瓦结构。大革命时期,岳坑祠是岳坑农会会址,原党的领导人古大存等一批领导同志曾在岳坑祠领导和开展游击对敌斗争。

石渠堂

石渠堂位于陆河县上护镇硁二村委上屋自然村,建于清道光年间,1991年重修,坐东南向西北,为一进院落式结构,总面阔23.5米,总进深24米,占地面积564平方米。

石渠堂门楼是悬山顶牌坊,上面灰塑燕尾翘角,正面门额上书“禄阁流芳”四字,画有龙、麒麟等动物图案;背面门额上书“受天百福”四字。主体建筑是“上三下三两横屋”布局;总面阔22.5米,总进深13.1米,灰沙土夯墙,灰土瓦,硬山顶,镬耳山墙,山墙、梁架雕饰精美,是典型的陆河客家民居结构风格。

五星祠

五星宗祠,位于汕尾市陆河县螺溪镇正大村,始建于明朝万历(1573-1620)年初,至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是明朝知名京官叶高标的祖祠。因该祠按“金、木、水、火、土”的“五星归垣”地理布局建造,故称之“五星祠”。

该祠坐北向南,初建时是砖块垒砌,至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重修时,改用灰沙夯筑;祠居田垅如砥、庄然中处,占地面积2000余平方米,是一座具有明清时期建筑风格的四合院,面阔七间,进深二进,分上、下厅,两旁庑廊、中间天井。木质大门与门槛,门檐处置二根圆石柱,祠内上厅竖立6对圆石柱,正中挂“功及三郡”、“谏议名卿”两匾,分别为明代抗寇英雄叶宗德留匾和明代叶高标匾。下厅竖立2对圆木柱,正中悬挂明崇祯皇帝御赐粤东名丞叶高标题匾“职任最为清要”匾额;镶嵌在左庑廊墙上的清同治七年祠宇保护禁条石刻碑,字迹清晰。五星祠整体屋宇典雅,风格朴实,堂廊相接,以其灰瓦突檐、素面无饰的建筑特色,给人一种朴素庄严的感觉,成为当地一处名胜古迹,是旅游观光的景点之一。该建筑具有五星归垣、八卦现缘、天井无涵、异草岁生、紫炉灵动、艺筑集萃、圣峰成相、菩提无尘等八大奇观,对研究明清时代的建筑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研究价值。

曜德楼

曜德楼位于广东省陆河县河田镇圳口村委下园子村,座西南向东北,总面阔65.6米,总进深37.6米,建筑占地面积约2466平方米,连门前禾坪和池塘共占地3385平方米。

据其族谱载,约建于清代道光至咸丰年间,是当地贡生陈亢宗等兴建的客家围屋。该楼有内外两围,内围门楼内为双厅双横屋。两座厅屋均面阔三间,当地人称为“上三下三”。外围门厅内也有双横屋。灰沙土夯墙,木石梁架,灰瓦硬山顶。里面大院带小院,大屋套小屋,内外横屋均有多组小四合院,共约60多间房子。曜德堂是陆河目前发现的规模较大、布局独特、建筑与环境协调、保存比较完好的古民居,梁架木雕、彩绘和墙顶壁画精美,对研究当地古民居建筑及地方历史具有较重要的参考价值。

八十三院墓

叶妈李太八十三院墓位于陆河县螺溪镇螺溪村委兆田自然村,始建于明朝,于乾隆辛卯冬重修。坐东南向西北。墓身长5.5米,宽8.5米,墓地构建面积46.75平方米。

该墓是一座用花岗岩石砌成的石墓,呈“双衣坟靴脚墓”状分布。该墓由墓冢、墓碑、护岭、垄环、山手、月池、拜台、拜桌等构成。墓冢表面为六角形宝珠顶帽状建筑;墓碑带禽脚由一块整石雕刻而成,高0.8米,宽0.98米,厚0.1米,墓碑正文直书阴刻:“懿德勋绩叶妈李太八十三院墓”;左文阴刻:“乾隆辛卯冬重修”;右文阴刻:“五大房等同永祀”;碑额为波浪式三拱形,浮雕“双龙戏珠”图案,墓碑两侧有“官人童子”浮雕,护岭内壁刻“祥云拱月”浮雕;祭台正面浮雕“鹤延年、鹿、兽”(意为福、禄、寿)。山手石板内壁刻“双龙吐珠”图案,山手端望柱头刻石狮像,阴刻墓碑联两对: “奇勋千古在,伟绩万年垂”; “源流绵吉水,枝叶衍螺溪”。该墓的古典雕刻艺术和罕见的建筑风格,不仅具有欣赏价值和纪念价值,而且还有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

叶月梅夫妇合葬墓

叶月梅夫妇合葬墓位于广东省汕尾市陆河县螺溪镇正大村大陂自然村,当地人称之“马墓”、“白马墓”,是汕尾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明朝嘉靖九年(1530年),坐东北向西南,墓地上建筑为花岗石构筑,石料均由福建运输而来,是一座花岗岩石亭墓,墓亭为重檐庑殿顶,四支方形亭柱高1.1米,墓亭面宽1.3米,亭内正中墓碑宽0.4米,高0.8米,厚0.18米,墓身长16.1米,宽13.6米,墓地构建面积218.9多平方米。墓碑直书阴刻:“明故显考月梅叶公妣范、罗、郑太妈墓”,右下方直书阴刻:“孝子众房等祀”,碑文周围有花卉雕饰,墓的左右扶手为花岗岩石雕刻的动物头像,祭台和墓身雕有梅花鹿、丹凤朝阳等吉祥图案,做工精细,造型独特,是陆河境内独一无二的一座明代石亭墓墓葬。原竖立在墓地前的一正门两侧门三层石牌坊,由于时势之缘故,在解放初期被毁,现仅存牌坊正门门额石,正门门额石横书阴刻“月梅葉先生歸全宅”。此墓地形似马,又传以前墓地和牌坊建造完工后,时有白马显身,故 “马墓”、“白马墓”因此而得名。

蟠龙祠

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一支队政治部指挥中心旧址位于陆河县河田镇宝山村委青龙背自然村的蟠龙祠,始建于1923年,2009年重修,座北朝南,面阔19.3米,进深19.6米,建筑占地面积378平方米。“上五下五”布局,石砖墙,硬山顶,灰瓦面,琉璃瓦沟头滴水。堂内雕梁画栋,墙上花鸟壁画。上厅置龛供神主。正中上方悬挂“豫章堂”巨匾。

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是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一支队政治部指挥中心;是东一支队机关报《大众报》社址、是广东省通用“新陆券”及“河田流通券”钞票印刷厂的驻地。民国时期抗日名将广东省政府主席罗卓英以及罗为雄、罗尚忠等官员为该祠题匾。据载,原全国人大原常委会副委员长、广东省委书记谢非同志当年曾在“蟠龙祠”领导和开展对敌游击战争。

商贤家庙

粤赣湘边纵队政治部驻地旧址――商贤家庙,位于广东省陆河县河田镇河田居委塘子唇,是陆河县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清代雍正初年,1932年、1990年、2011年三次重修,是彭姓族人为纪念彭姓始祖商贤大夫钱铿公(彭祖)的家庙。

粤赣湘边纵队政治部驻地旧址――商贤家庙,座西向东,总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77.8多平方米, “上五下五”布局,左右庑廊,硬山顶,灰沙土夯筑墙,绿色琉璃瓦面,屋脊塑双龙戏珠,四周飞檐翘角。大门两侧放置手工磨成的清代石雕石鼓,雕梁画栋,墙楣壁画精美。上厅供彭祖钱铿公塑像,两侧木刻鎏金楹联,上方悬挂“信述堂”横匾。配套设施有休闲健身场、戏台、展览室、牌楼、水池、彭祖纪念馆,商贤、思恩两桥以及假山喷泉等,集旅游、锻炼、娱乐、休闲于一体。1923至1927年大革命时期,商贤家庙曾一度成为革命先烈彭湃领导农民运动创立苏维埃政权的办公地址,后因革命挫败庙堂被反动派烧毁,1932年修复。解放战争时期,作为粤赣湘边纵队政治部驻地的商贤家庙,为人民解放事业作出重大贡献。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广东省委书记谢非建国前后曾在此办公。

中正楼

中正楼位于陆河县螺溪镇新良村委赤黎塘自然村。建于1905年,坐北朝南,“上三下三一横屋加外横屋”布局,石脚泥砖墙。共有房子30余间,总面阔19.2米,总进深14.7米,占地面积282.2平方米,是一座较为完整的清末厅屋组合式传统民居。一脉山峦从西北蜿蜒而下直至屋后,状似蜈蚣下山,加之主脉两旁许多小山脉向下延伸,如蜈蚣之百足,故过去人称此处地理风水为“蜈蚣吐珠”。

参考资料

特产美食

黄酒:又称客家娘酒。妇女分娩坐月子期间必喝的一种滋补食品,由糯米、酒娘、白米酒等配料精制而成。其色金黄,味清香,食之甘醇可口。

茶叶:陆河主要生产单丛茶系列,有南万单丛和乌凸山单丛两大系列。陆河单丛茶是中国乌龙茶系列中的名贵品种,产于终年云雾缭绕、海拔600米以上的群山之中,利用独特精细的加工工艺制成,其茶质具有独特的花蜜香味及极强的回甘力,陆河单丛茶经专家检测、分析,其含有益于人体的硒元素高于其它名茶,其矿物质、氨基酸、维生素C、锌、镁、茶多酚和咖啡碱等人体所需微量含量丰富,是养生、健身、益寿之妙品。

柿饼:是闻名海内外的陆河特产,其生产始于明代。因具有得天独厚的水土气候条件,加工出来的柿饼外层洁白如霜,质体外干内润,肉质柔软,呈金黄色,其味香醇厚似饴,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糖份、维生素、氨基酸等,并具有降血压、解酒、治疗胃病以及止血润便的药用功能,所以陆河的柿饼久负盛名,远销东南亚各国及香港、澳门等地区。

蜜糖:陆河山区群众历来有养蜂采蜜的传统。蜜蜂采食天然无污染植物精华,产出的蜜糖如玉液琼浆,色清味香,甘甜清醇,含有丰富维生素、氨基酸,是天然的保健食品。

青梅:具有生津解渴、消滞醒酒、养生保健等作用。陆河县是“中国青梅之乡”,全县种植青梅面积达12万多亩。陆河青梅具有果大、肉厚、酸度适中,品质上乘之优点,青果及成品、半成品均受国内外市场青睐。现陆河产青梅成品有奇味梅、甘湿梅、话梅、蜜汁梅及青梅汁等系列产品。经过加工制成各种各样青梅果品、果汁,成为陆河一大特色旅游商品。

美人芋丝:是由食用美蕉块根磨成粉、经沉淀过滤而得的淀粉精制成,是一种绿色健康食品,具有清热、降压、促进消化、减肥降脂等保健作用。

陆河擂茶客家擂茶传承发展的结晶,是陆河客家先民在适应自然环境中发现的一种饮食。陆河擂茶制作工具有擂茶钵、擂茶棍。擂茶用料有绿茶、芝麻、焙炒的花生仁等。制作时先将茶叶、芝麻放入钵内,用擂茶棍旋磨,后加花生仁并注入少许冷开水旋磨,至磨成糊状的茶泥即“擂茶膏”,后冲入沸水搅拌均匀即可饮用。饮用时佐以爆米花、豆类、青菜等。另一种用野菜、青草药制成的擂茶称“油茶”,亦称“生茶”。主要用料有鲜艾叶、薄荷叶、生茶叶、枫树嫩芽、紫苏叶、番香、香苏、鸡脚刺、玫嫩芽、芫荽菜等。擂茶具有生津止渴,防风祛寒、开胃健脾、清热解毒、延年益寿的功效。2011年入选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著名人物

古代

叶高标:明朝谏议名卿、特赠太常寺少卿

彭上拔:清朝儒林名宿

民国

现代

荣誉称号

2019年3月,位列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19年11月,被命名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2019年12月6日,入选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

2020年3月,获得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称号,被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予以通报表扬。

2020年6月30日,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年7月10日,入选2020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

2020年7月29日,被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20年12月9日,获评2018至2020年度“广东省县级文明城市”。

2021年11月,被水利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择优确定为中央财政支持的“2022年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

2023年8月29日,入选广东省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名单。

2023年11月,入选“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首批典型县镇村。

2024年8月,入选广东省首批县域“光伏+建筑”应用试点区域。

2024年9月,荣获2023年度“平安鼎”。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